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解决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的悖论: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如何促进组织敏捷性?

发布时间:2021-04-06 18:55
  在过去30年内,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即企业内部信息技术领域和业务领域的匹配程度引起了学界和商界的极大重视。诸多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比如企业盈利能力、生产能力、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但是不断地有研究显示与此截然相反的结果,即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甚至有时候会降低企业的绩效。学者们认为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匹配会给企业的流程和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僵化和不灵活性,进而使企业丧失快速应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会对企业的敏捷性造成消极的影响,从而抑制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取得更高的绩效。面对以上关于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对企业绩效不一致的发现,近期有研究从匹配这一概念入手,提出采用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的分维度视角来解释过往不一致的发现。分维度视角描述了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概念复杂,因此在讨论其绩效产出时,要区分两个维度,即知识维度和社会维度。知识维度侧重于信息技术战略、架构与业务战略、架构一致或匹配的状态,然而该维度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消极的惰性影响,使得企业无力快速识别和应对外界的变动;社会维度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和业务两个领域人员之间的共识和社交关系,该...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解决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的悖论: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如何促进组织敏捷性?


图1.战略匹配模型与知识-社交匹配模型??

架构图,论文,架构,企业敏捷性


????1.6研究问题??该研究从现有文献的研宄局限出发,以求对IT匹配如何影响企业敏捷性达??到更全面的理解。所以该研宄的根本问题是:J迎紀如何影婉企f敏捷倥???从而衍生出两个具体的研宄来回应这一根本问题,并且落实现有文献中的三??个研宄局限。研究一尝试通过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来拓展IT匹配的维度观,??从而在战略层面上解决IT匹配悖论;研宄二从运营层面出发,将IT匹配悖论归??因于过往研究对运营层面IT匹配的忽略。正是由于文献中缺乏对IT匹配运营执??行上的关注,导致匹配的IT和业务战略也无法发挥世纪效用。??研宄1:战略层面的IT匹配对企业敏捷性影响(第三章)??研宄问题1: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IT匹配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IT匹配何??时以及如何对企业敏捷性产生不同影响???研宄2:运营层面IT匹配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第四章)??研究问题2:?IT与业务如何在运营层面匹配以提高企业敏捷性???研究问题3:企业如何形成运营层面的IT匹配???

模型图,模型图,资源


一。代表着资源捆绑,具备内在不灵活性和高度相互依赖性,所以我们并不确定在??度动态性的环境中,企业是否进行越多的资源捆绑越好,还是越少的资源捆绑??好。越多的资源捆绑有可能会限制企业灵敏调节的能力,关于环境动态性如何??节IT匹配和企业敏捷性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不同的环境情境下,两种资源捆绑机制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价值。知识匹??,作为一种正式的资源捆绑,是可见的、不可灵活调整的;社交匹配,作为一??非正式的资源捆绑,是不可见的、可以灵活调整应对业务变化的。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企业更需要灵活的资源捆绑组合,所以非正式的资源捆绑机制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通过n和业务高管的即时合作、灵活配合,企业没有预期??的变动可以在两个领域得到及时沟通,问题更快得到解决。在稳定的环境中,??式的资源捆绑机制具备效率优势,能够对企业发挥更大的价值。外部环境变动??可以预测的时候,企业有能力利用己经规划好的IT资源去应对这些变动,通??一系列已经安排好的协同活动,业务和IT相互配合去抓住机会。??基于现有的IT匹配维度观,该研宂探索环境动态性如何调节知识匹配和社??匹配对企业敏捷性的影响。下图展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编号:3121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121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