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投资粘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20:01

  本文关键词:投资粘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出处:《湘潭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投资粘性 经济增长质量 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从经济增长理论200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增长数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却较少。以资本投入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快速增长。然而,经济发展中的投资消费失衡、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技术进步缓慢以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大大降低了经济增长质量。因此,找出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不仅有利于弥补经济增长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于中国适应新常态经济,实现健康平稳可持续增长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分析投资粘性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构建起科学有效的经济增长路径操作框架,本文做了如下主要工作:首先,本文根据经济增长与投资理论的发展历程,将所搜集的文献从投资、投资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因素、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梳理,发现投资粘性及其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比较欠缺,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接下来,根据沉没成本缪误、粘性信息、锚定效应以及政府控制等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对于“投资粘性”这一较新的经济学概念进行了准确界定,并对其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论述。接下来,分别从经济增长结构和产业升级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投资粘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提出了投资粘性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的理论假设。根据投资粘性的理论内涵与外延,构建了一个投资粘性测算公式并采用2002-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总体投资粘性和各省市区的投资粘性进行了度量。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变量,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其行了实际测算和现实考察。采用固定效应模型、GMM等计量模型,对于投资粘性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模型,从18个影响因素中选取出了对投资粘性影响最为显著的6大类公共因子,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矩估计、FMOLS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这些因子对于投资粘性的影响。之后,根据各种因素对于投资粘性的具体影响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比如,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创建新型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等等。通过对投资粘性及其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细致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投资行为学出发,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投资学理论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粘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准确界定。(2)借鉴牛顿粘性定律,构建了一套衡量投资粘性的计算公式,并对中国投资粘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实际考察。(3)详细阐述了投资粘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理论机制,并提出理论假设,之后,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于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这是本文区别于经济增长质量同类研究的主要创新。(4)采用因子分析找出了影响投资粘性变化的6大因子,为降低投资粘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vestment theory , this pap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 Based on various factors ,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 such as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investment system , creating new officials ' performance appraisal mechanism , developing multi - level capital market , speeding up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世军;邬凯生;;广东省 山东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2 王文甫;;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年09期

3 翁媛媛;高汝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析及未来增长空间预测[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4 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5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6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7 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8 肖珉;;现金股利、内部现金流与投资效率[J];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9 孙慧杰;;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动态面板GMM的实证研究[J];晋阳学刊;2011年05期

10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1375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375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