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肠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1:32

  本文关键词: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肠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岩藻聚糖硫酸酯 FITC荧光标记 单向灌流法 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 药代动力学


【摘要】:岩藻聚糖硫酸酯多来源于褐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是一类富含岩藻糖的硫酸杂多糖。目前,关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已有广泛研究,其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血栓、免疫调节、肝脏及肾脏保护功能。虽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学活性已有较多研究,但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口服吸收情况却鲜有报道。通常认为多糖作为一种大分子物质很难被口服吸收利用,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裙带菜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海蕴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茶树花多糖等大分子多糖均可以通过口服被吸收利用。然而,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是否能被口服吸收?口服吸收率如何?吸收机制是什么?至今未见报道。我国海带资源丰富,对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海带资源的高值化开发,而且为岩藻聚糖硫酸酯在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实验采用FITC荧光标记的方式建立了一种新型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测定的方法,然后以FITC-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单向灌流法在体肠吸收实验和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情况及其机制进行探讨,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初步探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荧光标记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提高含量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FITC将岩藻聚糖硫酸酯标记,提高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确证了标记实验的结果。在荧光标记的基础上,本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并使用荧光检测器,建立了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的方法,并分别对其方法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标法和内标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含量的方法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且外标法和内标法的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L和0.5 μg/mL,可以满足后续实验所需的检测灵敏度。2、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被肠道吸收分别选取10 cm长度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将其两端剪开一个小口并插管。以0.01 mg/mL、0.1 mg/mL和1 mg/mL三种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单向灌流,通过检测流出液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减少量以判断其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空肠中吸收最好,回肠次之,十二指肠最差,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和回肠。另外,高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表观渗透系数比低浓度低,存在高浓度抑制现象,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可能是依赖于载体的转运。3、岩藻聚糖硫酸酯通过胞吞的形式被Caco-2细胞吸收建立了 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并用TEER电阻仪检测了细胞模型的紧密性。采用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了岩藻聚糖硫酸酯在肠道细胞中的吸收和外排作用,结果表明该药物在小室模型中吸收量总体较少,但可以检测到其吸收值,且吸收作用大于外排作用,推断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通过肠道进入血液循环。此外,本实验还通过Caco-2细胞transwell小室模型探究了转运时间、样品浓度、转运温度以及抑制剂对其吸收的影响。转运时间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选用30、60、90、120、180、240 min作为吸收研究的时间点,结果表明,在吸收时间达到120min时,表观渗透系数达到最大值,其后的吸收过程逐渐趋于平稳。样品浓度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影响实验,分别研究了0.01 mg/mL、0.1 mg/mL和1 mg/mL三种浓度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转运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率明显低于低浓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率,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可能是依赖于载体的转运。转运温度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温度分别选用了 4℃和37℃,实验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37℃下可以被肠道吸收,而在4℃条件下,几乎不被吸收,说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收是一个耗能过程。网格蛋白抑制剂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吸收的影响实验,通过加入网格蛋白抑制剂盐酸氯丙嗪抑制网格蛋白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抑制剂后岩藻聚糖硫酸酯几乎没有被吸收,推测岩藻聚糖硫酸酯可能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被肠道吸收。4、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将岩藻聚糖硫酸酯配制成10 mg/mL的样品溶液,按照大鼠体重给药,大鼠口服给药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20 mg/kg,静脉给药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给药剂量为6 mg/kg。在口服给药和静脉给药的0、0.5、1、2、3、4、6、12和24h后,将0.3 mL血液从尾静脉中连续取出,并收集到具有0.45 mg EDTA的抗凝管中。通过10%的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和无水乙醇醇沉多糖的方式对血浆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前处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含量。结果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在2 右可以达到最高血药浓度7.33 μg/mL,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67%。综上所述,本课题以FITC-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证明海带来源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可以被肠道吸收,且在细胞层面的吸收作用大于外排作用,其吸收机制可能为依赖于网格蛋白的胞吞作用。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口服生物利用度为2.67%。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政忠;魏俊;;褐藻中岩藻聚糖硫酸酯抗凝血活性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08年02期

2 武晓琳;常耀光;王静凤;薛长湖;王玉明;;不同分子量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消化吸收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1年03期

3 李兆杰,薛长湖,林洪,王静凤,蔡跃飘,辛梅;岩藻聚糖硫酸酯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营养学报;1999年03期

4 王莹;赵志浩;高蒙初;刘玮洁;李八方;赵雪;;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酶解产物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10期

5 谌素华;王维民;刘辉;李春莲;刘承颖;;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纯化及降血脂功能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5期

6 杨月梅;王士斌;;新型药物载体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21期

7 陈安进;赵雪;张芳;;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血栓活性比较及机制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12年06期

8 李鸶鸶;汪秋宽;何云海;任丹丹;张泽宇;;多肋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及其降血脂作用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9 易静楠;曹佳琳;毛萱;王小莺;汤顺清;;Ⅰ胶原/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10 刘翼翔;吴永沛;王力;黄志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岩藻聚糖硫酸酯中As,Hg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云海;汪秋宽;赵丹;高飒;任丹丹;;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吴元锋;毛建卫;刘士旺;尤玉如;李亚飞;;裙带菜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组分分离及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常耀光;薛长湖;唐庆娟;王静凤;武晓琳;;海地瓜岩藻聚糖硫酸酯乙醇型胃溃疡预防活性的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赵雪;薛长湖;李八方;;自由基降解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机理的研究[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萍;梅花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2 陈焕君;两种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和NDH01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6年

3 褚福龙;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肠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刘旭;海藻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提取、纯化及其体外活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年

5 蔡璐;不同分子量马尾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降血脂机理的初步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6 于龙;几种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结构解析及构效关系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王景峰;萱藻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血栓活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董诗竹;海带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其抗血栓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郭欣;超声处理对海洋岩藻聚糖硫酸酯分子链及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周林林;海带渣中岩藻聚糖硫酸酯提取条件和硫酸基含量测定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7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317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