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11:56
消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为58.80%,超过了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其他世界主要或新兴经济体,一方面,我国居民总体储蓄率水平明显偏高,仍然具备较大缩减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明显偏低,仍然具备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挑战,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我国的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一种扩大内需的现实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的,消费信贷是指银行、信用合作社、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个人和家庭开展的用以帮助其完成特定消费行为实现特定消费目的的贷款,是消费者在当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贷款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特定金融行为,2017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达到了31.52万亿元人民币,是2004年底消费信贷余额1.99万亿元的15.84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仅有三十余年,在经历了早期的摸索期、前期的成长期之后,...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3.1.1 产业结构理论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的选择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选择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本文编号:3672515
【文章页数】:19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述评
1.2.1 消费信贷产生的理论渊源
1.2.2 消费信贷与宏观经济总量增长的理论
1.2.3 消费信贷与微观经济消费者效用改善的理论
1.2.4 消费信贷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
1.2.5 文献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研究难点和不足点
1.4.1 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1.4.2 论文研究的难点
1.4.3 论文研究的不足点
第2章 消费信贷的概况
2.1 消费信贷的概念
2.1.1 消费信贷概念的提出
2.1.2 消费信贷概念的内涵
2.1.3 消费信贷概念的外延
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阶段
2.2.1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摸索期(1980年-1994年)
2.2.2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成长期(1995年-2008年)
2.2.3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壮大期(2009年-至今)
2.3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消费信贷的供给主体现状
2.3.2 我国消费信贷的产品业务现状
2.3.3 我国消费信贷的需求主体现状
2.3.4 我国消费信贷的法律政策现状
2.4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2.4.1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程
2.4.2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结构和分化作用的概念
3.1.1 产业结构理论
3.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划分
3.1.3 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界定
3.2 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征分析
3.2.1 我国消费信贷的行业特征
3.2.2 我国消费信贷的区域特征
3.2.3 我国消费信贷的风险偏好特征
3.2.4 我国消费信贷的市场格局特征
3.3 我国消费信贷对市场主体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我国消费信贷对金融机构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3 我国消费信贷对生产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分化作用机制
3.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直接影响路径
3.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间接影响路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1.1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比较
4.1.2 直接受益于消费信贷的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展分化的原因分析
4.2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2.1 企业之间发展分化的衡量指标选择
4.2.2 汽车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2.3 房地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
4.3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现实分析
4.3.1 消费信贷对产业周期波动的影响
4.3.2 我国住房信贷政策调整历史回顾
4.3.3 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与其他产业周期波动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 消费信贷对产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1.1 模型的选择
5.1.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2 消费信贷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的选择
5.2.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3 消费信贷对产业不同时期发展分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选择
5.3.2 数据的来源和计量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拓宽消费信贷的覆盖范围
6.2.2 转变消费信贷的授信方式
6.2.3 提升消费信贷的服务水平
6.2.4 淡化消费信贷的政策职能
6.2.5 健全消费信贷的法规政策
6.2.6 完善消费信贷的配套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本文编号:3672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67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