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CD20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协同效应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00:13

  本文关键词:CD20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协同效应机制研究 出处:《聊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抗CD20抗体 抗PD-L1抗体 抗体团簇 药物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凋亡


【摘要】:利妥昔单抗(Rituximab)于1997年被FDA批准用于医疗使用,它是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进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治疗的IgG1单克隆抗体。尽管Rituximab在前期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临床治疗中发现,抗CD20抗体在体内的半衰期短,作用效果温和,并且多次用药后容易产生耐药性。此外,由于免疫检查点的存在,肿瘤细胞容易发生免疫逃逸。因此,从抗体作用机制和肿瘤微环境出发,构建多功能抗体提高其疗效是临床抗体靶向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基于纳米载体技术的递送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本课题中,我们选用支化阳离子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EI,分子量为750 kDa),在其侧基NH2上修饰可与抗体反应的桥联键MAL-PEG-SCM分子,并大量偶联抗CD20和PD-L1抗体,构建CD20和PD-L1分子双靶向纳米抗体团簇体系(缩写简称PEI-RTX-AZL)。动静态光散射仪(Dynamic Laser Light Scattering,DL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马尔文zeta电位仪等的测试结果证明了抗体团簇合成成功,其抗体的偶联效率为63%,具有椭球拓扑结构。抗体团簇与Daudi细胞的结合能力和解离能力的分析显示,与Rituximab相比,其具有相似的结合能力,但是对CD20分子的解离能力明显降低,也就是说抗体团簇可以更长时间的结合在靶细胞表面,持续作用时间更持久,这为进一步提升抗体疗效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中,本课题惊喜的发现:抗体团簇PEI-RTX-AZL对Daudi细胞除了具有增殖抑制和细胞毒性作用外,还具有的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作用。本课题进一步的对抗体团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相比游离的母代抗体,抗体团簇诱导Daudi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抗CD20抗体的Fab段特异性靶向CD20阳性的Daudi细胞,通过抗体Fc段与NK细胞等效应细胞的FcgR结合,启动ADCC作用,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并将抗PD-L1抗体递送至肿瘤细胞表面,通过抗PD-L1抗体来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恢复CTL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两种抗体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另一方面,750 kDa的支状长链PEI在Rituximab抗体的靶向作用下,与CD20分子结合,使抗原发生交联或抗原受限,诱导靶细胞内的溶酶体破裂或分布弥散,释放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进入胞浆,Cathepsin B作用于线粒体,致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增大,从而释放前凋亡分子(细胞色素C)进入细胞浆,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如Caspase),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级联反应。本课题还对抗体团簇的体内抗肿瘤效应开展了研究。为了更加直观地观察抗体团簇在动物水平的抗肿瘤作用,我们构建了Balb/c裸鼠的皮下实体肿瘤模型,并对抗体团簇PEI-RTX-AZL和单克隆抗体Rituximab的抑瘤效应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研究表明,抗体团簇组比单抗组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减轻肿瘤负荷。综上所述,抗体团簇通过抗CD20抗体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抗PD-L1抗体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恢复CTL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两种抗体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增强增殖抑制、ADCC和PCD作用,从而充分发挥疗效。本课题通过系统的载体设计、抗体偶联、体外抗肿瘤机制和体内抑瘤效果等研究,为今后设计更加有效的能够临床应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Abstract]:Anti - CD20 antibody has been approved by FDA in 1997 for medical use . It is the first IgG1 monoclonal antibody to be approved for clinical use in non - Hodgkin ' s lymphoma ( NHL ) .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anti - tumor effect of anti - CD20 antibody , the anti - PD - L1 antibody block PD - 1 / PD - L1 signaling pathway , and the anti - tumor effect of anti - PD - L1 antibody against PD - 1 / PD - L1 was observed .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锡强;;牛奶和大豆制品喂养儿的抗体反应[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83年02期

2 凌育;鸟类抗体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5年04期

3 周庆申;预温后抗体反应减弱或者丧失[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1期

4 Kadin SB ,Otternesss IG ,潘启超;抗体作为药物的载体与毒性逆转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2年01期

5 乔春霞;沈倍奋;;重组多克隆抗体——一类新的治疗制剂[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1期

6 黄永安;葛锡锐;;淋巴结细胞体外产生抗体的研究[J];实验生物学报;1963年03期

7 史英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抗体反应与疾病的联系[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1996年03期

8 施桂英;周亚非;黄次波;黄烽;虞瑞尧;方彬;刘万银;;黑龙江省Lyme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抗体反应[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9 张远惠;;链球菌抗体与风湿热的早期诊断[J];四川医学;1983年02期

10 童贻刚,王海涛;重组完整抗体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向军俭;;抗体技术及其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向军俭;;抗体技术研究和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小林;杨倩;姜颖;周飞;;食蟹猴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实验中用于检测KLH抗体浓度的ELISA方法的开发和验证[A];2013年(第三届)中国药物毒理学年会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坛论文摘要[C];2013年

4 孙小林;杨倩;姜颖;周飞;;食蟹猴T细胞依赖性抗体反应实验中用于检测KLH抗体浓度的ELISA方法的开发和验证[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5 任克吉;韩松勇;;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急症临床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任克吉;韩松勇;;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急症临床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第11届创伤复苏中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霞;两种广谱抗体可强效中和艾滋病病毒[N];科技日报;2009年

2 常丽君;17种新型强效广谱HIV抗体闪亮登场[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黄磊 周芳;“要知道能成功,还叫什么探索呢”[N];湖北日报;2010年

4 张乐;青壮年易染“非典”探因[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谢蜀生;一个神秘器官的发现[N];大众科技报;2011年

6 陆志城;为AD疫苗研发带来新希望[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贞;基于抗体多维数据的解析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亲和力在病程中的动力学变化及与HLA多态性的关联[D];大连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艳;一系列靶向gp120的抗体中和HIV-1病毒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陈冠杰;聚乙二醇修饰的抗体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5年

4 耿树生;抗CD20抗体的改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刘银星;嵌合抗CD20抗体突变体的表达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赵向东;CD34抗体表面修饰去细胞光氧化牛颈静脉再内皮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孟佳子;人源HIV-1广谱中和Fab抗体的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杨向民;全人抗体高效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面重塑抗体rCAb1[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张春秀;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10 于俊岩;抗HBV多聚酶TP区细胞内VH抗体体外抑制HBV复制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伟红;猪CD16及其介导PRRSV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黄世维;检测鸭源沙门氏菌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冉苇;人源抗人IgE工程抗体Fab片段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萌;两种四溴双酚A类化合物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分析方法的建立[D];江苏大学;2016年

5 王洁;CD20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淋巴瘤协同效应机制研究[D];聊城大学;2017年

6 杨启修;抗抗生素类药物抗体的检测与研究和稀有血型分子生物学筛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凡军;抗沙门氏菌IgY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8 张曙俭;劳森氏胞内菌的PCR检测方法及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海谱;抗人糖原磷酸化酶BB抗体的制备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10 金海燕;重金属汞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1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371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