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及基因的表达分析
本文关键词:茶树类黄酮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及基因的表达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茶树 白叶1号 次生代谢产物 代谢组 转录组
【摘要】:茶树含有丰富的类黄酮、咖啡碱、茶氨酸和类胡萝卜素等次生代谢产物,它们赋予了茶叶色、香、味品质特征及保健功能。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颜色的叶片、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芽和叶、在不同的组织部位中含量差异显著。本研究通过GC-MS的方法,对‘白叶1号’不同叶色时期的叶片进行了代谢组分析;通过RNA-seq的方法,对‘白叶1号’不同叶色时期的叶片、‘龙井43’不同生长时期的芽叶、花果等不同组织部位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和结论:1.白化不同时期和绿期的代谢谱差异显著。随着新梢的生长发育和叶色的变化,柠檬酸循环、光合生物的碳固定和苯丙烷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代谢途径的变化使得茶树叶片中氨基酸、糖、脂肪酸、有机酸和他们的衍生物的含量发生了显著改变。2.茶树叶片不同叶色时期的表达谱差异显著。从黄绿期到白化期再到绿期,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氮代谢、磷酸戊糖途径和硫代谢;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参与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与绿期相比,白化期的p-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黄绿期的叶黄素含量显著降低。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从黄绿期到绿期表达逐渐上调。番茄红素p-环化酶(LCY-b)等基因在不同叶色时期的差异表达可能造成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与绿期相比,叶绿素a在白化期显著降低,叶绿素b在黄绿期显著降低。牛儿基r{牛儿基二磷酸还原酶(CAO)和叶绿素b还原酶(HCAR)等基因在不同叶色时期表达差异显著,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造成不同叶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参与茶氨酸合成的代谢物,除了乙胺外,其他氨基酸包括谷氨酰胺、谷氨酸和丙氨酸的浓度在黄绿期和白化期比绿期显著升高。参与茶氨酸合成的大部分关键酶基因在绿期表达显著升高。3.对不同的组织部位进行转录组分析,得到了不同时期的芽、叶和不同组织部位共表达的基因和每个组织部位特异表达的基因。不同组织部位的基因表达数目差异较大,其中幼嫩的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数目较多;较老的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数目较少。得到了参与类黄酮、咖啡碱和茶氨酸生物合成的基因。在这些基因中,一部分基因在所有的组织部位中均表达,一部分基因只在特定的组织部位中表达。通过基因表达关联分析,筛选到了339个参与调控类黄酮、咖啡碱和茶氨酸生物合成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其中,参与调控类黄酮、咖啡碱和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数分别是206个、132个和91个。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后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7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婷;刘鹏;郑人卫;谢忠雷;罗虹;;茶树体内铝形态及铝累积特性[J];作物学报;2009年10期
2 张苏凤;;茶树盆栽及在园林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11期
3 张显晨;郜红建;张正竹;宛晓春;;铝对氟在茶树体内吸收与分配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年05期
4 王国华;;茶树根系观察[J];茶叶;1958年02期
5 王立;;茶树休眠[J];中国茶叶;1981年01期
6 S.K.Dey;王本广;;磷对茶树吸收锰的影响[J];茶叶;1981年02期
7 陈庆麟;;茶树五字经[J];蚕桑茶叶通讯;1983年02期
8 山下正隆;刘湘鸣;;关于茶树根系龄别分级的分析[J];茶叶;1986年01期
9 钟蓉;;谈谈茶树花粉的多种应用[J];茶叶;1991年03期
10 闻流思;;茶树根系年周期生育活动的初步研究[J];广东茶业;1993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郑和;;茶树铝研究进展——富铝机理、生长影响[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丽丽;王长君;宋鲁;姚元涛;刘腾;贾厚振;;茶树间作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林郑和;陈荣冰;陈常颂;;缺磷对茶树根系有机酸分泌与代谢的影响[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4 康启兵;;茶树氮素营养及其生理生态学效应[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晖奇;徐焰平;谢丽华;王国红;杨民和;;茶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在寄主组织中的分布特征[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姚元涛;张丽霞;;茶树硼素营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常硕其;张亚莲;刘红艳;付海平;;加锰处理对茶树锰含量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常硕其;张亚莲;傅海平;刘红艳;;加锰处理对茶树铝、铁吸收利用的影响[A];2008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常硕其;张亚莲;刘红艳;付海平;;锰对茶树锰含量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研究[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乔婷婷;马春雷;周炎花;姚明哲;陈亮;;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EST-SSR分析[A];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李健权;茶树:区别防冻 冻后补救[N];湖南科技报;2007年
2 云南农业大学 蔡新;茶树年发育周期[N];云南科技报;2008年
3 西畴县茶叶工作站 张发勇;茶树修剪的利与弊[N];云南科技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刘e,
本文编号:1270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7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