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杨树应答盐胁迫ERF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8 21:15

  本文关键词:杨树应答盐胁迫ERF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杨树 ERF转录因子 盐胁迫 组织特异性 表达模式 基因功能


【摘要】: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之一,其成员大都含有1~2个由约60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AP2/ERF结构域。AP2/ERF结构域可以直接与DREB/CRT或GCC-box顺式作用元件互作,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应答逆境胁迫。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209个杨树ERF转录因子的信息,其中超过82%的转录因子含有相似的、完整的保守AP2/ERF结构域,8个没有或者含有不完整的AP2/ERF结构域。根据AP2/ERF结构域的不同分为Ⅰ~Ⅹ组,Ⅰ~Ⅴ组属于CBF/DREB亚族(Group A),Ⅵ~Ⅹ属于ERF亚族(Group B):基因结构分析显示68个杨树ERF转录因子基因含有内含子,其中5个含有1个以上内含子,并且含有内含子的基因主要分布在Ⅰ、Ⅱ、Ⅶ、Ⅷ组中;蛋白结构分析显示208个(除了PtERF139)杨树ERF转录因子均含有notif-1(WLG),且motif-6主要存在于DREB亚族中;AYD和AHD元件分别主要存在于ERF和DRE B亚族转录因子中;氨基酸残基富集区(acid-rich region)广泛存在于各保守元件中;根据杨树转录组测序表明,209条杨树ERF转录因子基因根据其表达模式的不同分为三组:低表达量组(L)、中表达量组(M1和M2)、高表达量组(H1和H2)。表达量较高的ERF基因主要分布在第Ⅱ、Ⅴ、Ⅵ、Ⅷ、Ⅸ组中。利用RT-qPCR检测114个ERF候选基因应答盐胁迫情况,结果发现59个杨树ERF基因应答盐胁迫。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8个,下调表达基因11个。在上调表达基因中,上调表达2-4倍的29个,4-8倍的7个,8-16倍的4个,16-32倍的2个,32倍以上的基因有6个;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大多数杨树ERF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茎中的表达水平,位于L1位置叶片中ER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位置叶片的表达水平,茎中 ERF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叶片组织中类似,即最顶端S1位置茎中表达水平最低,其他不同位置茎中的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13个应答盐胁迫的候选基因的时空表达表现出组织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在根中表现出“诱导表达——恢复表达”的表达模式,不同表达水平的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中,PtERFl36与其他基因表达模式明显不同,在茎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其它组织部位中的表达水平。构建pBI12-PtERF3、pBI121-PtERF37、pBI121-PtERF136、pBI121-PtERF159植物表达载体,培育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能力明显高于非转基因株系,说明ERF基因在提高植物耐盐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构建亚克隆载体pUC18-35S-PtERF3-GFP、pUC18-35S-PtERF37-GFP、 pUC18-35S-PtERF136-GFP pUC18-35S-PtERF159-GFP,蛋白质亚细胞定位表明PtERF3、PtER136(?)PtERF159为全表达蛋白,而PtERF37定位在细胞核上;拟南芥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转PtERF37基因拟南芥中AT3G04720.1、AT1G73260.1、AT3G05640.1、AT5G152310.1、AT1G06160.1.AT5G44420.1.AT3G04720.1和AT2G26020.1等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说明PtERF37基因能够激活或抑制转基因植物内源抗逆相关基因表达,提高植物耐盐胁迫能力。为利用该基因培育优良抗逆植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S79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宁辉,胡建广,赵相山,李添生,高燕萍,杨金水;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大豆和玉米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2 杜占文;后生说:基因决定论的挑战者[J];国外科技动态;2001年10期

3 AnnGibbons,李大卫,何方淑;哪些基因造就了人类[J];世界科学;1999年04期

4 王大力;黄大鹏;;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4期

5 包俊英,余新炳,吴忠道;比较基因的表达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6 石胜军,夏照帆;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方法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年06期

7 鲁凤民,刘霜,吴卫东,安文锋,刘翔,刘世杰;mRNA差异展示法检测氧化镍所致基因表达差异[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8 杜娟,林戈,卢光t;人胚胎干细胞和分化细胞差别基因的筛选[J];遗传学报;2004年09期

9 印莉萍,刘维仲,刘祥林,柴小清,邱泽生,张福锁;DDRT-PCR分析铁高效和铁低效小麦品种基因表达的差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邢少辰,林秀峰;分离基因的有效手段-mRNA差异显示技术[J];吉林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文俊;江华;赵耀忠;朱晓海;刘安堂;;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与良性痣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杨劲松;郑新民;陈诗书;;诱导PTPα表达24小时NIH3T3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孟金萍;刘云波;张以河;孙淑华;王艳蓉;吕凤柱;杨旭;;铅暴露U251细胞基因表达谱改变及基因通路分析[A];实验动物与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丹慧;陈少松;罗崇林;肖雪媛;何大澄;;一个在肺癌中缺失的基因的筛选与初步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宾晓农;谭敏;吕嘉春;蒋义国;陈家X;;基因芯片筛选BPDE转化16HBE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五届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暨第三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霍晓芳;张俊武;;红系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别与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一福;第四军医大学发现抑癌新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柯尊洪;基因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3 王兴 闫智勇 郝晓锋;借助基因技术发展现代中药[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吴红月;医院病理科借助基因检测延伸新服务[N];科技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倩;转Nramp1基因克隆牛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朱明库;番茄SlNAC4和SlDEAD31基因在果实成熟及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陈鹏程;人类分子相互作用在线资源及多物种的基因集功能关联分析工具的建立[D];浙江大学;2015年

4 孙占斌;粉红螺旋聚孢霉67-1菌寄生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韩洪强;控制茄子果型相关性状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王X;牦牛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和高原适应的转录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吴全金;‘白鸡冠’茶树响应光调控的基因差异及理化特征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王春丽;AML1/ETO阳性白血病APP基因的临床意义、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高士刚;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与致病性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严佳文;相橘溃病病防御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姣姣;棉铃虫Serp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Feeding RNAi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韩国英;棉铃虫和HaCHS和CD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Feeding RNAi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3 汤常永;梨‘中矮1号’矮生基因的筛选及PcAHS克隆与表达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王庆峰;胶质类芽孢杆菌胞外多糖调节及相关基因的转录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崔淼;飞蝗海藻糖酶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郝妍妍;玉米ZmSTKR基因的表达及其蛋白的磷酸化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申艳;Let-7b通过其靶基因-TGFβR Ⅰ调控羊驼毛生长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贺望兴;灵芝全局性调控基因LaeA的克隆及其在灵芝酸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差异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洋;多氯联苯代谢过程中红球菌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冬方;鲫鱼耐盐碱基因的筛选及验证[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7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67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7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