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 出处:《湘潭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一个“自上而下”以及“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继起”的制度改革过程,目前已基本搭建起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并存、大中小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农村金融仍未破题。为进一步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本文尝试从比较制度分析的新颖视角,从成长属性、交易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维度对中国目前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制度比较,尝试寻找不同类型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三农的相对优势,以便更好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农村金融组织本质上是一个最大化合作剩余的服务性企业,资源、知识和能力是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的基础;农村金融组织又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在我国农村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才能顺利转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应兼顾三大属性:成长属性、交易属性和社会属性。接下来,论文从要素联合产权的视角推导了农村金融组织的未来演进方向,认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时刻面临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博弈过程,博弈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促进企业成长,人力资本最终也会参与分享农村金融组织的合作剩余。通过跟踪1953以来至今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与改革历程,我们发现农村金融组织的改革始终没有脱离这三大属性,1953年至1978年,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以社会属性为主,主要成立并组建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基金会;1979-2002年,改革以农村金融组织的成长属性为主,主要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商业化改革,导致不少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地区;2003年以后,农村金融改革重归重点,在注重成长属性的同时还部分兼顾了社会属性,但交易属性直到最近才引起重视。基于比较制度分析框架和农村金融的大型调研数据与其他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二元排序法、离散选择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论文比较了小资本联合、资本联合、劳动联合和资本劳动联合这四种所有权形式农村金融组织的三大属性。结果表明:(1)小资本联合产权具有较好的交易属性,但成长属性与社会属性一般,今后要想更好服务“三农”,其自身首先要提高企业成长能力;(2)资本联合产权形式具有较好的成长属性,但是未能较好兼顾社会属性,与“三农”的交易成本也较高;(3)劳动联合产权因内生于农业生产经营,具有较好的交易属性与社会属性,但面临着生产者在合作中的矛盾,因此成长属性堪忧;(4)四种所有权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在不同属性均具有比较优势,具有资本劳动联合产权性质的农村金融组织的三种属性综合来看相对更优。而且不同形式农村金融组织的这三种属性是动态变化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文章还对法国、泰国、荷兰、孟加拉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典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制度安排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意义与启迪。最后,本文从实现不同形式农村金融组织与三农的交易模式“匹配”,创新农村金融组织的内部治理,各方联动推动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加强保险、证券等多方合作和监管部门要实施差异化监管等几大方面对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化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并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今后的改革方向。
[Abstract]: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 China ' s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have experienced a system reform process of " top - down " and " succession of stock reform and incremental reform " .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France , Thailand , the Netherlands , Bangladesh and Spain ,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rur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 different forms are relatively better .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促进河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0年11期
2 刘保;;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J];中国金融;2011年17期
3 何文虎;;政府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中的作用[J];青海金融;2013年11期
4 黄燕君;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缺陷及创新[J];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04期
5 许多,成峰,张辉;亚太地区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和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09期
6 黄燕君;对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1年09期
7 陶耿,畅会珏;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生存、变迁及发展[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陶耿,畅会珏;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生存、变迁及发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蒋俊鹏,郭沛;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空间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02期
10 丁伟国,佟光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制度和功能缺陷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大旗;邱潮斌;;农村金融组织主体及定位浅析[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2 郜俊玲;;大力推进河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A];黄淮平原现代农业发展(商丘)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赵敏;;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开伟 胡宏开 湖南省怀化市银行监管分局;应激活农村金融组织的支农活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钱仁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问题及建议[N];金融时报;2010年
3 齐日光 刘小新 孙铁成;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问题思考[N];金融时报;2011年
4 莫开伟;善用政策“搅”活农村金融组织[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5 王冰;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N];广州日报;2004年
6 何广文;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结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7 何晓蓉;加大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力度[N];人民日报;2007年
8 杜宏林;对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2年
9 姚巨才;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N];人民政协报;2006年
10 郑超 姜连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风险防控当从严格市场准入做起[N];金融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克明;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比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军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农村金融组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蔡四平;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焰;吉林省农村金融组织改革与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丽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秋儿;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毕超;交易成本,组织绩效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5 张惟旭;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6 张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功能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7 张瑞洁;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岳强;湖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9 张爱青;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立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陈汉明;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0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37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