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偏离视角下社会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3 04:4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不均、环境污染、老龄化及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社会问题更为突出。面对这些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而非盈利组织由于造血功能薄弱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上作用也往往有限,这就决定了需要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传统企业社会责任观仅仅将社会责任理解成“慈善”和“公益”,因而往往不具有经济上的持续性,这限制了企业参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与之相反,传统经济创业(商业创业)仅仅关注经济绩效,而忽视社会绩效,因而不具有社会上的持续性。所以,企业社会责任要突破狭隘的思维,走向通过市场化、创新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发挥社会影响、实现社会价值的新阶段;相应地,经济创业要纳入更多的社会性考量,以社会为导向,积极实施社会创业导向战略。社会创业的出现和风靡,不仅反映了全球社会在社会问题可持续解决方面的创新和努力,更代表着当前世界各国对企业股东利润最大化的反思和修正。2019年8月,美国数十家大公司的CEO宣布公司的目标从单一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向多利益相关模式转变。作为以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兴创业形式,社会创业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值...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的创业机会模型
和决策行为(杨俊等,2015)。研究指出,虽然成功创业者在创业行为这一表现上具有很大差异,但在深层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上却具有一定的相同,表现出应对不确定创业情境的良好认知和思维能力(Sarasvathy,2004)。Birdetal.(2012)进一步指出,创业者的认知和情感会影响其行为,但我们看见的仅是外在的行为,里面的更为丰富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视地。所以,基于“情境——思维——行为”分析框架,创业认知论探究“情境如何影响创业者认知和决策过程特征进而导致不同行为结果”这一更深层次的研究问题(Mitchelletal.,2007)。图2-2创业认知理论(资料来源:杨俊,张玉利,刘依冉.创业认知研究综述与开展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建议[J].管理世界,2015,(09):164-175.)(二)创业类型的不断涌现(1)公司创业Peterson和Berger(1971)在《管理科学季刊》上研究了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动荡性对企业创业影响的文章,该论文被视为公司创业领域的开山之作(Zahraetal.,1999)。公司创业或公司内部创业,指的是公司内部的某个或某些群体或个体,面对新的机会,利用公司资源,而为公司开发新业务,进而推动组织内部战略更新的过程。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既要保持组织的动态灵活性,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又要克服组织内部的低效率,充分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内部创业就成为大公司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公司内部创业不仅有助于有效利用公司资源,促进公司迅速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是公司激励员工,
本文按照图1-1所示的技术路线,以社会创业导向这一社会创业核心构念为主题,探究社会创业中的使命偏离问题及使命偏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对社会创业导向的前因变量及其与合法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效数据,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构建使命偏离视角下社会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机制模型。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理范围、注意力分配与社会企业使命偏离[J]. 刘志阳,庄欣荷,李斌. 经济管理. 2019(08)
[2]关系学习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春阳,徐岩,丁堃. 经济管理. 2019(03)
[3]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的调节作用[J]. 孟猛猛,陶秋燕,朱彬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3)
[4]中国情境下的社会创业过程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 管理学报. 2019(02)
[5]关系冗余、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裴梦丹,张宝建,孙国强. 软科学. 2019(01)
[6]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策略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 财经论丛. 2019(01)
[7]关系学习、前瞻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竞争力——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根明,张元恺. 财经论丛. 2019(01)
[8]企业社会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姜忠辉,徐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9]资源拼凑、组织合法性与社会创业企业成长——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祝振铎.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12)
[10]企业家精神视角下的社会创业研究[J]. 刘志阳,李斌,陈和午. 管理世界. 2018(11)
博士论文
[1]超地方网络视角下主体邻近性对集群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研究[D]. 张冬丽.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 程月明.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视角[D]. 盛南.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1889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的创业机会模型
和决策行为(杨俊等,2015)。研究指出,虽然成功创业者在创业行为这一表现上具有很大差异,但在深层的认知和思维模式上却具有一定的相同,表现出应对不确定创业情境的良好认知和思维能力(Sarasvathy,2004)。Birdetal.(2012)进一步指出,创业者的认知和情感会影响其行为,但我们看见的仅是外在的行为,里面的更为丰富的思维过程是不可视地。所以,基于“情境——思维——行为”分析框架,创业认知论探究“情境如何影响创业者认知和决策过程特征进而导致不同行为结果”这一更深层次的研究问题(Mitchelletal.,2007)。图2-2创业认知理论(资料来源:杨俊,张玉利,刘依冉.创业认知研究综述与开展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建议[J].管理世界,2015,(09):164-175.)(二)创业类型的不断涌现(1)公司创业Peterson和Berger(1971)在《管理科学季刊》上研究了流行音乐产业环境动荡性对企业创业影响的文章,该论文被视为公司创业领域的开山之作(Zahraetal.,1999)。公司创业或公司内部创业,指的是公司内部的某个或某些群体或个体,面对新的机会,利用公司资源,而为公司开发新业务,进而推动组织内部战略更新的过程。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既要保持组织的动态灵活性,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又要克服组织内部的低效率,充分调动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内部创业就成为大公司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公司内部创业不仅有助于有效利用公司资源,促进公司迅速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是公司激励员工,
本文按照图1-1所示的技术路线,以社会创业导向这一社会创业核心构念为主题,探究社会创业中的使命偏离问题及使命偏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对社会创业导向的前因变量及其与合法性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有效数据,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构建使命偏离视角下社会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的机制模型。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理范围、注意力分配与社会企业使命偏离[J]. 刘志阳,庄欣荷,李斌. 经济管理. 2019(08)
[2]关系学习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春阳,徐岩,丁堃. 经济管理. 2019(03)
[3]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合法性的影响——制度环境感知和法律制度效率的调节作用[J]. 孟猛猛,陶秋燕,朱彬海.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3)
[4]中国情境下的社会创业过程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 管理学报. 2019(02)
[5]关系冗余、组织合法性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裴梦丹,张宝建,孙国强. 软科学. 2019(01)
[6]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策略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 财经论丛. 2019(01)
[7]关系学习、前瞻型环境战略与企业竞争力——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根明,张元恺. 财经论丛. 2019(01)
[8]企业社会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姜忠辉,徐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9]资源拼凑、组织合法性与社会创业企业成长——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J]. 彭伟,于小进,郑庆龄,祝振铎.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12)
[10]企业家精神视角下的社会创业研究[J]. 刘志阳,李斌,陈和午. 管理世界. 2018(11)
博士论文
[1]超地方网络视角下主体邻近性对集群企业外部知识获取影响研究[D]. 张冬丽.河北工业大学 2016
[2]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 程月明.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社会创业导向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组织变革的视角[D]. 盛南.浙江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1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26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