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植体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应用多种方法处理后骨再生效果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18:35
【摘要】:目的:针对因牙周炎所致牙列缺损、缺失的患者开展即刻种植手术以期恢复其口腔咀嚼功能是目前口腔种植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因牙周炎致病因素的存在导致牙槽骨出现病理性的吸收,使种植位点处骨量不足,从而造成了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影响了种植体植入后的初期稳定性且难以形成牢固的骨结合。本实验首先构建比格犬牙周炎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不同种植体即刻种植周围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动物模型,进而观察钛网联合GBR技术在恢复即刻种植周围骨缺损(IIBD,Immediate implant bone defect)处垂直骨高度及水平骨宽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及不同种植体表面处理方式在该条件下骨结合的能力。方法:选择6只成年健康实验用比格犬,分别于双侧下颌前磨牙颈部牙龈处进行丝线结扎,同时辅以高糖软食饲养,于4周内完成比格犬牙周炎模型的建立。实验第5周时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1、2、3、4前磨牙,选择合适种植位点,并于拔牙同期植入不同种类种植体(每侧各4枚植体),一侧植入韩国DIO种植体(可吸收研磨介质表面,RBM),另一侧植入瑞士ITI种植体(大颗粒酸蚀喷砂表面,SLA)。在每颗种植体周围制备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使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垂直高度及水平宽度同时减少。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种植体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GBR组、钛网+骨粉组、钛网+GBR组,实验中各组术区均进行减张严密缝合。6个月后处死所有实验比格犬,截取下颌骨,制备带种植体骨组织标本。通过肉眼观察和直接测量、X线片、Micro CT扫描、硬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及测定新生骨形成率来对比研究不同方法处理后各组骨再生效果之间的差异及两种表面种植体骨结合能力的差别。结果:1、通过“牙颈部丝线结扎+高糖软食饲养”的方法,4周内成功建立了比格犬前磨牙处的牙周炎模型。2、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6个月后,发现钛网+GBR组骨再生效果最好,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有大量新生骨形成,其垂直骨高度及水平骨宽度均有明显恢复。3、骨再生6个月后,各组间进行骨再生效果对比,发现钛网+GBR组钛网+骨粉组GBR组空白对照组,但钛网+骨粉组与GBR组之间骨再生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骨再生6个月后,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大颗粒酸蚀喷砂(SLA)处理的种植体表面新生骨量明显大于可吸收研磨介质表面(RBM)处理的种植体,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致病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即刻种植过程中种植体周围的垂直-水平联合型骨缺损,钛网联合GBR技术这种手术方式相对于其它处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恢复骨缺损区的垂直骨高度和水平骨宽度。大颗粒酸蚀喷砂(SLA)处理的种植体表面较可吸收研磨介质表面(RBM)更容易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6
本文编号:2553165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8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伟;刘向辉;孙卫革;程义成;张磊;王晨辰;;不同方法进行种周炎骨重建的对比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09期
2 尹伟;刘向辉;孙卫革;程义成;张磊;王晨辰;;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的建立[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年01期
3 郭晨晨;林燕;占适龙;江银华;;拔牙位点保存的研究现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年02期
4 汪文君;刘向辉;张磊;张亨国;;犬的前牙牙周炎对即刻种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2013年06期
5 王芳;徐欣;;拔牙后牙槽嵴保存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6 杨少强;廖旭辉;顾为望;王志刚;;牙周炎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建立[J];口腔医学;2011年12期
7 孙菲;陆尔奕;;即刻种植的骨缺损动物模型[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1年01期
8 刘阳;赵宝红;;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年06期
9 王丽萍;张树标;范长斌;方颖;;牙周炎及吸烟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10年02期
10 王磊;黄远亮;潘可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3期
,本文编号:2553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5531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