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20:10
本文关键词: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创新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脉搏,多学科、综合化、跨领域的创新团队正逐步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与中坚力量。深入研究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结构,探究各类要素运行规律,从系统整.体层面构建创新团队运行机制,既是创新团队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又是创新团队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为全面深入探索创新团队内在运行规律、构建创新团队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研究,论述如下。从全新的视角(界面管理)解构了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的构成,对相应的创新团队界面、性质、类型进行了定义和分析;结合创新团队界面的主客体要素内在属性,解析其微观子系统结构图;然后借鉴席酉民教授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将主客体要素非线性交互作用形成的类型多样的各类界面抽象概括为“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交互形成的管理界面并予以有效分类;之后将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炼整合为三大界面系统与两大辅助机制,由此构建了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结构图,并从其复杂性特征出发,详细阐释了该系统具有主动适应性、自组织性、耗散性、涌现性、多样性等特征。研究了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创新团队的适应性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团队的主体都是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活动主体,主动进行适应性学习是系统演化的动力与基础。单主体学习过程是通过信息感知与识别——信息分类——信用分配——智能决策四个阶段完成的,主体的认知与信息的处理过程中新规则的出现就是创新产生的过程;然后对多主体的三种学习方式(分布式、集中式、混合式)分别予以介绍,各个成员主体通过适应性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涌现出更为宏观的层面——创新团队学习能力,同时在涌现过程中实现了由低层到高层的演化;之后借鉴生物学中的适应性景观及NK模型提出了创新团队学习能力的适应性景观模型,为创新团队复杂系统演化的路径提供了参考;最后得出了适应性学习机制对创新团队界面复杂系统的启示。针对创新团队中有关人、财、物、知识、技术等资源配置问题探索了该界面系统的复杂运行机制并构建了界面优化决策模型。首先界定了创新团队资源、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界面等相关概念与目标;然后借鉴复杂系统理论的指导思想,结合主客体要素非线性作用——界面子系统——复杂系统的涌现效应,给出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运行机理模型,并分类辨识出人才、资金\实物\知识四类界面子系统及系统构成要素;最后结合四类界面子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关系,运用模糊WINGS视角下ANP加权矩阵新构造方法及直觉模糊DEMATEL的方法构建了优化整合各类界面的决策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合理性,之后对该模型的实际应用及对创新团队的管理启示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创新团队中人与人(主体要素)交互形成的界面所构成的自主管理界面系统与共享沟通界面系统问题,探索其界面固有特征,辨识自主管理界面系统包含文化建设、团队激励、管理制度三类界面子系统,共享沟通界面系统包含信息共享、沟通管理、冲突管理三类界面子系统,之后提出界面融合度概念,并采用能够兼顾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基于云模型的DEMATEL方法用于计算界面权重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计算两类界面系统的界面融合度;最后选取一个案例应用于构建的模型,并对两类界面系统如何进行优化管理予以分析讨论。为有效整合创新团队复杂系统,在对协同机制基础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涌现理论对资源配置界面系统、自主管理界面系统、共享沟通界面系统三大系统从内容、主体及层次三个维度构建了协同管理总体思路,并给出相应的协同路径,之后从创新团队协同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及进化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创新团队协同机制体系,最后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并选取了一个实际案例对模型予以应用。本文从界面管理视角深刻解析了创新团队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的构成,对其适应性学习机制、三大界面系统运行机制、协同管理机制予以深入探索,论文的完成不仅开辟了基于界面管理对创新团队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的新视角,还完整地提出了有关界面系统优化整合评价决策的理论及模型,具有理论创新、方法模型创新与方法应用创新性。
【关键词】:创新团队 界面管理 运行机制 适应性学习 协同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3.1;F272.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36
- 1.1 选题背景14-17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7-19
- 1.2.1 研究目的17
- 1.2.2 研究意义17-19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析19-28
- 1.3.1 创新团队概念特征19-22
- 1.3.2 创新团队运行机制22-28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28-31
- 1.4.1 团队28
- 1.4.2 创新团队28-29
- 1.4.3 企业创新团队29-30
- 1.4.4 一般团队与创新团队运行机制的异同30-31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31-34
-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31-33
-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33-34
- 1.6 论文的创新点34-36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启示36-50
- 2.1 界面管理理论36-40
- 2.1.1 界面管理基础理论36-37
- 2.1.2 界面管理理论的应用37-39
- 2.1.3 启示39-40
- 2.2 复杂系统理论40-49
- 2.2.1 复杂性科学的起源40-41
- 2.2.2 系统复杂性及复杂系统41-43
- 2.2.3 几种复杂性理论及研究方法43-48
- 2.2.4 启示48-49
- 2.3 本章小结49-50
- 第三章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构成与系统分析50-63
- 3.1 界面的内涵50-51
- 3.2 创新团队界面形成机理51-52
- 3.3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构成52-56
- 3.3.1 创新团队界面分类52-54
- 3.3.2 创新团队系统构成54-56
- 3.4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宏观特性与基本特征分析56-62
- 3.4.1 宏观特性分析57-58
- 3.4.2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58-62
- 3.5 本章小结62-63
- 第四章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适应性学习机制63-84
- 4.1 创新团队单主体学习63-70
- 4.1.1 单主体内部学习模型63-66
- 4.1.2 单主体学习过程66-70
- 4.2 创新团队多主体学习70-73
- 4.2.1 多主体学习方式70-71
- 4.2.2 多主体学习的涌现效应71-73
- 4.3 多主体学习的NK模型与适应性景观73-81
- 4.3.1 NK模型与适应度景观73-74
- 4.3.2 创新团队学习能力74-76
- 4.3.3 创新团队适应性景观NK模型的建立与分析76-80
- 4.3.4 创新团队适应性景观NK模型对系统演化的启示80-81
- 4.4 适应性学习机制的启示81-82
- 4.5 本章小结82-84
- 第五章 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运行机制84-108
- 5.1 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相关概述84-88
- 5.1.1 创新团队资源概述84-86
- 5.1.2 创新团队资源配置概述86-87
- 5.1.3 资源配置界面系统运行机理模型87-88
- 5.2 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分类辨识88-94
- 5.2.1 人才资源配置类界面辨识89-91
- 5.2.2 资金资源配置类界面辨识91-92
- 5.2.3 实物资源配置类界面辨识92-93
- 5.2.4 知识资源配置类界面辨识93-94
- 5.3 创新团队资源配置界面系统的优化决策模型94-99
- 5.3.1 优化决策方法选择94-95
- 5.3.2 系统结构分析95-96
- 5.3.3 优化决策模型96-99
- 5.4 案例应用99-103
- 5.5 管理启示103-107
- 5.6 本章小结107-108
- 第六章 创新团队自主管理与共享沟通界面系统运行机制108-132
- 6.1 创新团队自主管理与共享沟通相关基础108-110
- 6.1.1 自主管理与共享沟通界面形成108-109
- 6.1.2 自主管理与共享沟通界面的系统特征109-110
- 6.2 创新团队自主管理界面的分类辨识110-112
- 6.2.1 文化建设类界面辨识110-111
- 6.2.2 团队激励类界面辨识111
- 6.2.3 管理制度类界面辨识111-112
- 6.3 创新团队共享沟通界面的分类辨识112-114
- 6.3.1 信息共享类界面辨识112-113
- 6.3.2 沟通管理类界面辨识113
- 6.3.3 冲突管理类界面辨识113-114
- 6.4 创新团队自主管理与共享沟通界面系统优化决策模型114-124
- 6.4.1 界面融合度114-115
- 6.4.2 决策方法选择115-117
- 6.4.3 决策模型117-124
- 6.5 案例应用124-128
- 6.6 管理启示128-131
- 6.7 本章小结131-132
- 第七章 创新团队复杂系统界面协同机制132-158
- 7.1 界面系统协同相关基础132-135
- 7.1.1 协同机制132-134
- 7.1.2 创新团队界面协同的内容134-135
- 7.2 基于涌现机理的创新团队界面系统协同的思路与整体模型135-144
- 7.2.1 总体思路135-137
- 7.2.2 整体概念模型137-138
- 7.2.3 协同实施路径138-144
- 7.3 协同度模型构建144-148
- 7.3.1 相关定义144-145
- 7.3.2 创新团队界面系统序参量有序度权重的确定145-147
- 7.3.3 创新团队界面系统协同度模型步骤147-148
- 7.4 案例应用148-155
- 7.5 管理启示155-157
- 7.6 本章小结157-158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158-162
- 8.1 结论158-160
- 8.2 展望160-162
- 致谢162-163
- 参考文献163-181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1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毅,刘常昱;论正态云模型的普适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4年08期
2 周瑞超;;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3 李铁;;基于多Agent交互的科研团队仿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4 柳洲;陈士俊;王洁;;论跨学科创新团队的异质性知识耦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5 王坚强;张忠;;基于直觉梯形模糊数的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9年02期
6 王坚强;刘淘;;基于综合云的不确定语言多准则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2年08期
7 马力,韩静轩;中国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思考[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王明明;林祥旭;;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界面整合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9 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06期
10 晋琳琳;;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要素研究——来自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界面管理的创新团队复杂系统运行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3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