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寨卡病毒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27 17:30

  本文选题:寨卡病毒 + 病毒分离 ; 参考:《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为40-70nm,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分为亚洲和非洲两个基因型。目前,在南美地区流行的病毒基因型是亚洲型。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2015年以来,寨卡疫情在全球多地肆虐,特别是南美洲、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疫情严重,且疫情至今不断发展,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和跨境传播风险,已波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每年感染人数超过200万。截止2016年10月我国已报道20余例输入性病例。鉴于寨卡病毒与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关联,此次寨卡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此次寨卡病毒病暴发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对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机制所致甚少,而病毒毒力、传播性和致病性均不明确,疫苗、抗体和药物缺乏,严重制约了寨卡疫情的科学防控。因此,建立当前流行寨卡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为阐明寨卡病毒致病机理、加快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及防控寨卡疫情提供重要支撑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小鼠不仅是研究病毒致病机理的重要工具,也是评价药物及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小鼠性格温顺易饲养,体积小巧易于操作,繁殖能力强,大多数对病毒易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病毒致病机理研究以及疫苗和药物评价。本研究首先利用虫媒病毒分离鉴定技术平台分离获得寨卡病毒临床分离株,并对其基因组特征、空斑大小、一步生长特性及乳鼠神经毒力等进行了系统鉴定;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的免疫健全129小鼠和免疫缺陷型A129小鼠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其体重变化、临床症状,以及病毒血症和组织脏器分布等一系列指标,初步明确了我国分离的寨卡病毒毒株在不同小鼠上的生物学特征;最后,利用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及抗病毒药物NITD008在小鼠体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验证小鼠动物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一、寨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为了获得我国输入性寨卡病毒临床分离株,我们将患者的尿液接种乳鼠鼠脑。结果显示,乳鼠鼠脑接种后7天开始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实时定量RT-PCR检测到寨卡病毒在鼠脑内大量扩增;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病人恢复期血清与分离得到的病毒特异性结合。蚀斑显示,新分离病毒可感染BHK-21细胞并形成大小均一、边缘清晰的典型蚀斑。电镜结果显示,寨卡病毒颗粒呈圆形,表面光滑,直径大小约40nm。序列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分离获得的寨卡病毒SZ01株属于亚洲谱系,与法属波利尼西亚分离的H/PF/2013毒株具高度同源性。最后,在1日龄乳鼠上评价了新分离毒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乳鼠在接种103PFU病毒后第9天出现弓背、四肢麻痹振颤以及嗜睡等症状,并开始死亡;同时,在接种12天后的各种组织脏器中均可检测到较高滴度的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分离获得了我国境外输入性寨卡病毒毒株,这为后续动物模型建立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毒种资源。二、寨卡病毒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为了建立寨卡病毒感染小鼠模型,本研究分别以免疫健全的129小鼠及IFN-α/β受体缺陷的A129小鼠为研究对象,并经腹腔途径接种105PFU病毒。结果显示,129小鼠感染寨卡病毒后第1天即出现病毒血症高峰,滴度106 RNA copies/ml,逐渐降低,在第3天完全消失;A129小鼠感染后病毒血症可持续7天左右,第2天达到病毒血症高峰,滴度为5.13×108 RNA copies/ml。组织脏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129小鼠和A129小鼠感染寨卡病毒后在各种脏器中均检测到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建立了寨卡病毒感染的小鼠模型,相关数据为下一步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三、小鼠动物模型在抗寨卡病毒药效学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进一步利用寨卡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及抗病毒药物NITD008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首先,体外抗病毒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病人恢复血清抗体可有效的抑制寨卡病毒的复制,中和效价为1:161;NITD008可有效抑制病毒感染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药物浓度越高,病毒的感染效率越低。然后,体外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体能完全清除寨卡病毒感染129小鼠的病毒血症,并能清除小鼠脾脏和睾丸中的病毒载量。NITD008治疗组A129小鼠病毒血症明显降低2.6倍,其小鼠存活率达70%,且存活的小鼠无任何疾病症状出现。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小鼠模型可应用于抗寨卡病毒药物和抗体评价,同时,也将为今后寨卡病毒疫苗及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数据支持。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获得了当前流行寨卡病毒毒株,建立了不同的寨卡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利用中和性抗体和抗病毒药物鉴定了建立的小鼠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寨卡病毒毒力、传播性和致病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模型,也为疫苗研发、抗体及药物治疗有效性评估奠定了重要基础。
[Abstract]:Zika virus ( ZIKV ) belongs to Flaviviridae , which belongs to Flaviviridae and has a spherical shape and has a diameter of 40 - 70nm . I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wo genotypes in Asia and Africa .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China , the virus nucleic acids were amplified by RT - PC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irus - specific binding of the virus was detected by RT - PCR . In conclusion , the mouse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was able to be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anti - virus drugs and antibodi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use model esta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nti - virus drugs and anti - virus drugs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11;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建华,李万仲;病毒感染后低血钾麻痹39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4期

2 金皎,王鉴,张力;EB病毒感染儿童31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1年06期

3 Gisserot O.;Landais C.;Cremades S.;J.P.De Jaureguiberry;郭战宏;;1例EB病毒感染的8岁女童的急性腹痛[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7期

4 郭秀婵;;B病毒感染及防治[J];病毒学报;2005年06期

5 ;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名词[J];现代护理;2006年04期

6 沈若川;;境外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入境后的医学监管[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年04期

7 刘育希,董文平,李宁,陈荷英,李挺秀,石泽雷;龙胜县少数民族儿童的EB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J];癌症;1984年02期

8 阎辉;;δ病毒感染调查:一种可能的流行病学模式[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8年03期

9 Schuster V;兰节;;小儿EB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3年03期

10 石桂芳,陈宝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毒感染87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文凭;;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治疗[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饶军华;刘晓明;王海英;多海刚;田克恭;;预防和治疗B病毒感染的方法[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郑静;邱艳;高波;夏红英;;北京地区献血者HIV病毒感染状况调查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4 张洁;张小艳;;西安市2000-2006年病毒感染患者病原抗体检测分析[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5 张慧;李双杰;袁远宏;;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类型免疫功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6 ;EB病毒感染与血液疾病[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7 刘业强;吴飞;莫小辉;张黎明;蔡启良;;EB病毒感染相关的皮肤病[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张慧;李双杰;袁远宏;唐莲;姚娟;;儿童EB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类型免疫功能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9 杨占秋;;病毒感染的生态学[A];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甄小芳;;中药治疗急性EB病毒感染的研究[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小儿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南:在“家”字上着力开展防艾禁毒活动[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常丽君;700年前病毒感染了活植物[N];科技日报;2014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姚丽萍;病毒感染能导致肥胖[N];健康时报;2005年

4 记者 朱玉;男性为主 青壮年为主[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戴欣 李媛媛;首届全国病毒感染与器官功能衰竭研讨会召开[N];科技日报;2012年

6 钱峰 郑灵巧;确保艾滋病人及家庭得到帮扶[N];健康报;2006年

7 王振岭;春季当防病毒感染[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孙刚;上海新报告病毒感染者582例[N];解放日报;2007年

9 记者 蒋仕丽;云南做细染艾者关怀救助工作[N];健康报;2012年

10 吴铮;美国专家称“病毒感染”可引起肥胖[N];医药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娇;抗鸭瘟病毒活性物质的筛选及白藜芦醇抗鸭瘟病毒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王开发;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3 毛晓健;2005-2007年广州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三种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颖;淋巴细胞HIV-1辅受体的表型剔除对病毒感染的阻断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李建蓉;静脉药瘾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多重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陈玉会;Heterotypic cell-in-cell结构在炎症、癌症以及病毒感染与传播中相关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孙利;CD34~+人造血干细胞(hHSC)HIV-1辅受体的表型剔除对病毒感染的阻断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8 黎耀强;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益;广谱病毒感染抑制剂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2 王玲玲;155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孙巧丽;湖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歧视现状及其就医告知情况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4 闫艳;胞外ADP在病毒感染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姚瑶;TSG-6对HCMV感染引起的TNF-α和IL-6表达水平下调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6 梁姝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其传播媒介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4年

7 王辉;二倍体细胞的酶活性动力学及其病毒感染生物学反应特征的相关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8 马帅;EBV感染成人临床特点分析及免疫功能评价[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9 万佳;天然免疫相关因子对SFTS病毒感染的作用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

10 李志腾;IncRNA与mRNA在鸡ALV-J病毒感染中的表达规律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43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943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