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树突状细胞在Lmdd-MPFG疫苗抗肿瘤作用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23:10

  本文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在Lmdd-MPFG疫苗抗肿瘤作用中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有限的治疗手段,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人们一直努力地探寻着预防和治疗HCC的可行方案,现如今,肿瘤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肝癌研究的热点,例如疫苗的研制以及相关免疫细胞治疗等。减毒李斯特菌因其感染细胞后胞内寄生以及可被清除等特性,已成为肿瘤疫苗载体的理想开发对象。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一种减毒的李斯特菌Lmdd,利用重组PCR的方法,将肝癌相关融合基因同源重组至该菌中,构建了重组减毒李斯特菌肝癌疫苗Lmdd-MPFG(LM)。并且证实了该疫苗可以诱发特异性抗HCC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抑瘤效应。同时发现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LM疫苗发挥抗肿瘤效应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DC在LM感染后诱导抗肿瘤免疫效应中是否具有重要的调控地位,以及可能存在的关键性免疫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着重探讨了DC在LM感染过程中激发抗HCC效应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同时明确了DC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介导的相关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具体机制,为进一步阐明肝癌的致病机制及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中,我们首先观察了体外LM-MPFG疫苗刺激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活化的情况。在体外成功分离诱导出小鼠骨髓来源未成熟DC的基础上,分别用LPS,野生型Lm(WT),Lmdd-MPFG(LM)以及相应菌株的热灭活细菌刺激未成熟DC。收集刺激后各组细胞以及培养上清,分别利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检测了刺激后DC表型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变化情况。另外在将刺激前后DC与同体的T细胞共培养后,还通过了3H掺入法以及ELISPOT分别检测了lm介导dc对t细胞增殖及特异性t细胞生成的影响。上述实验结果证实重组lmdd-mpfg体外可有效刺激dc的功能活化,刺激后dc的cd80及cd86表达均明显上调,并且dc在lm刺激后细胞因子的分泌也增多。同时在体外,lm诱导dc活化后也可进一步成功诱导功能性t细胞增殖,促进抗原特异性ctl反应的产生。为明确上述现象的发生机制,本课题还收集了刺激后dc,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上筛选和验证了相关tlrs以及nlrs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对筛选出的关联性受体下游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探索。结果证实相关模式识别受体如nod1,nlrp3以及tlr4在lm刺激dc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主要依赖于nf-kb以及caspase-1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进一步以这些dc表达受体作为研究对象,在激动或干扰相应受体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lm刺激后dc的表型变化,elisa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情况,最后在蛋白水平对这些信号分子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证实nod1/nod2,nlrp3以及tlr4在lm诱导dc活化过程中均表达上调,并且这些相关受体主要通过nf-kb以及caspase-1下游信号通路发挥主要的调控功能。同时lm感染时激动和干扰这些受体均可引起dc相应的表型功能变化,而nod1/nod2,tlr4和nlrp3也被证明在lm诱导dc活化过程中具有的交叉递呈的现象,更好地明确了机制。同时本课题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体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lm免疫后dc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首先我们建立了皮下肿瘤模型,随后分别尾静脉注射lm,dc联合lm,sinlrp3dc联合lm以及pbs对照,对肿瘤小鼠进行分组免疫。期间分析各组小鼠肿瘤生长大小及生存期发现,lm,尤其在联合dc后,对肿瘤具有很好的免疫抑制效应,而dc中nlrp3的缺失会导致抑瘤功能减弱。另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肿瘤小鼠脾脏及肿瘤细胞发现,联合dc和lm免疫后,可增强脾脏内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抗肿瘤效应,且肿瘤内小鼠特异性t细胞数目增多。同时,dc可以通过增强lm引起的特异性ctl反应,改变t细胞分群,特别是通过il-17a-cd4+t细胞的增多来发挥抑瘤效应。最后我们还验证了在HCC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DC缺陷现象而HCC患者外周血中DC也存在着功能的缺陷,同样在人体内,LM也能通过刺激DC相关NLR及TLR的活化,发挥抑瘤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DC介导的LM疫苗具有抑制肿瘤效应,其中NOD1,NLRP3以及TLR4等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下游交叉信号发挥着主要的调控作用。该现象和机制的提出为新型联合疫苗的研制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李斯特菌疫苗 肝细胞肝癌 树突状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0.51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8
  • 参考文献14-18
  • 第一部分 李斯特菌减毒疫苗Lmdd-MPFG体外促进BMDCs成熟并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18-32
  • 1.1 材料与方法18-25
  • 1.2 结果25-27
  • 1.3 讨论27-28
  • 参考文献28-32
  • 第二部分 相关NLRs及其与TLRs交叉免疫信号通路在LM疫苗活化DC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32-48
  • 2.1 材料与方法32-40
  • 2.2 结果40-44
  • 2.3 讨论44-45
  • 参考文献45-48
  • 第三部分 肿瘤免疫接种小鼠模型的构建和体内DC促进LM疫苗抑瘤效应的研究48-63
  • 3.1 材料与方法48-55
  • 3.2 结果55-61
  • 3.3 讨论61
  • 参考文献61-63
  • 第四部分 验证HCC患者DC的功能缺陷及相关受体对LM免疫应答的影响情况63-71
  • 4.1 材料与方法63-68
  • 4.2 结果68-69
  • 4.3 讨论69-70
  • 参考文献70-71
  • 小结71-72
  • 文献综述72-83
  • 参考文献77-83
  • 缩略语表83-84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84-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平,刘妍,黄志勤;树突状细胞的特性与分化发育[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赵谨 ,王心;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6期

3 张临友,郭松,杨宝峰;激素与树突状细胞[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年05期

4 吴萍萍;杜晓英;刘书逊;陈荣军;寿张飞;陈江华;;不同来源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诱导及鉴定[J];浙江医学;2007年09期

5 ;封面图片——树突状细胞[J];中国厂矿医学;2009年04期

6 张锦X,陈海滨,谢庆东,王骏;人血树突状细胞形成细胞簇功能的体外观察[J];解剖学杂志;1997年02期

7 曹华,张锐,裴雪涛;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年06期

8 王黎明,刘艳荣,李金兰,常艳,付家瑜,高晖,陈珊珊;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和鉴定[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9 夏青,张学军;真皮树突状细胞与皮肤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10 刘青,金岩,吴织芬;树突状细胞与口腔疾病[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应明;万涛;陈国友;夏大静;周向阳;修方明;张意;曹雪涛;;树突状细胞来源的钙粘着相关蛋白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王胜军;王丽莉;李坚;许化溪;;肺癌患者胸水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和初步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徐克成;牛立志;郭子倩;张德春;左建生;;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五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何广胜;邵宗鸿;和虹;刘鸿;施白;洁均;曹燕然;Q,

本文编号:343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43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