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
本文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玉米 自交系 耐低磷特性 基因效应 遗传模型分析
【摘要】: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磷素短缺严重限制了玉米产量的提高。我国土壤普遍存在有效磷含量不高的问题,并且世界上的土壤也都有这方面的不足。通过筛选耐低磷自交系来组配耐低磷杂交种,是解决有效磷含量低的有效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意义重大。在作物生产中解决磷缺乏的根本途径是利用作物本身对低磷耐性的基因差异,通过遗传育种改良方法,使其磷素营养循环改善,其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应用玉米耐低磷种质资源,使耐低磷玉米自交系及新品种的选择方法和育种策略有据可依,并有实际可操作性。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自交系地上部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缺磷症状叶片数量的遗传率以多基因遗传率为主。筛选磷高效品系在F2世代几率最大。每一个群体中环境的变异较大,能达到表型变异的22.87%~50.65%,遗传变异相对较少,能达到表型变异的49.35%~77.13%,环境对低磷症状叶的影响较大,单纯依赖症状叶选择耐低磷材料并不准确。利用株高作为选择标准,在B2选择几率最大,环境对低磷条件下株高的影响较小。在株高的遗传上看,两对主基因加性效应的互作要小于两对主基因显性效应的互作,它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来控制。每一个群体的遗传变异较大,能达到表型变异的78.42%~84.32%;环境变异较少,能达到表型变异的15.78%~21.58%,根据叶面积选择耐低磷材料几率最大的世代是B2。叶面积的遗传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来控制,每一个群体遗传变异所占比例较大,能达到表型变异的82.90%~84.45%;环境对低磷条件下叶面积的影响较小,环境变异只达到表型变异的5.55%~7.10%。主基因加性效应对耐低磷是正效应。2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总根长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环境对植物总根长的影响较大,环境变异平均达到表型变异的69.02%。最佳的选择世代是在F2,遗传变异平均达到表型变异的30.98%。依据根体积选择耐低磷材料效率最高的世代在B2。两对主基因加性效应的互作要明显小于两对主基因显性效应的互作。根体积是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环境对低磷条件下根体积的影响较小。根表面积在F2选择效率最高,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显性效应起负向作用,主基因加性效应是正向效应。环境对低磷条件下根表面积的影响较小。根干重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低磷材料筛选在B2选择效率最高,环境对根干重的影响较小。根部磷含量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十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对根部磷含量的遗传起正向效应,显性效应对根部磷含量的遗传起负向效应。在B2选择效率最高,环境对低磷条件下根部磷含量的影响较小。3玉米自交系干物重及磷素吸收利用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地上部干重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起正向效应,显性效应起负向效应。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9.90%、87.76%和82.17%。每一个群体的环境变异能达到表型变异的13.78%~25.82%,环境对低磷条件下地上部干重的影响较小。选择几率最高的世代是B2。每一群体的遗传变异能达到表型变异的74.18%-86.22%。地上部磷含量在低磷条件下对环境比较迟钝,环境变异只达到表型变异的13.66%-30.32%。地上部磷含量的遗传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最佳选择世代是F2。两对主基因加性效应的互作要显著小于两对主基因显性效应的互作效应,群体的遗传变异能达到表型变异的69.68%-86.34%。多基因对磷利用效率起正向作用,显性效应作用比加性效应的作用要大。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控制着磷利用效率的遗传。磷利用效率的主基因遗传率以F2为最高,多基因遗传率以B2最高,为41.86。环境变异能达到表型变异的59.49%~79.50%,所以环境对磷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各群体的遗传变异所占比例较小,只达到表型变异的20.50%~44.56%。4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穗粒重的两对主基因由多种效应,有加性×显性、加性、加性×加性、显性、显性×显性效应。环境对低磷条件下穗粒重的影响较大,环境变异达到了表型变异的35.53%~69.55%,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的23.61%-65.22%。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43.87%、66.07%和26.29%。对于百粒重的遗传特性分析,没有找到合适的遗传模型,这可能与检测方法不能检测3对以上主基因的存在有关。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耐低磷特性 基因效应 遗传模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3
【目录】: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第一章 前言14-24
- 1.1 磷素营养作用14
- 1.2 磷素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4-15
- 1.3 磷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利用状况15-16
- 1.4 中国土壤缺磷表现16-17
- 1.5 世界磷矿资源,磷肥生产发展和磷危机17-18
- 1.6 作物耐低磷机制研究进展18-21
- 1.6.1 耐低磷特性的形态学研究19
- 1.6.2 耐低磷特性的生物学研究19-20
- 1.6.3 耐低磷生理研究20-21
- 1.7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1-24
-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地上部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24-38
- 2.1 材料与方法24-25
- 2.1.1 供试材料24
- 2.1.2 材料培育方法24
- 2.1.3 测定方法24
- 2.1.4 计算公式24-25
- 2.2 结果与分析25-37
- 2.2.1 症状叶遗传分析25-28
- 2.2.2 株高遗传分析28-33
- 2.2.3 叶面积遗传分析33-37
- 2.3 小结37-38
- 第三章 玉米自交系根系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38-60
- 3.1 材料与方法38-39
- 3.1.1 供试材料38
- 3.1.2 材料培育方法38
- 3.1.3 测定方法38
- 3.1.4 计算公式38-39
- 3.2 结果与分析39-58
- 3.2.1 低磷下玉米总根长遗传分析39-42
- 3.2.2 低磷下玉米根体积遗传分析42-45
- 3.2.3 低磷下玉米根表面积遗传分析45-49
- 3.2.4 低磷下玉米根干重遗传分析49-54
- 3.2.5 低磷下玉米根磷含量遗传分析54-58
- 3.3 小结58-60
- 第四章 玉米自交系千物重及磷素吸收利用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60-78
- 4.1 材料与方法60-61
- 4.1.1 供试材料60
- 4.1.2 材料培育方法60
- 4.1.3 测定方法60
- 4.1.4 计算公式60
- 4.1.5 数据处理60-61
- 4.2 结果与分析61-75
- 4.2.1 低磷下苗期各世代地上部千重遗传分析61-65
- 4.2.2 低磷下磷含量遗传分析65-68
- 4.2.3 低磷下各世代磷效率比遗传分析68-72
- 4.2.4 低磷下磷效率遗传分析72-75
- 4.3 小结75-78
- 第五章 玉米产量性状的低磷耐性遗传分析78-86
- 5.1 材料与方法78
- 5.1.1 供试材料78
- 5.1.2 材料培育方法78
- 5.1.3 测定方法78
- 5.1.4 数据处理78
- 5.2. 结果与分析78-84
- 5.2.1 低磷下穗粒重遗传分析78-81
- 5.2.2 低磷下百粒重遗传分析81-84
- 5.3 小结84-86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86-90
- 6.1 研究结论86-88
- 6.1.1 叶片缺磷症状遗传分析86
- 6.1.2 苗期地上部性状遗传分析86
- 6.1.3 苗期根部性状遗传分析86-87
- 6.1.4 植株磷素吸收与利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87-88
- 6.1.5 穗粒重遗传分析88
- 6.2 结论讨论88-90
- 6.2.1 研究创新之处88
- 6.2.2 研究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98
- 致谢98-10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1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hanges of the Biomass and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Maize(Zea mays L.) Lines Under Low-P Stress[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02期
2 李继云,孙建华,刘全友,童依平;不同小麦品种的根系生理特性、磷的吸收及利用效率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0年04期
3 汤翠凤,徐福荣,余腾琼,叶昌荣,李贵勇,周海,李俊,戴陆园;水稻耐低磷种质的初步筛选[J];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05期
4 高树仁;刘文研;张玉胡;;玉米株高的遗传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年01期
6 边秀芝;郭金瑞;阎孝贡;刘剑钊;任军;;吉林中部玉米高产施肥模式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7 王羽;樊庆琦;张利;隋新霞;李根英;楚秀生;张宪省;黄承彦;;小麦K35早熟特性的遗传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7年06期
8 章爱群;贺立源;李德华;;作物耐低磷营养性状遗传研究进展[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8年02期
9 赵小蓉,林启美;微生物解磷的研究进展[J];土壤肥料;2001年03期
10 杜娟;曾亚文;杨树明;普晓英;杨涛;周国华;崔虹;;云南粳稻耐低磷特性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J];生态环境;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红;不同低钾耐性大豆生长发育差异及遗传特性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6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10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