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发布时间:2017-12-22 03:23
本文关键词:鼓胀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1.研究目的与意义鼓胀亦称臌胀、蛊胀等,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是中医学中的"风痨鼓膈"四大难症之一。本病在西医学中主要见于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腹水,以及结核性胸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为临床的常见性、难治性疾病。肝硬化一旦出现腹水,其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死亡率也会增高。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理想药物,而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疗效。但关于该病的古代文献论述,多散在诸多医籍中,对古代医家理论认识和经验的继承颇多不便,所以充分挖掘、整理、分析、继承和发扬古代医籍中的诊疗经验非常必要,可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临床疗效。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目录、版本等传统文献学和断代史学研究方法,以先秦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与鼓胀相关的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处方用药、预防调摄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具体操作方案:通过《中华医典》光盘初步筛选相关古籍,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检出其他相关书目,机检与手检相结合,确定最终选用的医籍;图书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取。3.研究成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由三个方面来呈现。第一部分对鼓胀的定义、范围作了界定,并对鼓胀病名源流进行了考辨,自《内经》最先提出鼓胀病名开始,后世医籍中有诸多相关的病名,或称之为水病,或称之为胀病,如肝水、蛊胀、气胀、血鼓等。第二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部分,以朝代为纲,以医籍为目,系统整理历代医家对鼓胀的理论认识。采用断代史方法,将鼓胀的古代发展史划分为先秦两汉时期、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四个时期,并将各个历史时期中医学的发展概况、特点以及历代重点医家重点医籍对鼓胀认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含了鼓胀的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方药、预后调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先秦两汉时期是对鼓胀病认识的初始时期,理法方药均有涉及,《黄帝内经》最先提出了鼓胀的病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药针刺、病证鉴别、预后等均有论述,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晋唐时期是一个补充发展时期,《诸病源候论》中明确提出"水毒"可以导致本病,丰富了本病的病因认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总结了唐代以前关于本病的治疗理论和方药。宋金元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认识范围和深度都有发展,理法方药较前更为深化,金元四大家在继承先贤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见解,其中尤以朱丹溪的脾气衰败、湿热壅滞理论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明清时期是总结提升时期,各医家在概括总结前人对鼓胀认识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发明,无论在病因病机还是诊断、治法方药上均有较大的进步,且日趋提高完善。第三部分,为鼓胀相关问题的探讨部分,对鼓胀病从肝论治以及放水疗法的利弊进行了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56.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莉;;王旭高鼓胀证治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10期
2 郑红斌;水楠楠;;《内经》胀病理论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3 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探讨《四圣心源》论治“鼓胀”特色[J];河南中医;2013年12期
4 陶杨;辛国秋;蒋波涛;;补肝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07期
5 陈广梅;赵红兵;何晶;陆原;邵铭;袁征;姜正艳;;养阴活血利水方治疗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年02期
6 谢晓琳;;疏肝活血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22期
7 程志文;;朱丹溪鼓胀论治特色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8 张勇;王鸿度;尹德辉;张丰正;;数据挖掘在针灸治疗鼓胀古代文献中的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郭平;范仲疏;;“鸡矢醴”小议[J];中国医药指南;2009年24期
10 姜德友;张海丽;;鼓胀源流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1318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3182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