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意义:糖尿病是一种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缺陷而导致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体内血糖水平的升高,受遗传、免疫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健康,也给社会、健康、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以西药为主,虽降糖效果快速,却有不可忽视的副作用。而针灸疗法能有效地干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早在《内经》、《千金方》中就有记载。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亦认可,针灸是2型糖尿病可行的治疗手段之一,获得了世界医学界的认同。胃脘下俞、足三里为临床治疗T2DM的经验穴和常用穴,故本实验选此两穴,对其降糖机制进行研究。目的:本实验以糖尿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应激为基础,以c-Jun氨基末端激酶1(C-Jun N-terminalkinase,JNK1)-胰岛素受体底物 1(Insulin receptor substance,IRS 1)通路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干预后T2DM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nhyde,MDA)含量变化,骨骼肌中 JNK1、p-IRS1的蛋白以及JNK1mRNA、IRS1mRNA表达,从而评价电针胃脘下俞、后三里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干预效果,从蛋白和基因层面分析电针疗法治疗T2DM的可能机制,进一步丰富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内涵。研究方法:实验动物为40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测体质量、空腹血糖,随机选8只作为空白组继续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动物改喂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体质量比为35mg/kg进行腹腔注射造模,并仍喂以高糖、高脂饲料。所有制备模型动物在造模3天后测随机血糖,并在2周后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以造模后随机血糖16.7mmol/L,且OGTT2h后血糖11.1mmol/L为造模成功。之后,按血糖随机区组分为模型组、电针胃脘下俞组、电针后三里组和格列美脲组。所有干预均于每日下午18:00进行,每周6次(周一至周六),每周休息一日(周日),连续4周。电针选用连续波,频率为5Hz,电流强度为3-5mA,以稍微使大鼠肌肉轻微抖动且不发生嘶叫为宜,留针20分钟。每隔1周定期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变化;干预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当中,TG、TC、HDL-C、LDL-C含量;并测定各组大鼠的FINS水平,并计算各组大鼠的HOMA-IR和HOMA-B;干预前后于目内眦取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取血清,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SOD和MDA水平;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中JNK1、p-IRS1蛋白的表达;Real-timePCR法,检测大鼠骨骼肌中JNK1、IRS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1周末,与模型组比较,胃脘下俞组、后三里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干预3-4周末,电针胃脘下俞组、格列美脲组大鼠空腹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均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胃脘下俞组大鼠血清TC、LDL-C、TG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干预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且以胃脘下俞组的效果最优(P0.01);电针胃脘下俞组、格列美脲组OGTT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电针组(胃脘下俞组和后三里组)大鼠的血清的SOD的活性明显比模型组高,而MDA的含量明显比模型组的低(P0.05);胃脘下俞组、格列美脲组大鼠骨骼肌中JNK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骨骼肌中p-IRS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胃脘下俞组比较,后三里组、格列美脲组大鼠骨骼肌中p-IRS1蛋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脘下俞组、后三里组、格列美脲组大鼠JNK1基因表达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IRS1基因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高糖高脂饲养的前提下,电针胃脘下俞、后三里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其中电针胃脘下俞穴的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后三里以及格列美脲组;电针具有明显地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LDL-C、TG指标水平的作用,其中以电针胃脘下俞的降脂效果最佳;电针干预不仅可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而且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T2DM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其中以电针胃脘下俞改善HOMA-IR的效果最优;电针胃脘下俞、西药格列美脲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的作用,而后三里组改善糖耐量的作用不明显。对各组大鼠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对比得出,电针胃脘下俞穴和后三里可在整体上改善T2DM大鼠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而在蛋白和基因水平的研究表明,电针胃脘下俞、足三里能够降低大鼠骨骼肌中升高的JNK1、p-IRS1蛋白和JNK1mRNA基因表达水平;且电针胃脘下俞、后三里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T2DM大鼠骨骼肌中IRS1mRNA的表达。结果与电针降糖降脂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指标相一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ao Bingyan;Li Rui;Tian Huanhuan;Ma Yanjia;Hu Xiaogang;Jia Ning;Wang Yueying;;Effect on glycemia in ra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duced by streptozotocin: low-frequency electro-pulse needling stimulated Weiwanxiashu(EX-B 3) and Zusanli(ST 36)[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年06期
2 王海宇;;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疗效影响因素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21期
3 王菊菊;卢圣锋;于美玲;;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及针灸的调节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02期
4 康钦凌;;平衡针灸降糖穴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年24期
5 陈诚;蒋艳敏;卜瑞芳;;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5年44期
6 候丽琼;赵铁耘;张伊yN;;黄连素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干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6期
7 张梁;易玮;;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底物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8 钱虹;陆锐明;;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5年13期
9 刘美君;刘志诚;徐斌;孙志;;针灸治疗640例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07期
10 陈淼;孙志;;2型糖尿病炎症机制及针灸抗炎[J];吉林中医药;2015年06期
,
本文编号:
2435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43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