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在胰岛素作用下功能变化及机制
本文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在胰岛素作用下功能变化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及高Trk A表达的小胶质细胞在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探讨Trk A蛋白高表达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BV2、PC12细胞株分别代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以BV2细胞、高TrkA表达的BV2(TrkA+BV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用PC12细胞存活率反映二者在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的功能。将0ng/ml、10ng/ml、25ng/ml、50ng/ml、75ng/ml的胰岛素分别加入BV2和Trk A+BV2细胞,培养20h后收集上清液,以备培养PC12细胞。按上清液的不同,将PC12细胞分为:BV2细胞处理组和Trk A+BV2细胞处理组,前者加入收集好的BV2细胞上清液,后者加入Trk A+BV2细胞上清液。继续培养PC12细胞1h,再加入H2O2损伤,用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将TrkA+BV2细胞处理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与同等条件下的BV2细胞处理组进行对比,明确TrkA蛋白高表达对BV2细胞功能的影响。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BV2及TrkA+BV2细胞NGF、IL-1β的分泌量。结果:1.当胰岛素浓度为0 ng/ml、10ng/ml、25ng/ml、50ng/ml、75ng/ml时,BV2细胞处理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依次为48.26±0.70%、52.02±0.67%、57.30±0.91%、60.71±1.51%、69.25±1.79%。对应胰岛素浓度下,Trk A+BV2细胞处理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依次为49.34±1.33%、62.06±0.70%、68.25±1.56%、73.19±2.38%、81.87±1.28%。PC12细胞存活率均随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同等条件下的BV2细胞处理组比较(除0 ng/ml浓度外),Trk A+BV2细胞处理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1)。2.BV2与Trk A+BV2细胞NGF分泌量均随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多,其值分别为532.17±8.52ng/L VS 568.27±7.43ng/L(10ng/ml胰岛素)、569.18±9.36ng/L VS 593.17±11.10ng/L(25ng/ml胰岛素)、599.24±15.34ng/L VS 636.40±10.75ng/L(50ng/ml胰岛素)、635.06±12.35ng/L VS 678.72±13.46ng/L(75ng/ml胰岛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同等条件下的BV2细胞进行对比,Trk A+BV2细胞NGF的分泌量均显著升高(P0.05)。BV2与Trk A+BV2细胞IL-1β分泌量随胰岛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其量分别为17.77±0.58ng/L VS 17.87±0.66ng/L(10ng/ml胰岛素)、14.15±0.69ng/L VS 14.80±0.41 ng/L(25ng/ml胰岛素)、13.67±0.89ng/L VS 14.11±0.10ng/L(50ng/ml胰岛素)、11.53±1.54ng/L VS 11.76±0.84ng/L(75ng/ml胰岛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除25ng/ml与50ng/ml的分泌量比较无差异外(P0.05),剩余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TrkA+BV2细胞与同等条件下的BV2细胞进行对比,IL-1β的分泌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胶质细胞在一定范围浓度胰岛素刺激下(≤75ng/ml),通过分泌NGF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且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NGF分泌量逐渐增多、神经保护作用逐渐增强。2.高Trk A表达的小胶质细胞与同等胰岛素浓度作用下的小胶质细胞进行对比(除0ng/ml胰岛素外),NGF分泌量进一步增多,从而发挥更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 TrkA蛋白 功能状态 胰岛素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87.2;R747.9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
- 实验材料和仪器11-13
- 实验方法13-18
- 结果18-23
- 讨论23-25
- 结论25-26
- 参考文献26-28
- 综述28-37
- 参考文献33-37
- 致谢37-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一星,王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8期
2 李小媚;李爱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解剖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杨逢春;显示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改进[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4 袁琼兰,郭勇,王琼,邓莉,高小青,余鸿,古元;小胶质细胞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初步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锋,朱长庚;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6 蒋平,彭艳,倪健,向正华,焦炳华;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三维分离方法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2期
8 魏桂荣,张敏,董继华,梅元武,刘仁刚;构建一种高产量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1期
9 赵洋;孙素真;;小胶质细胞和癫痫[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王均辉;孙峰波;秦绿叶;岳鑫;于常海;;异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功能[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书珍;李雪梅;牛文泽;陈翔;王果;李泽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捷;刘勇;张蓬勃;肖新莉;吕海侠;李敏杰;康前雁;邓美英;;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来源[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贾思远;雷露雯;王克万;王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离体海马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与定位[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锋;朱长庚;刘庆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在致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赵天智;;血清白蛋白刺激小胶质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敏;袁云;赵培园;李t,
本文编号:260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6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