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住院病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肠套叠 + 儿童 ; 参考:《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研究背景肠套叠是指由于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进邻近肠腔内而引起的肠梗阻,分为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诊断或治疗不及时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还可引起肠穿孔、肠坏死甚至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乃至危及生命。儿童是肠套叠的高发人群,病例主要是原发性肠套叠(以下简称为"肠套叠"),该病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婴幼儿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儿童肠套叠的发生原因研究,普遍认为与解剖学因素、饮食改变、胃肠激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疫苗的使用等有关。对于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提示与儿童肥胖、家庭经济水平以及环境因素(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亚洲地区发病率居高,2岁龄以内儿童为重点发病人群,男孩多于女孩,多数研究报道发现该病还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集中于4-10月份。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对儿童肠套叠的疾病负担、流行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评估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住院病例的发病率,描述该病的流行特征与临床特征,探究发病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目的1.掌握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原发性肠套叠住院病例的发病强度;2.分析济南市2011-2015年期间2岁以下儿童原发性肠套叠住院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3.识别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原发性肠套叠住院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4.探究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原发性肠套叠住院病例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鉴于儿童肠套叠病例属于儿童较为严重的急腹症之一,一般多选择在二级以上医院就诊。为此,本研究选择济南市辖区内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共63家)作为调查现场。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定义出院诊断编码为K56.1(肠套叠)的济南市本地2岁以下儿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研究内容与方法1.估算发病率估算儿童肠套叠发病率并对发病率进一步比较分析。济南市2011-2015年2岁以下儿童人口学资料来源于济南市统计局统计年鉴。2.描述流行特征和临床特征使用调查表从医院住院病例信息系统(HIS)中采集病例人口学信息和临床诊断信息。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阐述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以及发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特征。3.影响因素分析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探索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按照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计算所需样本量。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新确诊的93例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个月龄以内、收治住院日期前后相差3天以内的同一家医院同一科室就诊的非肠套叠患儿作为对照组。参照既往研究结果,采用专家咨询法和病例访谈法构建影响因素研究框架内容。自行设计病例与对照的调查问卷,培训调查员,利用HIS系统收集病例信息,对于无法获取的信息用电话调查形式补充。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3.0软件形成调查问卷数据库,采用SPSS17.0软件实现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构成比和率描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利用地理信息系ArcGIS 9.3进行病例空间分布的可视化展现,使用OpenGeoda软件进行发病率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病例对照研究首先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水平P0.1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在SPSS17.0软件中使用COX回归方法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OR值(Odds ratio)及其95%CI(95%Confidence Interval)表示研究变量与肠套叠发生的关联强度。研究结果1.发病率2011-2015年期间共搜索到济南市本地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住院病例574例,无死亡病例。5年间年均发病率为86.32/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达117.63/10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降低的趋势。2.临床特征病例以腹痛(80.84%)、呕吐(63.41%)为首发和主要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技术多采用腹部超声77.00%(442/574)诊断,空气灌肠复位术77.87%(447/574)是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123例肠管嵌套类型明确病例中,回肠-结肠型(37.40%)和回肠-回肠-结肠型(30.89%)是易发生肠套叠的肠管部位。69.69%(400/574)的病例均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有并发症的病例中,肠系膜淋巴结炎最为常见,占 39.66%(69/174)。3.流行特征(1)时间分布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3月份、6月份、11月份,分别占9.23%、10.80%和11.50%。其中0-12月龄病例发病高峰在6月份和11月份,13-24月龄病例发病无明显高峰,在1月、9月和10月发病相对较少。(2)地区分布济南市各区县均有病例发生,城区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均位于城区,分别为天桥区209.18/10万、历城区152.44/10万、市中区131.56/10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提示病例在各区县发生呈现随机分布,无地区聚集性。(3)人群分布574例病例以男性居多,占65.51%,男女性别比为1.9: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06.89/10万,显著高于女性发病率63.21/10万(χ2=13.76,P0.001)。年龄最小的病例为出生后28天,年龄发病高峰出现在6-9月龄,占23.69%(136/574)。不同年份中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0-12月龄年均发病率为102.14/10万,显著高于13-24月龄发病率为70.36/10万(χ2=19.46,P0.001)。4.影响因素93例病例和93例对照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儿童发病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相对于体重正常(OR=3.600,95%CI:1.787-7.254)、采用混合喂养(母乳+奶粉、牛乳)方式相对于母乳喂养(OR=14.559,95%CI:6.473-32.747)、添加辅食((OR=3.448,95%CI:7.295-135.469)及添加辅食时间在六月龄之前(OR =10.476,95%CI:4.270-25.701)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发病时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相对于体重正常(OR =4.573,95%CI:1.149-18.202)、采用混合喂养(母乳+奶粉、牛乳)方式相对于母乳喂养(OR =9.676,95%CI:1.376-68.067)及添加辅食时间在六月龄之前(OR=16.092,95%CI:1.888-137.148)三个因素是儿童肠套叠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济南市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住院病例5年间共诊治574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年均发病率为86.32/10万,高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低于韩国、日本及国内苏州、临沂报道的发病率。2.病例全年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3月、6月和11月,11月份病例数最多占11.50%,呈现三峰分布。其中0-12月龄病例发病高峰在6月和11月,13-24月龄病例发病无明显高峰,在1月、9月和10月发病相对较少。3.济南市各县区均有病例发生,但病例分布无空间聚集性;发病率存在城乡差异,城区高于郊县,天桥区、历城区和市中区高发。4.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小于12月龄为主,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后28天,高峰出现在6-9月龄。不同年份病例性别、年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5.腹痛和呕吐为病例首发和主要的临床症状。病例多无并发症出现,临床诊断技术主要依靠腹部超声,治疗方式多采用空气灌肠复位术。6.发病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相对于体重正常、采用混合喂养(母乳+奶粉、牛乳)方式相对于母乳喂养方式、六月龄之前添加辅食是儿童肠套叠发生的危险因素。7.未得出服用轮状病毒疫苗和儿童原发性肠套叠发病的关联。建议1.建立完善的儿童肠套叠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对儿童肠套叠疾病负担和影响因素的研究。2.临床医生应加大对儿童肠套叠发病风险的关注,家长一旦发现儿童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送诊。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倡母乳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最好在六月龄以后,保持健康体重。4.进一步开展儿童服用轮状病毒疫苗与肠套叠发病关联性研究。5.建议将肠套叠纳入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范围内。6.对发生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的人群开展队列研究验证轮状病毒感染与肠套叠发生关联。
[Abstract]:Background of the Invention It refers to th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partial intestinal canal and its mesentery into the adjacent intestinal cavity . It can be divided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sings , and the diagnosis or treatment not only affec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 but also can cause serious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testinal perforation , intestinal necrosis and even peritonitis , and even life - threatening . In this study ,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ildren in Jinan was studied . The incidence rate of hospitalized cases of children under 2 years of age in Jinan was studied .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under 2 years of age were studied . Results 1 . The incidence rate was 86.32 / 100 000 . The incidence of intestinal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suburbs . The incidence of age distribution in children aged under 2 years of age was 100.14 / 100 000 ( OR = 16.092 , 95 % CI : 1.149 - 18.202 ) . The incidence of age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breast feeding ( OR = 16.092 , 95 % CI : 1.888 - 137.148 ) . The incidence of age distribu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 OR = 16.092 , 95 % CI : 1.888 - 137.148 )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2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朋伟;刘娜;李静欣;黄涛;葛海霞;武庆斌;段招军;;苏州市2007-2013年2岁以下儿童住院肠套叠流行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年03期
2 崔一帆;张蓓;肖绪武;;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年07期
3 李仕涛;李晓庆;;儿童肠套叠病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09期
4 钟陈;胡小华;张平锋;张家德;莫优炼;;腹腔镜下整复28例难复性肠套叠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年07期
5 白雪洁;郭万亮;陈文娟;宋永瑞;王亮;高云剑;刘玉奇;兰兴昊;贾惠慧;任彦;杨复宾;李京恩;王琪;盛茂;周珉;;苏州市儿童急性肠套叠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2年02期
6 王永森;姬汉书;白锡波;;胃肠激素与小儿原发性肠套叠[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年02期
7 姜庆五;赵飞;;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06期
8 杨军;;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刘金凤;辛英;戴冬梅;;小儿肠套叠诊治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34期
10 曾玫;陈洁;龚四堂;徐晓华;朱朝敏;朱启昒;;我国五所城市儿童医院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J];中华儿科杂志;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1832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832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