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16 03:32

  本文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早期糖尿病肾病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疗效分析 病机研究


【摘要】:目的:基于系统综述评价方法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通过对RCT研究证实有效的治法进行梳理,并由此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病机。方法:1.检索5个主要的电子数据库: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外文文献数据库包括:MEDLINE、CENTRAL,检索日期均为从建库到2017年2月。2.筛选符合诊断标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组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口服中药+ACEI/ARB治疗;对照组采用的干预措施为单纯ACEI/ARB治疗;结局指标选用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3.完成数据提取过程,将纳入的RCT文章提取一般信息、方法学相关信息、研究对象信息、干预措施信息等相关内容,并提取结局指标数据;4.采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估;5.使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对临床异质性低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临床异质性高的结局指标进行定性的描述。6.进行发表偏倚评估。7.基于治法病机频次统计及meta分析结果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结果:共纳入23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5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通过定量综合分析和单个结局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的结果为:①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UAER、ACR、2hPBG、HbA1c、TG、LDL-C、HDL-C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中中药+ACEI组治疗,降低UAER、ACR、2hPBG、TG、HDL-C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用ACEI组治疗;中药+ARB组治疗,降低UAER、ACR、2hPBG、HbA1c、TG、LDL-C、HDL-C疗效方面均优于单用ARB组治疗。②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降低UAER、ACR、HbA1c、TC、TG、HDL-C疗效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中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ACEI组降低UAER、ACR、TC、TG、HDL-C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 ARB组降低UAER、ACR、2hPBG、TC、TG、LDL-C、HDL-C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RB组。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法为活血通络、滋阴补肾)降低UAER、BUN方面优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中活血通络、滋阴补肾中药+ARB组降低UAER、HbA1c、BUN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RB组。④中西医结合治疗(活血通络中药+ACEI组)降低UAER、TC、TG、LDL-C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⑤中西医结合治疗(活血通络、调肝补肾中药+ARB 组)降低 UAER、ACR、FBG、2hPBG、HbA1c、TC、TG、LDL-C、HDL-C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RB组。⑥中西医结合治疗(阴阳双补中药+ACEI组)降低UAER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⑦中西医结合治疗(滋阴补肾中药+ACEI组)降低UAER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CEI组。⑧中西医结合治疗(温补肾阳中药+ARB组)降低UAER、SCr疗效方面优于单用ARB组。我们统计各治法对应的有效临床试验数量,发现各治法的总出现率按有效临床试验数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活血通络20项(87.0%)、益气养阴15项(65.2%)、滋阴补肾4项(17.4%)、温补肾阳1项(4%)、阴阳双补1项(4%)、调肝补肾1项(4%)。同时,我们统计各治法对应的有效临床试验中患者数量,发现各治法的总出现率按有效临床试验患者数量从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活血通络709例(89.1%)、益气养阴549例(69.0%)、滋阴补肾122例(15.3%)、温补肾阳35例(4.4%)、阴阳双补30例(3.8%)、调肝补肾30例(3.8%)。由以上治法总出现率推测早期DN可能存在有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肾阴不足病机。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措施对早期DN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在降低UAER、ACR、2hPBG、HbA1c、TG、LDL-C、HDL-C方面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就本研究所纳入的有效临床试验分析推测早期DN可能存在有瘀血阻络、气阴两虚、肾阴不足病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87.2;R6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新,李大启,李公宝,徐琴君;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检测[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2 宫雅南,刘冬年,熊玉冰,黄伟文,庄万江;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6期

3 顾芹,宋守君,李向阳,尤传一;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曹爱华 ,王瑛 ,李翔;杏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年03期

5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新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6 张桂茹;糖尿病肾病85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7 侯建明 ,林凤辉 ,张超群;46例2型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4期

8 陈文霖;糖尿病饮食[J];医疗保健器具;2002年Z1期

9 孙力,许玲;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2年35期

10 ;糖尿病肾病诊治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星;许筠;苏建平;张军;程立志;翟晓丽;;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家茂;;糖尿病肾病防治琐谈[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丁耀耿;郝桂霞;;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析[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文铠;王志伏;王雪;孙大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5 倪青;;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孙怡;李健红;宗红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16例[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7 叶军;;糖尿病肾病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干预[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旭昶;孙志红;闫春芳;刘彩虹;;疏糖丹治疗2型糖尿病50例临床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于世家;任平;马丽佳;李小娟;郑曙琴;武明东;刘自力;薛丽辉;;糖尿病住院患者1344例回顾性分析[A];第六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郝效槐;魏玫都;崔立俊;;中西并蓄治疗糖尿病肾病[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向佳;糖尿病中医药防治项目立足社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鲁海燕;逾八成公众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N];家庭医生报;2013年

3 马明愈;现代生活方式导致 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侯建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王文绢 范军星;世界糖尿病日关注焦点:糖尿病并发症[N];健康报;2003年

6 主持人 向红丁博士;糖尿病肾病须早防早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华悦;预防糖尿病,从减肥开始[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8 刘冬梅;肥胖糖尿病第一诱因[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燕玲;首部中医专病指南定下糖尿病治则[N];健康报;2007年

10 崔昕;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有进展[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特异性促进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永;MiR-346在抗TGF-β信号途径介导的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D];武汉大学;2015年

3 魏凤江;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孙士杰;胱抑素C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魏艳红;PKCα介导的EGFR降解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龙泓竹;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姜e,

本文编号:1294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294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