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
发布时间:2022-12-25 12:58
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启悟与烛照:历史视域下典当的传播及演进[J]. 施欣.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6)
[2]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及测度[J]. 查华超,裴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0)
[3]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多维度视角[J].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罗玉冰. 甘肃金融. 2016(01)
[4]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路径分析[J]. 吴晓灵. 中国市场. 2015(31)
[5]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研究[J]. 李晓. 财经界(学术版). 2015(01)
[6]试论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及其影响[J]. 陶诗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1)
[7]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历史考察与特点分析[J]. 常健,饶常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8]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中共晋察冀边币的应对与处理[J]. 张燚明. 抗日战争研究. 2014(02)
[9]陈云“三大平衡”理论研究——以1949—1956年为例[J]. 汪春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1)
[10]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中的效率变迁:金融功能视角[J]. 郭梅亮. 金融监管研究.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D]. 刘鹏.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 张宝祥.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26668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启悟与烛照:历史视域下典当的传播及演进[J]. 施欣.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6(06)
[2]中国金融市场化水平及测度[J]. 查华超,裴平.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10)
[3]中国金融资源配置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多维度视角[J].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罗玉冰. 甘肃金融. 2016(01)
[4]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路径分析[J]. 吴晓灵. 中国市场. 2015(31)
[5]金融自由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研究[J]. 李晓. 财经界(学术版). 2015(01)
[6]试论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及其影响[J]. 陶诗媛.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1)
[7]我国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历史考察与特点分析[J]. 常健,饶常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8]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中共晋察冀边币的应对与处理[J]. 张燚明. 抗日战争研究. 2014(02)
[9]陈云“三大平衡”理论研究——以1949—1956年为例[J]. 汪春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1)
[10]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进程中的效率变迁:金融功能视角[J]. 郭梅亮. 金融监管研究.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制度选择[D]. 刘鹏.中国人民大学 2008
[2]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D]. 张宝祥.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26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72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