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分形市场下投资管理中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4:15

  本文关键词:分形市场下投资管理中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投资管理对基金公司具有重要作用。在股价具有分形特征、动量和反转效应普遍存在的非有效市场上,基金常常利用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投资管理,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超额收益,但长期而言并未在超额收益方面表现出优异的业绩。究其原因,这与股票价格动量和反转效应会转换有关。为了对基金利用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投资管理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上述现实问题,针对理论界常常将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两种独立现象而忽视其相互转换的研究倾向,结合股票价格存在分形特征的现实背景,对如何在分形市场的现实背景下根据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行投资管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期为基金公司进行投资管理提供参考,减少基金因追逐业绩而采用家族造星和投资风格漂移等伤害市场健康稳定的行为。针对如何在分形市场的现实情况下根据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行投资管理的研究主题,首先,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和相关实证分析方法对分形市场、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基金反馈交易对业绩的影响等前提条件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基于分形市场理论构建了分形博弈模型、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基于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的投资策略层层渐进地分析了动量和反转效应为什么会转换,如何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行识别,如何根据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行投资管理。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利用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投资管理的关键在于识别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基于分形理论构建的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可以识别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而可利用其进行投资管理,有利于提升基金的投资业绩和减少基金采用投资风格漂移、基金家族造星等伤害市场健康稳定的行为,也进一步为监管层引导基金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具体为:(1)利用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投资管理的关键在于结合分形市场的特征识别其转换。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大致反映了价格的相对低位和高位,识别价格低位和高位进行市场时机选择对投资业绩有90%以上的贡献。实际中,分形特征、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普遍存在,基金在排名压力下普遍采用动量和反转效应进行投资管理,但并未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甚至采用反转交易对其业绩有负向的影响。这与基金未曾在分形市场下根据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采用匹配的动量或反转策略,从而没有实现低买高卖有关。同时,基金因追逐业绩而采用风格漂移和家族造星等行为也无益于市场的健康发展。(2)利用分形市场理论可以解释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本文根据分形市场理论对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对信息敏感性的特征,在少数派和多数派博弈的基础上,引入了投资者多样性动态决策机制,逐步构建了分形博弈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投资者有限理性和对信息敏感性的特征使得其在动量和反转策略间进行动态选择,并反映在证券的过度需求变化上,过度需求的变化引致价格出现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3)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可以识别动量和反转的转换。本文根据趋势一致性程度、趋势的方向,提出了动量和反转强度、上涨和下跌动量、高位和低位反转效应等概念,并基于Hurst指数能够刻画动量和反转效应强度的性质,逐步构建了移动Hurst指数、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对动量和反转的转换进行识别,通过统计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识别的成功率,发现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能够准确识别动量和反转的转换,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4)根据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可进行投资管理。当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将价格识别为上涨动量和低位反转效应阶段或者高位反转和下跌动量效应阶段时则买入持有或卖出空仓;对于多只证券,则根据上述规则等权重持有。根据12种期限的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对6种行业指数进行投资结果显示,以累计收益率和信息比率作为业绩测度,上述策略能够获得长期持续超额收益,明显高于基金整体的业绩,也优于买入持有、简单动量和反转组合策略的业绩。这为基金进行投资管理提供了参考,有益于减少基金因追逐业绩而采用风格漂移和家族造星等伤害市场健康稳定的行为。相对于国内外研究动量和反转效应的众多现有成果,本文主要的不同之处为:(1)本文的问题为如何根据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进行投资管理,特别关注分形市场下股价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这有别于现有文献大多将动量和反转效应作为独立的现象停留在定性研究的层面,且也未曾考虑实际市场存在分形特征的现实背景。(2)本文在分形市场的框架下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展开研究,顺应了实际市场是分形市场的客观情况,弥补了利用分形市场理论研究动量和反转效应的空白,拓展了分形市场理论的应用。这有别于现有文献在分析动量和反转效应时,通常单独考虑投资者理性预期或行为偏差,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关键词】:转换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投资管理 分形市场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0.9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7
  • 第一章 绪论17-36
  • 1.1 研究背景17-22
  • 1.1.1 现实背景18-20
  • 1.1.2 理论背景20-22
  • 1.2 问题提出22-23
  • 1.3 研究意义23-25
  • 1.3.1 现实意义23-24
  • 1.3.2 理论意义24-25
  • 1.4 概念界定25-30
  • 1.4.1 反转效应25-26
  • 1.4.2 动量效应26-27
  • 1.4.3 动量和反转的转换27-28
  • 1.4.4 投资管理28-29
  • 1.4.5 分形市场29-30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30-32
  • 1.5.1 研究方法30-31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31-32
  • 1.6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32-34
  • 1.6.1 研究内容32-33
  • 1.6.2 全文章节安排33-34
  • 1.7 本文主要创新点34-36
  • 第二章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36-55
  • 2.1 投资管理对基金和市场稳定的重要性36-37
  • 2.2 动量和反转对投资管理的重要性37-43
  • 2.2.1 动量和反转效应37-39
  • 2.2.2 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39-40
  • 2.2.3 动量和反转投资策略40-41
  • 2.2.4 动量和反转效应的成因解释41-43
  • 2.3 分形市场理论43-49
  • 2.3.1 分形市场理论的创立43-45
  • 2.3.2 分形市场理论的应用45-49
  •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49-51
  • 2.4.1 动量和反转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49-50
  • 2.4.2 分形市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50-51
  • 2.5 引入分形市场理论研究动量和反转效应的转换51-54
  • 2.5.1 动量反转效应转换与分形随机游走的联系51-53
  • 2.5.2 引入分形理论的研究设想53-54
  • 2.6 本章小结54-55
  • 第三章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55-71
  • 3.1 样本期间的选取55-58
  • 3.2 市场和行业指数的选取和数据收集58-64
  • 3.2.1 市场和行业指数的选取58-62
  • 3.2.2 市场和行业指数的数据收集62-64
  • 3.3 基金样本选择和数据采集64-70
  • 3.3.1 基金样本选择65-66
  • 3.3.2 基金的相关数据收集66-70
  • 3.4 本章小结70-71
  • 第四章 分形市场下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实证分析71-98
  • 4.1 分形市场的实证研究71-76
  • 4.1.1 研究方法71-73
  • 4.1.2 实证结果和分析73-76
  • 4.2 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实证分析76-83
  • 4.2.1 实证方法76-79
  • 4.2.2 实证结果与分析79-83
  • 4.3 基金利用动量和反转交易的实证分析83-91
  • 4.3.1 实证方法84-85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85-91
  • 4.4 业绩排名与基金动量交易的实证分析91-97
  • 4.4.1 排名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方法91-94
  • 4.4.2 排名效应存在性的实证结果94-97
  • 4.5 本章小结97-98
  • 第五章 分形市场下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原因研究98-116
  • 5.1 基于适应性博弈的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研究98-105
  • 5.1.1 适应博弈模型的构建98-102
  • 5.1.2 仿真分析102-105
  • 5.2 基于分形博弈的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研究105-115
  • 5.2.1 分形博弈模型的构建105-108
  • 5.2.2 仿真分析108-112
  • 5.2.3 分形和适应性博弈的比较112-115
  • 5.3 本章小结115-116
  • 第六章 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分形识别测度116-131
  • 6.1 不考虑方向时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分形识别测度116-123
  • 6.1.1 动量和反转转换的量化体系分析116-117
  • 6.1.2 基于移动Hurst指数的反转和动量的转换识别117-119
  • 6.1.3 移动Hurst指数识别反转和动量转换的实证分析119-123
  • 6.2 考虑方向时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分形识别测度123-130
  • 6.2.1 移动阴和阳线Hurst指数的构建123-127
  • 6.2.2 移动阴和阳线Hurst指数识别动量和反转转换的实证分析127-130
  • 6.3 本章小结130-131
  • 第七章 基于动量和反转效应转换的投资策略131-143
  • 7.1 基于转换识别指标的投资策略131-139
  • 7.1.1 移动阴阳Hurst指数投资策略的构建131-132
  • 7.1.2 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投资策略的评价132-139
  • 7.2 基于转换识别指标的组合策略139-142
  • 7.2.1 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的组合策略构建139-140
  • 7.2.2 移动阴线和阳线Hurst指数的组合策略评价140-142
  • 7.3 本章小结142-143
  • 结论与展望143-148
  •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143-146
  • 二、不足之处与展望146-148
  • 参考文献148-160
  • 附录160-16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66-170
  • 致谢170-172
  • 附件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兰s

本文编号:373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73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