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物量和DIMBOA对邻近植物的响应
本文关键词:小麦生物量和DIMBOA对邻近植物的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邻近植物 响应 DIMBOA 生物量
【摘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物量和化感物质对邻近植物响应的研究对于阐明小麦对邻近植物的竞争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实验,以化感小麦(京411)为研究对象,通过30μm膜根系分隔和根系接触的手段以小麦生物量和DIMBOA为指标探讨小麦对邻近植物(包括种内、种间和群落水平)的生物量和化学响应的规律,并研究了增加邻近植物的密度对小麦响应的影响以及小麦会如何影响邻近植物。研究结果显示: (1)小麦对105种邻近植物中的39种产生组织DIMBOA浓度显著升高的响应,小麦根中DIMBOA的响应程度大于地上部。小麦对大多数豆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会产生组织DIMBOA浓度升高的响应,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使小麦组织DIMBOA浓度升高的物种比例较低。 (2)将邻近植物与小麦的比例从5:5升高到8:5时,71种在5:5时对小麦DIMBOA不诱导或诱导率较低的植物中有33种使小麦组织DIMBOA浓度显著升高,并且群落水平的邻近植物在增加密度后也有类似的结果,密度增加后邻近植物诱导小麦化学响应的能力加强。 (3)小麦与不同种的邻近植物间用30μm膜根分隔伴生时,小麦生物量的响应程度小且没有明显的趋势,根系直接接触情况下共生时,小麦组织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 (4)小麦同时与两种或五种邻近植物伴生的实验中,不同植物对小麦的诱导作用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多种邻近植物同时伴生小麦时,可能只是单种植物对小麦诱导能力的简单“叠加”过程。在组织生物量方面,小麦对于多种植物同时伴生没有显著的响应。 (5)小麦与不同比例野燕麦(Avena fatua L.)共生时小麦组织DIMBOA浓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和二、三章结果一致,野燕麦生物量在小麦比例比较高时会受到小麦的抑制,苗期小麦和野燕麦的竞争中小麦占据优势。 (6)小麦京411与其他9个小麦品种以5:5的比例伴生时,组织DIMBOA浓度没有显著地响应,小麦生物量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只有石家庄407(15.87%)使共生的京411地上部生物量下降达到显著水平,小麦不易对不同品种小麦产生生物量和化学响应。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邻近植物 响应 DIMBOA 生物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研究背景8-16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6
- 1.3 研究内容16-17
- 1.4 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小麦生物量和DIMBOA对单种邻近植物的响应18-38
- 2.1 前言18
- 2.2 材料与方法18-22
- 2.3 实验结果22-35
- 2.4 讨论35-37
- 2.5 小结37-38
- 第三章 小麦生物量和DIMBOA对多种邻近植物的响应38-52
- 3.1 前言38
- 3.2 材料与方法38-41
- 3.3 实验结果41-50
- 3.4 讨论50-51
- 3.5 小结51-52
- 第四章 小麦对不同比例邻近植物和不同品种小麦的响应52-60
- 4.1 前言52
- 4.2 材料与方法52-54
- 4.3 实验结果54-58
- 4.4 讨论58-59
- 4.5 小结59-6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0-62
- 5.1 主要研究结论60-61
- 5.2 创新点61
- 5.3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70
- 附录70-88
- 致谢88-89
- 个人简介8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仁杰;李彩娟;陈艳玲;谢惠玲;孙红艳;于翠平;林文雄;林瑞余;;小麦化感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5期
2 邵庆勤;李孟良;毕亚玲;;酚酸类物质对小麦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吴楚;刘乐承;;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侧根和簇根形成的调控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8年04期
4 林郑和;陈立松;陈荣冰;彭艾;;缺磷对茶树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J];茶叶科学;2009年04期
5 张桂国;董树亭;杨在宾;;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产量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J];草业学报;2011年01期
6 雍太文;杨文钰;向达兵;陈小容;万燕;;小麦/玉米/大豆套作的产量、氮营养表现及其种间竞争力的评定[J];草业学报;2012年01期
7 徐国前;张振文;郭安鹊;栾丽英;;植物多酚抗逆生态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2期
8 高阳;段爱旺;孙景生;陈金平;王和洲;刘战东;;玉米大豆条带间作根系分布模式[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02期
9 魏宇航;肖雷;陈劲松;李娇;陈万里;马博;刘庆;;克隆整合在糙花箭竹补偿更新中的作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龚娜;肖军;杨镇;王娜;陈s,
本文编号:1052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05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