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化路线图研究
本文选题:低碳 + 低碳化效度 ; 参考:《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能源供给结构是指某一区域内能源供给系统中各类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区域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就是要减少区域化石能源资源的供给,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推进水电、核电、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当前国际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的时代背景下,促进能源供给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促使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以及政策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影响因素及对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作用机理,厘清影响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的各种因素对这一结构实现低碳化所产生作用的内在原因,以及诸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规则。其次建立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评价方法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评价的意义和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进一步提出了累计人均排放水平、经济发展人均排放水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率、区域技术进步影响率、政策效率,最后根据物元分析原理构建了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评价模型,以河北省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效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分析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战略的基础上,给出了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机制和模型,并在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建立了区域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路线图。之后结合我国实际,给出了中国能源供给低碳化的目标和策略,并验证了提出的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模式和路线图。
[Abstract]:The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refers to the composition and propor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energy sources in a region's energy supply system. Low carbonization of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energy security. The low carbonization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is to reduce the supply of regional fossil energy resources,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fossil energy, vigorously promote hydropower, nuclear power,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oceanic energy, geothermal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biomass ener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structure towards low carbonization. The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is affected by natural conditions, social condi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industrial structure,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the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the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the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nd the rules of their inte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econdly, the evaluation method system and index system of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Firstly, the significance of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nd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evaluation principle of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accumulative per capita emission level and the per capita emission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influence rat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 influence rate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policy efficiency,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tter-element analysis. Taking the low carbonization validity of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 empir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low carbonization strategy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this paper gives the low carbonization mechanism and model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nd establishes the low carbonization road map of regional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at three levels: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e paper gives the goal and strategy of low carbonization of energy supply in China, and verifies the proposed low carbonization mode and road map of energy supply structur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冰;;北京建设首个区域能源中心[J];节能与环保;2012年06期
2 余颖琳;赵黛青;陈勇;;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估[J];开放导报;2011年03期
3 梁楠;;2012年全国区域能源年会在沪召开[J];暖通空调;2012年06期
4 吴琼;刘明艳;郭晓立;;区域能源合作系统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国内最大区域能源站在南京投运[J];供热制冷;2010年12期
6 匡祥琳;;区域能源需求结构突变及其实证研究[J];经济导刊;2010年06期
7 朱显平;李天籽;;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徐娇;;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9 周春;;区域能源开发的系统分析——评《四川省能源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年01期
10 ;施耐德电气出席区域能源亚洲峰会[J];电信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靳小钊;;黄河晋陕峡谷区域能源及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任洪波;任建兴;吴琼;刘青荣;;构建区域能源融通系统——由点到面促进城市节能减排[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陈长云;;“绿能科技”时代的区域能源系统优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明君;国际能源总署授予我市“区域能源气候贡献奖”[N];佳木斯日报;2009年
2 孙明君 记者 刘亿服;佳木斯获区域能源气候贡献奖[N];黑龙江日报;2009年
3 记者 朱敏丽;中国医药城区域能源站动工[N];泰州日报;2010年
4 张史先;南亚和东南亚7国决定成立区域能源中心[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张丽娅 实习生 孙婕;国内最大区域能源站在宁竣工投运[N];江苏经济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岳宝彩;北京未来科技城区域能源中心开建[N];中国电力报;2012年
7 宋延旭 潘澍;中俄区域能源合作要有新思路[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记者 王庭君;医药城区域能源站8月供能[N];泰州日报;2010年
9 菲德尔 刘洋 编译;马来西亚有望成为区域能源枢纽[N];中国能源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苏南;泛能微网是解决区域能源失衡之道[N];中国能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三省;区域能源系统减排效应评估及不确定优化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刘鹏;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低碳化路线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3 冯等田;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规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孟孟;区域能源基站与管网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史姝婷;逻辑思维视域下《城市区域能源》翻译实践报告[D];山东大学;2016年
3 俞雪芳;区域能源绩效审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4 靳铮;“城市区域能源—释放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第一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张秋月;区域能源系统规划方法导则与技术要点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6年
6 颜士峰;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能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安平;区域能源项目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周燕;我国区域能源环境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珂;小区域能源与经济动态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霞;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44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84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