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某三甲医院胃癌用药趋势研究及阿帕替尼用于胃癌的不良反应集中监测

发布时间:2019-01-05 10:29
【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早期胃癌尚可接受手术治疗,预后效果较好,但多数胃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上发现时已发展为晚期,甚至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失去手术根治时机。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进行持续的全身化疗方能延长生命,但由于常规化疗伴随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往往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痛苦。阿帕替尼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抑制剂,2014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为1.1类新药上市,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三线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应用过程中,多数患者出现了高血压、蛋白尿、腹泻、腹痛、出血等多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不能耐受而出现病情进展和治疗失败。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某三甲医院胃癌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近年来胃癌患者发病趋势及化学治疗方案的演变趋势。通过医院PASS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以及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13年至2016年入院原发胃癌患者病历信息,分别统计胃癌患者基本情况、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和化疗方案应用情况。通过查阅病例,共纳入2216例胃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2倍,高龄人群(≥60岁)为胃癌患者的主体人群,但呈现年轻化趋势。化疗方案以两药联合应用及三药联合应用为主,氟尿嘧啶衍生物、铂类、紫杉醇类依然为抗癌治疗的基本药物,且口服制剂的应用占据较大比例,同时靶向治疗的应用表现出突出的活力,胃癌治疗逐步呈现精准化个体治疗。2.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以“甲磺酸阿帕替尼”、“阿帕替尼”、“apatinib”、“不良反应”为关键词对该药上市后发表的不良反应病例报道进行检索,对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符合条件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122篇,病例报道633例,男性患者384例,女性患者249例,男性约为女性的1.5倍;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23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179例,占43.98%,手足综合征264例,占64.86%,出血183例,占44.96%,蛋白尿、血尿146例,占35.87%;腹泻、腹痛188例,占46.19%。因不良反应停药患者26例,占4.11%。多数患者能耐受阿帕替尼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3.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某三甲医院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胃腺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进行阿帕替尼不良反应集中监测,收集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临床检验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探索该药上市后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共收集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病例168例,其中有10例患者无法追踪,未获得不良反应信息。在能追踪到的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的158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13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76%,高血压、手足综合症、出血、疲劳乏力、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泻为该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56例患者因无法耐受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疗效不佳等症状在医师指导下停药或自行停药,但有24名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的发生。4.胃癌患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高发,高龄患者为胃癌的主体人群。胃癌化学治疗方案仍以传统化疗方案为主,但小分子靶向疗法表现出突出的活力。靶向治疗正在改变传统治疗模式,抗癌治疗逐步面向患者精准化个体用药。甲磺酸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一般可耐受,高血压、手足综合症、出血、疲劳乏力为其常见不良反应,但不同患者间差异较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安,谭升顺,张江安,冯义国,任小蓉,雷小兵,文京华;胃癌皮肤转移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12期

2 龙文;;胃癌术后复发19例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年02期

3 吕承福;一例胃癌晚期患者因意外伤害而痊愈的启示[J];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04期

4 王瑷萍,田卫卫;胃癌并心包转移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3期

5 王健,邹义壮,唐丽丽,李杰,张东,金山,刘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与个性特征、应付方式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03期

6 王博文,杨波,赵淑琴;青年胃癌33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2年10期

7 刘步珍,张海芳;以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胃癌26例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2003年18期

8 任刚,蔡嵘,陈强,许幼如,程普选,陈惠芳;女性胃癌[J];上海医学;2003年03期

9 王盛根,王寿九,吴楠,潘桂红,焦霞;母子同时患胃癌报告[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年01期

10 徐开,陈连珠;1例胃癌晚期术后使用苦草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恩宁;;胃癌[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徐智民;周丹;张万岱;何燕萍;智发朝;朱建新;王莉慧;肖冰;潘德寿;宋姗;赵永玲;;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免疫型与胃癌的关系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魏品康;;胃癌非手术疗法治疗研究与策略[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郭新海;毛芙敏;吴旭辉;许敬;凌志强;李继承;;舟山海岛地区胃癌D17S396基因遗传不稳定性与胃癌的淋巴转移[A];2009年浙江省肿瘤学术年会暨肿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5年第三季度止各地区不良反应报表数总结表[A];2005年浙江省合理用药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5年

6 赖中福;;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朱怀军;张海霞;陈越;胡婕;;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徐涛;;不良反应监测在我院中的实施与作用[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凌春燕;郝昌传;谈恒山;葛卫红;;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不良反应的研究与对策[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则红;崔会来;李朝霞;梁勇;冀向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对策[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市肿瘤医院 梁寒;五类人警惕胃癌[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项煜虹;胃癌正袭向习惯不良的年轻人群[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教授 梁寒 整理 李运红 胡颜;胃癌盯上中坚力量[N];健康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学美;警惕胃癌[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5 ;胃癌晚期能活多久[N];大众卫生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勤;三代教授破解“庄河之谜”[N];辽宁日报;2006年

7 ;胃癌:隐蔽的杀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健康时报记者 刘永晓 特约记者 施敏;胃癌新晋青年杀手[N];健康时报;2011年

9 赵迎 任勇;胃癌袭向年轻人[N];天津日报;2006年

10 北京天坛医院外科主任 宋茂民;预防胃癌牢记九点[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云植;NQO1及其抑制剂在胃癌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石s,

本文编号:2401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401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