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17 15:49
地理空间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促进要素流动和深化分工的重要方式。自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产业发展角度最早提出雁阵理论来探讨利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升级之后,整个东亚地区产业升级的实践都离不开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的推动。这些实践的成果促使我们思考我国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是否也可以成为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产业升级的力量,从而弥合区域发展差距,带动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多年高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无法被忽略的突出难题。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下面临着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存在发展高附加值先进产业的强烈需求,从而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产业差距,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反观东中部地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的增加,制度改革成本的上升,其产业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日俱增。可以说,通过实施区际产业转移和承接来探索中国雁阵模式的发展,从而推动各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新时期各区域在产业发展中的共同需要。尤其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粗放式发展令其产业发展水平常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内涵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1.2 实证检验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2.2 实证检验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6.1.2 实证检验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6.3 本章总结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7732
【文章页数】:2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1.2.2 承接产业转移影响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内涵
2.1.1 产业转移的内涵
2.1.2 产业优化升级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2.2 产业优化升级相关理论
2.3 本章总结
第3章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
3.1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优化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框架
3.2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机理
3.2.1 区际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技术创新水平的路径
3.2.2 区际产业转移——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产业优化升级理论模型
3.3 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机理
3.3.1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
3.3.2 区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型
3.4 区际产业转移推动承接地嵌入价值链并逐步攀升的作用机理
3.4.1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转移
3.4.2 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业嵌入价值链并攀升的作用机理
3.5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
3.5.1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3.5.2 产业集群式转移
3.5.3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承接地生产网络的协同发展机理
3.6 本章总结
第4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和特征事实
4.1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4.1.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
4.1.2 西部地区产业要素空间分布和专业化优势
4.1.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
4.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与分析
4.2.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测量方法和统计数据
4.2.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程度分析
4.3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3.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现状
4.3.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5.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效应
5.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1.2 实证检验
5.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5.2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效应
5.2.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5.2.2 实证检验
5.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对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作用的实证研究
6.1 西部地区承接区际产业转移的价值链嵌入和攀升效应
6.1.1 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6.1.2 实证检验
6.1.3 实证分析和结论
6.2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式转移的承接地生产网络协同效应
6.2.1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6.2.2 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6.2.3 模型仿真与综合分析
6.3 本章总结
第7章 西部地区提升区际产业转移承接正向作用的对策建议
7.1 提升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7.1.1 完善承接地的制度环境
7.1.2 强化承接地的市场化程度和人力资本支撑环境
7.1.3 加强西部省区间承接过程的统筹协调
7.2 扩大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规模
7.3 提高西部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承接质量
7.3.1 科学选择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2 丰富西部地区承接产业的类型
7.3.3 注重传统产业承接后的深化发展
7.4 加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落地的稳定性
7.4.1 加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7.4.2 重塑现代产业组织形式和提升区际产业转移的根植性
第8章 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47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847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