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张成骨手术治疗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R782.2
【部分图文】: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图1下颌骨测量参考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mandiblemeasurement1.2.2上颌骨测量结合WangPeng等[5]对面部上颌骨的测量,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测量两侧眶下缘最低点(Orbitale,Or)到矢状面的距离,左侧记为OrL-SP,右侧记为OrR-SP,受累侧为Or-SP;测量两侧眶下缘最低点的距离为OrR-OrL。测量两侧眶下孔(infraorbitalforamen,IF)到矢状面的距离,左侧记为IFL-SP,右侧记为IFR-SP,受累侧为IF-SP,测量两侧眶下孔的距离为IFL-IFR。上颌骨测量如图2所示。图2上颌骨测量参考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maxillarymeasurement其中Go-SP、Or-SP、IF-SP共同表示患儿受累侧面部的宽度。1.2.3面部软组织测量参考Altug-AtacAT[6]等对于患儿软组织的评价,患儿保持自然直立位,目视前方,拍摄者面对患儿于同一直线上,使用FUJIFILM(X-T10)相机,将拍摄设备调试于患儿面部鼻尖同一水平。打印患儿照片,于患儿双眼角(內眦innercanthus,外眦outercanthus)各自连线,取连线的中点,连接两中点,作为水平参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图1下颌骨测量参考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mandiblemeasurement1.2.2上颌骨测量结合WangPeng等[5]对面部上颌骨的测量,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测量两侧眶下缘最低点(Orbitale,Or)到矢状面的距离,左侧记为OrL-SP,右侧记为OrR-SP,受累侧为Or-SP;测量两侧眶下缘最低点的距离为OrR-OrL。测量两侧眶下孔(infraorbitalforamen,IF)到矢状面的距离,左侧记为IFL-SP,右侧记为IFR-SP,受累侧为IF-SP,测量两侧眶下孔的距离为IFL-IFR。上颌骨测量如图2所示。图2上颌骨测量参考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maxillarymeasurement其中Go-SP、Or-SP、IF-SP共同表示患儿受累侧面部的宽度。1.2.3面部软组织测量参考Altug-AtacAT[6]等对于患儿软组织的评价,患儿保持自然直立位,目视前方,拍摄者面对患儿于同一直线上,使用FUJIFILM(X-T10)相机,将拍摄设备调试于患儿面部鼻尖同一水平。打印患儿照片,于患儿双眼角(內眦innercanthus,外眦outercanthus)各自连线,取连线的中点,连接两中点,作为水平参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10考线(HRL);过鼻小柱(columellanasi)根部,与水平参考线做垂直线,作为垂直参考线(VRL);过两侧的嘴角(angulusoris),分别与水平参考线做垂线,受累侧长度记为LA,非受累侧长度记为LA’,连接两侧嘴角,作为唇平面(lipplane);测出唇平面与垂直参考线之间的夹角∠α;从颏前点沿两颊最大弧度向两侧出发,与水平参考线延长线相交,这一段距离作为患儿面部外轮廓,受累侧长度记为LB,非受累侧长度记为LB’。计算以上各个时期的比值。面部软组织测量如图3所示。图3面部软组织测量参考Fig3Schematicdiagramoffacialsofttissue1.2.4家属及医师满意度量表分别收集T1-T3时期的家属及医师满意度情况,总分10分,根据评分,参考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将家属及医师对患儿的面部对称性满意度分为三级:一级,0-3分:面部不对称;二级,4-7分:面部对称情况有改善,但是不满意;三级,8-10分:面部对称情况有改善且满意。1.3牵张成骨手术1.3.1术前准备1.3.1.1术前辅助检查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术前免疫、胸部X线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拍摄患儿颌面部CT(美国GE,LO14LightSpeedVC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仁凯;张智勇;;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及效果评价[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年02期
2 黄绿萍,归来,张智勇,滕利,俞冰,周晓东,闫炳智,杨帆;以骨延长术为主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3 徐家杰;滕利;靳小雷;卢建建;张超;;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13期
4 张智勇;;关于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命名问题[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4期
5 司燕;常新;;牙齿与颜面不对称畸形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6 高柠;形成开?畸形的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1987年01期
7 郭万厚;庄洪兴;杨庆华;国冬军;;耳再造同期纠正颜面短小畸形38例临床报告[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6期
8 沈刚;;突面畸形分类与下颌形态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8年06期
9 陆盛;;牙齿与颜面不对称畸形的矫治[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1期
10 任辉丽;;植物组织培养中畸形苗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蕾;数字化外科和牵引成骨技术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崔成;畸形波生成、演化及内部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运秋;深水畸形波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赞强;畸形波模拟及其与核电取水构筑物作用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裴玉国;畸形波的生成及基本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赵西增;畸形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孙文荣;等离子体与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孤子和畸形波的解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刘首华;畸形波的海浪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王琛;一穴肛畸形腹腔镜治疗疗效评价及全外显子测序筛选一穴肛畸形致病基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10 杨希;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治疗及术后复发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锟;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牵张成骨手术治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20年
2 李秉航;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改良牵引成骨术矫治半侧颜面短小畸形及疗效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阮姝婕;基于数字化外科技术的成人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综合治疗及效果评估[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洪潇;半侧下颌肥大畸形的外科矫治[D];四川大学;2006年
5 胡文成;非自治光畸形波的参量调控及动力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6 黄国兴;畸形波的模拟方法及基本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李琴琴;天津市青少年对错(牙合)畸形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8 张晖;自体肋软骨在唇裂继发鼻唇畸形修复中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夏维达;二维随机波浪中畸形波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周小涛;平阳霉素对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分析(46例)[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9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286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