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规则约束下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选择研究 ————基于WTO和OECD指标评价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13 07:25
入世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以增产为导向的粮食国内支持体系。然而,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这种国内支持方式正面临较大国内外压力。国内方面,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国际竞争力不足,在缺乏有效边境保护条件下,以增产为导向的国内支持面临生产、进口、库存“三量齐增”的尴尬局面。国际方面,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越来越多的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与影响。美国于2016年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声称中国在2012-2015年间粮食国内支持水平已超过“入世承诺”规定上限。同时,作为Wto贸易谈判重要参考的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每年向全球发布、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农业“国内支持”指标也显示出中国粮食生产者支持水平处于历史高位。贸易规则的“天花板”已开始对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构成实质性约束。面对国内外双重挑战,粮食国内支持政策急需调整,如何调整国内支持政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研究目标是甄别出既符合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公认的农业政策评价体系,又能缓解国内粮食产业“三量齐增”现实压力的最优政策,以期为今后粮食国内支持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根据国际惯例,“国内支持”政策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市场价格支持、收...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国内支持”政策
2.1.2 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体系
2.1.3 粮食品种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自由贸易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2.2.2 贸易保护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WTO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2.3.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2.3.3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2.3.4 近期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3.1 研究背景
3.1.1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际规则的约束与压力
3.1.1.1 WTO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
3.1.1.2 OECD农业政策评估的压力
3.1.2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内的压力与挑战
3.1.2.1 国内粮食生产、进口、库存三量齐增压力凸显
3.1.2.2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3.2 分析框架
3.2.1 政策选择一: 市场价格支持
3.2.2 政策选择二: 收入支持
3.2.3 政策选择三: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
3.2.4 缓解国际、国内压力的政策选择
第四章 评价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指标体系: WTO与OECD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分析
4.1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2.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2.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国内支持”政策选择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4.3.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是两种指标体系的测度重点
4.3.2 “收入支持”政策在两种指标体系中占比不断上升
4.3.3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等政策免受两种指标体系约束
4.4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4.4.1 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前提假设比较
4.4.2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核心指标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5.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5.1.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5.1.2 WTO、OECD“市场价格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5.1.2.1 “市场价格支持”总量: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5.1.2.2 特定产品“市场价格支持”: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5.2 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5.2.1 收购价格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2 收购数量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中国主粮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3.1 关税水平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5.2.3.2 通货膨胀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5.3 中国主粮干预收购政策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5.3.1 干预收购政策、“非国内支持”因素与“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5.3.2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
5.3.2.1 模型构建
5.3.2.2 参数设定
5.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3.3.1 自由贸易情形
5.3.3.2 最高关税情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收入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6.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6.1.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6.1.2 WTO、OECD“收入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6.1.2.1 “收入支持”总量: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6.1.2.2 特定产品“收入支持”水平: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6.2 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6.2.1 目标价格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2.2 直接补贴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3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6.3.1 收入支持政策、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6.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2.1 模型构建
6.3.2.2 数据说明
6.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6.3.3.1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与国际指标评价的关系检验
6.3.3.2 中国主粮由“市场价格支持”调整为“收入支持”影响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7.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7.1.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7.1.2 WTO、OECD“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7.2 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7.2.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7.2.2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7.3 中国农业综合服务政策对主粮产品“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以农业基础设施为例
7.3.1 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7.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2.1 模型构建
7.3.2.2 变量选择
7.3.2.3 数据说明
7.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3.1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私人成本替代效应
7.3.3.2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成本结构的调整效应
7.3.3.3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总成本效应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逐步优化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水平结构
8.2.2 有的放矢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投资力度
8.2.3 持续关注、积极融入国际农业“国内支持”规则构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15496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结构安排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国内支持”政策
2.1.2 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体系
2.1.3 粮食品种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自由贸易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2.2.2 贸易保护理论与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WTO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2.3.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测度与评价研究
2.3.3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2.3.4 近期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3.1 研究背景
3.1.1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际规则的约束与压力
3.1.1.1 WTO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
3.1.1.2 OECD农业政策评估的压力
3.1.2 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政策体系面临国内的压力与挑战
3.1.2.1 国内粮食生产、进口、库存三量齐增压力凸显
3.1.2.2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不足的挑战
3.2 分析框架
3.2.1 政策选择一: 市场价格支持
3.2.2 政策选择二: 收入支持
3.2.3 政策选择三: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
3.2.4 缓解国际、国内压力的政策选择
第四章 评价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际指标体系: WTO与OECD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分析
4.1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1.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国际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2.1 WTO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2.2 OECD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评价体系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国内支持”政策选择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4.3.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是两种指标体系的测度重点
4.3.2 “收入支持”政策在两种指标体系中占比不断上升
4.3.3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等政策免受两种指标体系约束
4.4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WTO、OECD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
4.4.1 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前提假设比较
4.4.2 “非国内支持”因素与两种农业“国内支持”核心指标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5.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5.1.1 市场价格支持政策调整
5.1.2 WTO、OECD“市场价格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5.1.2.1 “市场价格支持”总量: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5.1.2.2 特定产品“市场价格支持”: WTO与OECD指标评价的国际比较
5.2 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5.2.1 收购价格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2 收购数量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中国主粮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5.2.3.1 关税水平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5.2.3.2 通货膨胀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机制
5.3 中国主粮干预收购政策对两种“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5.3.1 干预收购政策、“非国内支持”因素与“市场价格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5.3.2 模型构建与参数设定
5.3.2.1 模型构建
5.3.2.2 参数设定
5.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5.3.3.1 自由贸易情形
5.3.3.2 最高关税情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收入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6.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6.1.1 收入支持政策调整
6.1.2 WTO、OECD“收入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6.1.2.1 “收入支持”总量: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6.1.2.2 特定产品“收入支持”水平: WTO与OECD的对比分析
6.2 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6.2.1 目标价格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2.2 直接补贴政策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2.3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收入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6.3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6.3.1 收入支持政策、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6.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2.1 模型构建
6.3.2.2 数据说明
6.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6.3.3.1 中国主粮“收入支持”政策与国际指标评价的关系检验
6.3.3.2 中国主粮由“市场价格支持”调整为“收入支持”影响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WTO与OECD“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7.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WTO与OECD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7.1.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调整
7.1.2 WTO、OECD“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变化与特征分析
7.2 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机制
7.2.1 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政策对两种“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7.2.2 “非国内支持”因素对两种“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
7.3 中国农业综合服务政策对主粮产品“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影响分析——以农业基础设施为例
7.3.1 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成本与“国内支持”指标评价的关系
7.3.2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3.2.1 模型构建
7.3.2.2 变量选择
7.3.2.3 数据说明
7.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3.1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私人成本替代效应
7.3.3.2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私人成本结构的调整效应
7.3.3.3 不同种类农业基础设施对粮食生产的总成本效应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逐步优化中国粮食国内支持水平结构
8.2.2 有的放矢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投资力度
8.2.3 持续关注、积极融入国际农业“国内支持”规则构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815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81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