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资本市场周期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6 01:09
  资本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的催化剂,既可以在经济繁荣时助推实体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可以在实体经济出现不良态势时推动其走向衰退,甚至在极端情况下直接造成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资本市场周期的平稳运行既是经济周期长期繁荣的保障,同时,资本市场周期能否正确的反应经济周期的经济运行情况也是资本市场是否健康有效发展的标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化并逐渐走向繁荣的发展历程。虽然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资本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关系却并不十分明朗。有鉴于此,笔者在对我国资本市场周期的结构特征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上,对于资本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能够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提出具有一定建设性意义的政策建议。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资本市场周期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首先,本文对资本市场周期运行的理论基础从经典到前沿进行了回顾,由内部结构特征到外部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溯,分别包括非对称性、长期记忆性及惯性与反转效应,以及跨市场溢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资本市场周期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机制研究


论文研究框架

上证综指,波动率,收益率,峰度


第 3 章 资本市场周期结构特征的识别与制度解释表 3.1 上证综指收益率与波动率描述性统计上证综指收益率 上证综指波动率平均 0.915847 平均 58.41617标准差 12.3287 标准差 58.95134峰度 19.81069 峰度 10.79658偏度 2.453011 偏度 2.932177最小值 -37.3283 最小值 1.764493最大值 101.9664 最大值 411.6895观测数 341 观测数 341

萧条区,上证综指,收益率


并且在选择上证综指收益率和波动率两种指标时均成立,但变量系数与常数项的估值在选择上证综指波动率作为代理变量时才有显著表现。由于上证综指波动率恒为正,所以在观测资本市场周期牛市与熊市交替情况时,主要以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分析为主。可以看见,在繁荣区制中,存在一个正的常数项为 2.5844,标准差为 2.366,收益率的敏感度在此区制下为负,即-0.1073,对应标准差为 0.123,而持续该区制的概率 8.97%,即平均持续时间为211 p=1.1 个月;在萧条区制中,存在一个较小的常数项为 0.2718,且标准差同样较小为 0.4464,而收益率的敏感度此阶段为正的 0.1754,对应标准差为 0.0672,存续概率高达 96.8%,即平均持续时间为111 p=31.25 个月。然而,如果从波动情况的角度来看,高波动区制持续的概率为 23.35%,持续期为 1.3 个月,而低波动区制仍然持续概率较高达到 92.68%,对应持续期为 13.66 个月。另一方面,萧条区制的方差显著低于繁荣区制的方差,进一步表明了资产价格高估时市场状态存续的不确定性。


本文编号:3438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438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