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丹参活性部位提取分离及心肌保护作用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26 13:34

  本文关键词:丹参活性部位提取分离及心肌保护作用评价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丹参活性部位 分离工艺研究 血管舒张作用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摘要】: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干燥的根及根茎,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我们熟知丹参中主要含有脂溶性丹参酮类和水溶性丹参酚酸类两大类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在水溶性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糖蛋白。本论文主要研究丹参四个活性部位(总丹参酮部位、丹参总酚酸部位、丹参总酚酸与粗糖蛋白混合部位及粗糖蛋白部位)的分离,首次对比评价各活性部位的心肌保护作用。1.丹参活性部位提取工艺研究利用闪式提取器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丹参酮、丹参总酚酸的含量。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倍数为12倍,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溶剂浓度为75%乙醇。将所得浸膏,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制成混悬液,经石油醚萃取后,再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3:1)萃取,浓缩、干燥得到总丹参酮部位(DSBW-1,总丹参酮含量为50.8%);将剩余的水相部分浓缩、干燥,加入5倍体积的75%乙醇提取,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丹参总酚酸与粗糖蛋白混合部位(DSBW-2,丹参总酚酸含量为40.8%,多糖含量20%);将DSBW-2加入适量60%乙醇溶解,过滤,滤液加入95%乙醇进行沉淀,4℃放置12 h,经4000 r/min转速离心5分钟,收集上清液,减压浓缩、干燥,得丹参总酚酸部位(DSBW-3,丹参总酚酸含量为54.3%);收集沉淀,减压浓缩、干燥,得粗糖蛋白部位(DSBW-4,多糖含量40.8%,蛋白质含量为6.08%)。2.丹参酚酸类物质分离工艺研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选用弱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AB-8分离丹参酚酸类物质,依次加入蒸馏水、5%、10%、20%甲醇等梯度洗脱。最终确定丹参素主要集中在水部位,迷迭香酸、丹参酚酸B主要集中在20%甲醇馏分中。将所得馏分通过硅胶柱处理,选择洗脱剂乙酸乙酯-丙酮-10%甲酸(8:1:0.3)洗脱,分离得到丹参素、迷迭香酸及丹参酚酸B。3.丹参各活性部位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研究游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加入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环收缩,张力值稳定后给予低剂量浓度100μg/mL、中剂量浓度500μg/mL、高剂量浓度1 mg/mL的丹参四个活性部位,通过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血管舒张百分比。结果显示,在浓度为1 mg/mL时,DSBW-3舒张作用最强,血管舒张百分比为55.67±3.09%;DSBW-1作用强度次之,血管舒张百分比为47.33±2.62%。4.丹参各活性部位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乳鼠的心肌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给予浓度为2.5、5和10μg/mL的丹参四个活性部位作用于模型细胞,通过检测细胞活力OD值,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比评价丹参四个活性部位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药物浓度为10μg/mL时,DSBW-1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最强,与模型组相比,对IRI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论文通过研究丹参各活性部位的提取分离工艺,为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富集、分离丹参酚酸类物质,优化工艺研究,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等意义;对比评价丹参四个活性部位对心肌保护作用,明确丹参各活性部位在心肌保护作用的主要贡献,为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84;R2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用盐角草属植物生物活性部位治疗肺结核[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年02期

2 蒋巧梅;谭承佳;马家骅;杨明;;蜣螂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活性部位的筛选(Ⅰ)[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年06期

3 侯朝军;苗明三;;降糖中药活性部位及降糖特点分析[J];中医学报;2013年11期

4 赵铁华;邓淑华;杨鹤松;陈四平;;黄芩茎叶活性部位抗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7期

5 项昭保;胡波;何从林;;橄榄抑菌活性部位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12期

6 邹承鲁;活性部位的柔性[J];生理科学进展;2001年01期

7 胡冬华;袁绪富;;黄连素的提取及分子活性部位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聂波;黄锋;刘勇;杜冠华;梁鑫淼;肖培根;;泽兰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及活性部位的筛选[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13期

9 蔡险峰;徐贤柱;郁晖晖;王曼莹;;杜仲叶活性部位Ⅰ调控骨代谢平衡作用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07期

10 杨燕军;沙聪威;陈小娟;陈丽娟;;高良姜活性部位的镇痛研究[J];广东医学;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肖小河;郭伟英;;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板蓝根提取方法和活性部位初选[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芳娇;曾克武;屠鹏飞;王学美;;加味五子衍宗方及其活性部位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及机制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下册,,墙报P25-P48)[C];2013年

3 周欢;蒋逸;任炜;郑蜜;蔡光雄;黄先菊;;雪上一枝蒿活性部位体内外的毒性[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4 周欢;蒋逸;任炜;郑蜜;蔡光雄;黄先菊;;雪上一枝蒿活性部位体内外的毒性[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文;解放军总医院确定回心草活性部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宾;工程人溶菌酶骨架中突环为酶的活性部位[D];吉林大学;2007年

2 付雪艳;西洋参治疗大鼠胰岛素抵抗活性部位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姜泓;紫穗槐果实活性部位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小敏;丹参活性部位提取分离及心肌保护作用评价[D];郑州大学;2017年

2 何沂飞;芦荟活性部位及其复方保健品研发[D];海南大学;2015年

3 刘静静;大枣多糖的活性部位追踪及其硫酸化修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美璇;石菖蒲抗老年痴呆活性部位的确定及其初步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6年

5 郑顺亮;清络方活性部位物质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亚冰;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软胶囊的制剂开发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7 曹晓钢;山楂及降血脂活性部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常雯;佛手降血压活性部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娟;基于“组分中药”模式一维药复方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抗癌活性部位的组分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10 隋婧;青蒿体外止血活性部位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7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337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