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中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成本效率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3 01:25

  本文关键词: 物流业 绿色TFP 成本效率 MCMC CM指数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十二五”期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国物流业2014-2020年间要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重点”。在最近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国家进一步将企业成本作为调整重点,提出“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和成本效率的研究是物流业未来持续、高效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方面,生产率反映的是产出的某种度量与所用投入的某种指数之比,绿色TFP测度的是除去劳动、资本以及能源投入要素后的“剩余”,其变动包括了技术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有别于传统的物流业TFP研究,物流业绿色TFP额外强调了能源投入和“非合意”产出,能够更合理地解释物流业增长的本质和质量。另一方面,效率反映了企业生产状况与最佳生产组织情形的差距,成本效率不仅体现了企业对资源配置和成本管理的能力,也反映了企业未来市场竞争的潜力。近年来物流企业面临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土地使用政策的紧缩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多方面冲击,其竞争压力以及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原有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正面临巨大挑战。因此,物流企业成本效率极其变动的测度与分析为实现物流业生产率的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已有关于中国物流业TFP研究中,较少同时考虑能源投入和“非合意”产出,因此传统的测度结果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并且,反映物流业TFP变动的现有研究多基于C-D函数且假设投入要素价格不变,因此只能局限于对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的研究,无法衡量价格变动以及配置效率变动对其影响。此外,由于物流业投入要素价格体系未建立,有关物流业成本效率的静态、动态特征,以及价格变动和配置效率对成本变化贡献的研究鲜少有涉及。本文充分考虑物流业能源投入、“非合意”产出以及投入要素价格因素,通过随机前沿(SFA)以及数据包络方法(DEA)分别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建立了分析模型,构造了一个从宏观产业到微观企业、从静态到动态的全新研究框架,不仅精准测度物流业绿色TFP以及成本效率的静态、动态特征,而且衡量其差异性、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期望研究成果能准确刻画我国物流业绿色TFP以及成本效率的整体特征,并对物流业绿色TFP的改善以及成本效率的提升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将物流业能源消耗与资本以及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引入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中,基于SFA以及超效率DEA模型分别建立中国物流业TFP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SFA多投入-单产出模型测度物流业TFP年均增长率高于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测度的物流业年均增长率;且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物流业TFP进步的驱动因素,而技术效率的衰退阻碍了物流业TFP的进步;通过样本T检验对两种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结果高度相关,因此本文的实证结果接受度较高;影响因素方面,除了邮电业务总量外,其余影响因素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第二,在考虑物流业能源投入的基础上,将物流业“非合意”产出引入到模型中,通过应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Luenberger指数,建立中国物流业绿色TFP动态分析框架;并构建内生化的物流业绿色TFP计量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其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业绿色TFP变动指数年均增长率低于传统Malmquist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忽视“非合意”产出会高估物流业TFP的增长,物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技术不环保,且波特假说现阶段在物流领域并不适用;在空间分布上,物流业绿色TFP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中部和东北,并且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均来自于技术进步;在时间分布上,基于累积相对生产率指数核密度分布发现,考虑“非合意”产出时我国物流业绿色TFP变动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与基于广义最小二乘法(GLS)的固定效应模型相比较,采用工具变量有效地控制内生性之后,不仅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估计系数有所提升,其他核心变量的影响系数均有所提高,说明内生性问题导致估计结果产生明显的向下偏离。第三,未考虑投入产出要素价格因素的物流业TFP只能测度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对TFP的影响,要测度价格变动以及配置效率的特征,则需要对成本效率做进一步的研究。论文通过建立物流业投入、产出要素价格指标体系,并以Kumbhakar、Brissimis、Delis和Tsionas以及Schmidt所设定的成本效率函数模型为基础,围绕格林尼难题展开探索性研究,采用贝叶斯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测算物流业成本效率,并通过收敛性检验有效避免了单方程忽略的要素份额偏差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提升准确性的同时找到导致物流企业成本效率较低的根源。研究发现上市物流公司成本效率偏低的根源在于技术效率偏低;从分布上来看,配置效率的分布较为集中,而技术效率则相对较为分散,且不同类型物流企业间技术效率差距明显。第四,成本效率反映了实际成本和最小成本之间的距离,体现的是静态特征。论文最后基于成本函数构建物流业CM(Cost Malmquist)指数,刻画成本效率的动态特征;并通过两阶段分解找到物流业价格变动、配置效率变动和传统IM指数(Input-oriented Malmquist)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物流业CM指数表现了比IM指数更为明显的生产率退步,其中引起CM指数退步的因素中价格效应要大于配置效率变化,这是IM指数无法测度出来的。论文所建立的物流业CM指数以及分解后的配置效率变动、价格因素变动在衡量生产率方面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一样重要,CM指数的研究有效地弥补了IM指数在测度方面的欠缺,有助于物流业生产率的提升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论文基于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建立物流业绿色TFP以及成本效率分析模型,构造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全新研究框架。理论创新贡献在于:(1)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Luenberger指数构建中国物流业绿色TFP变动指数,准确刻画其时空变动特征,并采用2SLS实证分析物流业绿色TFP变动的影响因素,有效避免了内生性问题,使测度结果更加准确;(2)筛选物流业投入、产出要素财务指标,建立物流业价格指标体系,从成本效率角度拓展物流业TFP研究。论文延续Schmidt模型的基本思想,围绕格林尼难题展开探索性研究,通过对Ferrier和Lovell模型的改进,建立基于成本函数的联立方程,创新性表现为在份额方程中引入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从而有效控制统计误差,并通过设定要素份额偏差的差异性,找到导致不同类型物流公司成本效率偏低的根源;(3)在物流业CM指数的构建方面,基于成本函数建立体现物流业生产率变动的CM指数,衡量价格变动以及配置效率变动对物流业生产率的影响,弥补了IM指数在测度上的不足。理论方面深化了效率与生产率理论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扩展了物流业绿色TFP以及成本效率研究的维度,有效避免了实证分析可能产生的估计偏差。本文实践意义在于:(1)为《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提到的“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通过分析中国物流业绿色TFP测度结果,掌握其变动的内在驱动和外在影响因素,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实证依据;(3)通过测算中国上市物流公司成本效率及其变动特征,能够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当前中国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状况,对改善物流企业运营和提高盈利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


本文编号:1507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507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