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孔大小与矿化微环境对牙髓再生的影响
本文选题:根尖孔大小 切入点:牙根段 出处:《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在裸鼠背部皮下植入不同根尖孔大小的牙根段以及不同的管状载体--牙根段和皮质骨段,探讨不同根尖孔大小对牙髓再生组织量的影响,以及牙本质与皮质骨提供的不同矿化微环境对牙髓再生的影响,以期为牙髓再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一:收集2015年7~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且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截取牙齿根尖1/3制备成约6mm长的牙根段,随机平均分成5组(N=60)并预备成不同的根尖孔直径,即0.3mm组、0.5mm组、0.7mm组、0.9mm组、1.1mm组,牙根段内植入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多肽水凝胶胶原支架,冠方用MTA严密封闭。选取6周龄雄性裸鼠30只,于裸鼠背部皮下左右两侧各植入1个牙根段,植入8周后取出样本进行组织学评价。2.实验二:收集2015年10~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且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截取牙齿根中1/3,同时截取SD大鼠股骨(直径约1.2mm),制备成约6mm长的牙根段(R组,N=32)和皮质骨段(B组,N=32)。在相同的条件下预备牙根段与皮质骨段管腔内壁,形成不同的管腔内壁微环境。随机将32个牙根段和皮质骨段各分成4个亚组,其中VEGF、blood、hydrogel组分别植入复合VEGF多肽水凝胶胶原支架、血凝块和多肽水凝胶胶原支架,blank组作为空白对照不植入任何材料,冠方用mta严密封闭。选取6周龄雄性裸鼠30只,于裸鼠背部皮下左右两侧分别植入1个牙根段和皮质骨段,植入8周后取出样本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1.实验一:he染色显示实验组牙根段管腔内有含细胞和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组织中的细胞形态清晰,呈长梭形,细胞核深染,为成纤维样细胞,有部分成纤维样细胞沿着牙本质内壁排列。组织中可见较多形态不规则的血管,管腔内可见红细胞充盈。各组新生组织面积与牙根段管腔面积比值的均数分别为12.8%、18.7%、15.4%、15.0%、17.7%,不同组别间根管中再生组织量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二:he染色显示69.5%的样本管腔内出现新生疏松结缔组织,可见大量细胞,较丰富的血管和毛细血管。细胞形态清晰,呈长梭形,细胞核深染,为成纤维样细胞。牙根段与皮质骨段相同亚组比较,牙根段管腔内可见较多呈长梭形的细胞沿着管壁不规则排列,核深染,dspp染色呈强阳性,提示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同时cd34在血管样新生组织内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皮质骨段样本中没有见到细胞沿管腔内壁排列生长。r-vegf组、r-blood组和r-hydrogel组样本的组织可见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r-blank组的样很少有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形成。结论:1.根尖孔大小对牙髓再生组织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牙本质为牙髓再生提供了独特的再生微环境,在新生的组织中有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形成,这一独特的功能可能与牙本质内储存的生长因子和牙本质小管的独特结构有关。3.单纯的牙本质矿化微环境难以在管腔内诱导出理想的再生组织,需要与其它支架材料结合使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1.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雨琴;陈霄迟;胡建英;胡耀娟;;恒前牙主根尖孔位置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2 皮昕,李春芳,陈中;1282个恒牙根尖孔形态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5期
3 杨婕;卢鹏;杨莹;代成林;李健;;上颌第2磨牙牙根的形态学研究[J];山东医药;2010年49期
4 李梅;黄汉;蒋天娇;李曦光;;离体单恒牙根尖孔的大小及位置的探测[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5期
5 宗兰君;丁毅;虞宁娜;石咏梅;汪瑞珠;王彬彬;;恒牙根尖孔的扫描电镜观察[J];广后医学;1987年01期
6 吴浩凌,,方儒雄,林希鸿,林曦;Y-Ⅲ型牙科发声探针仪根尖孔定位的精确性评价[J];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03期
7 韩怡;岳林;张杰;;第一恒磨牙根尖孔解剖及其与初锉的关系[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8 田艳艳;王春娜;;恒牙根尖孔距根尖的距离及其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桂和明;林仕英;;人工骨诱导根尖孔成形一例[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8年01期
10 尹世桓;;亚砷酸根尖孔渗出引起年青恒牙颌骨坏死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枫莲;郭涛;吴欣星;;恒牙根尖孔至根尖顶距离及其临床意义[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韩怡;岳林;张杰;;第一恒磨牙根尖孔解剖及其与初锉的关系[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秋慧;闫萍;陈智;;不同桩核系统对根尖孔开放上前牙根管治疗后修复中抗折性能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王欣;李国菊;;根尖片用于确定根尖孔位置能力的研究[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凤;根尖孔大小与矿化微环境对牙髓再生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2 周童;恒磨牙根尖孔的解剖形态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黄琴;下颌前磨牙生理性根尖孔形态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杨焰;不同旋转模式下WaveOne锉与单根ProTaperF2锉对根尖孔推出物质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3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60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