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隆滞布病症状、用药规律的探索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4 08:16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隆滞布病症状、用药规律的探索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隆滞布病 缺血性中风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 症状规律 用药规律


【摘要】:目的:运用恰当的数据挖掘手段,从收集到的藏医隆滞布病(缺血性中风)临床病历资料数据中分别发现症状间、用药间的规律,总结出藏医隆滞布病的一般表现规律与热证的核心症状群,揭示该病热证的用药规律,形成对隆滞布病客观、科学的认识,为后续的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信息,进一步推动藏医临床诊疗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方法:对收集到的藏医治疗隆滞布病临床资料面向主题分别整理成"症状"相关数据集合与"用药"相关数据集合,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方法,以分别初步了解二者的临床分布情况。针对症状表现采用基于多种数据间距离算法的层次聚类分析,获得揭示整体症状间以及针对一般症状间相似性(可以为相同因素所解释的特性)情况的聚类结果,进而应用简单关联规则挖掘出关联性(共同出现的组合性)较强症状间的组合关系。针对隆滞布病临床用药数据,首先对药物整体使用情况采用基于多种数据间距离算法的层次聚类分析,挖掘能够显示出用药间相似性的聚类结果;继续使用简单关联规则挖掘出药物间的组合关系,以了解临床用药间关联性的整体概况;结合藏医临床用药时序性的特点,进一步采用序列关联挖掘在早晨→上午→中午→晚上不同时间段对该病用药所形成的时序性组合规律。最后结合藏医基础理论分析讨论挖掘出的症状、用药的规律性认识,检验其在藏医认识中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隆滞布病临床回顾性调查结果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病症状表现较复杂、种类较多、寒热表现不均,主要偏向于热性症状表现,而寒性的症状表现数量明显偏少,不适合进行数据挖掘。对症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挖掘结果得到热性表现如尿黄、泡沫消失迅速、尿红、弦脉、洪脉、舌质红、舌苔干燥与头痛、头晕被聚集为一类;寒性表现与其它复杂症状混合在一起被聚集为一类。对一般症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能够反映隆滞布病根本病机的一类症状组合,即头痛、头晕、语言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或无力、肢体运动障碍。继续利用简单关联规则发现症状间的组合规律,发现头晕、头痛、舌质红、弦脉、尿黄、泡沫消失迅速这样一组症状间具有较强关联性,即临床中组合出现的可能性较高且组合结果可信度较高,故认为这组症状可以作为该病热证的核心症状群。通过对上述结果综合分析,初步形成了以头痛、头晕、语言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或无力、肢体活动障碍为主症,以舌质红、弦脉、尿黄、泡沫消失迅速为热证核心症状群的针对隆滞布病热证表现规律的认识。根据第一部分获得的隆滞布病热证核心症状群以及所属课题的前期研究成果——《藏医萨滞布病隆滞布型诊断量表》——判断出回顾性调查结果中的隆滞布病寒、热证病例,发现同前述结果相似,即该病寒证明显偏少,不足以使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的病证仍属热证。故主要针对热证病例的用药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解隆滞布病热证的用药分布情况——药物种类多但主要的用药集中于少数几种药物间。这种集中趋势有利于后续数据挖掘的开展,因此对药物采用层次聚类分析获得如七十味珍珠丸、二十味沉香丸、如意珍宝丸等高频用药聚集为一类,提示其间具有一定相似性。然后通过简单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多组具有较强关联性的用药组合,初步获得临床治疗该病热证的用药组合规律。最后针对藏医临床用药具有时序性(早晨→上午→中午→晚上)的特点,选择使用适合的序列关联挖掘手段发现符合隆滞布病热证时序性的规律性用药组合:七十味珍珠丸(早晨)二十四味沉香丸(上午)如意珍宝丸(中午)→二十味沉香丸(晚上)。结论:1.藏医临床中对隆滞布病(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用药有规律可循。本研究发现该病的一般表现规律为以头痛、头晕、语言功能障碍、肢体麻木或无力、肢体活动障碍为主症,以舌质红、弦脉、尿黄、泡沫消失迅速为热证核心表现。主症的认识反映出隆滞布病隆血失调,损及白脉的根本病机;热证核心表现的认识反映出该病热证主要是在隆紊乱的基础上热性的赤巴因素失调,产生一系列热性表现的具体病机。该结果揭示了隆滞布病热证表现的初步规律,并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持信息。该病热证的时序性用药规律:七十味珍珠丸(早晨)二十四味沉香丸(上午)如意珍宝丸(中午)→二十味沉香丸(晚上)反映了四种药物对隆滞布病既可进行调和隆血、通经活络、促进隆血平衡状态恢复的针对根本病机的调节,又可针对不同时间段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偏盛状态分别进行调节的差异性治疗的特点,从而揭示了具体的且符合藏医临床用药特点的药物组合。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出了藏医在治疗该病时隐藏于复杂实践经验背后的规律性认识。2.对于疾病症状、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与中医学理论紧密结合的挖掘手段。考虑到藏医学与中医学在数据特点上均具有非结构化明显、知识密集度高的特点,本研究借鉴了中医相关研究中的数据挖掘手段来对藏医隆滞布病的症状、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同时在藏医学用药时序性的独特性要求下,本研究引入了针对时序性进行挖掘的序列关联挖掘手段。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藏医隆滞布病热证核心症状群的组合规律揭示了该病热证复杂症状中居于核心地位、能够解释热证病机且与之密切相关的一组症状表现;所获得的隆滞布病一般症状的规律性认识显示出其在主症表现中具有能够揭示根本病机的相似属性,并且结合热证核心症状群的组合结果形成了藏医隆滞布病热证的表现规律;本研究所挖掘出的符合藏医临床时序性用药的规律性组合较好地反映出藏医治疗隆滞布病热证时的用药规律。这些规律性认识符合藏医学理论认识,也为临床用药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述成果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层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序列关联等数据挖掘手段在藏医相关症状、用药规律的发现中同样适用,从而为藏医临床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方法。综上所述,藏医在症状、用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把科学、客观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相关研究中将有力地推动藏医诊疗标准化的发展,将促进藏医学临床诊疗方法的继承由经验主导向科学规律主导的转变,将有助于藏医药的传播与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战;范吉平;谢颖桢;陈婷婷;;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风先兆证证候规律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7年02期

2 王军;李云;毛斌;王振兴;张继伟;;基于关联规则的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24期

3 叶天龙;周时高;魏华凤;;夏翔教授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年18期

4 彭智远;刘旺华;曹雯;;基于文献调查的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年04期

5 廖振中;;论藏医对脑中风的认识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25期

6 卜菲菲;王键;杨硕鹏;徐伟;;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药经验[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7 王宜艳;滕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中风病古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21期

8 邵大飞;张元兴;朱建军;沈晓英;袁杰;钱虹O;陆青;;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孟河四家中风病案分析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5年10期

9 邢雁辉;崔蒙;储戟农;胡雪琴;杨硕;温先荣;亢力;雷蕾;;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治疗中风中药组方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04期

10 王佳;谢雁鸣;杨薇;王永炎;赵维;庄严;;医院电子医疗数据库缺血性中风病患者临床用药特征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8期



本文编号:1287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287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4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