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9 20:04

  本文关键词: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冬小麦 综合栽培措施 产量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利用率


【摘要】: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对小麦高产呈刚性需求。小麦高产伴随着高肥水投入,而肥水利用效率低是肥水不合理投入的必然结果。因此,协调小麦高产与肥水高效利用的矛盾是小麦栽培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适宜的小麦品种、播量、播期及肥水调控措施,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小麦群体质量,实现高产高效。本试验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综合播量、播期及肥水运筹等诸多因素设置四个栽培模式:传统模式(T1)、优化模式(T2)、高产模式(T3)及再优化模式(T4),研究综合栽培措施下冬小麦产量形成、光能截获与转化、水分吸收与利用以及氮素吸收与利用;同时设置0(N0)、168(N168)、240(N240)和300 kg ha-1(N300)4个氮肥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系统阐明了综合栽培措施对协同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光、氮、水利用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探明构建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的栽培学途径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差异及其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4T2T1;T4处理平均产量达T3处理的95.85%,且较T1和T2处理分别提高21.72%和6.10%。单位面积穗数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4T3T2≥T1;T4处理成熟期最大的单位面积穗数归因于其最大的春季分蘖数及最大的分蘖成穗率。穗粒数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1T2≈T3T4。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单茎生物量及开花期单穗重与单穗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T4处理开花期单茎生物量及单穗重最低,单穗粒数最少;而T1开花期单茎生物量及单穗重最高,单穗粒数最多。千粒重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2T3≈T4T1。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灌浆持续期相关性不显著。T2处理最大的籽粒粒重主要归因于其最大的籽粒灌浆速率。表明,相对于T2处理,T4处理显著增加的单位面积穗数可补偿其显著降低的单穗粒数与千粒重,因而籽粒产量较高;t1处理单穗粒数最多,但最低的单位面积穗数及千粒重导致其最低的籽粒产量;相对于t3处理,t4处理显著增加的单位面积穗数不能补偿其显著降低的单穗粒数,因而籽粒产量较低。2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分析与t1和t2处理相比,t3与t4处理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叶面积指数;于灌浆后期t4处理叶面积指数等于(2013~2014生育季)或大于(2014~2015生育季)t3处理,表明t4处理可相对减缓生育后期叶面积衰减程度。par截获率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t3与t4处理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的par截获率(两者花前、花后均无显著差异),保证了冬小麦群体对光能的有效截获。开花前,par截获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1t4≈t2;光能利用效率(基于par总截获量)表现为:t3t4≈t2t1;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t3t4t2≈t1。开花后,par截获量表现为:t4≥t3≥t2≥t1;光能利用效率表现为:t4≥t3t2t1;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t4≥t3t2t1。全生育期,par总截获量表现为:t3t4t1t2;光能利用效率表现为:t4≈t3t2t1,t4处理平均光能利用效率较t1和t2处理分别提高14.15%和4.59%;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t3t4t2t1。本研究中,光能利用效率随单位叶面积含氮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相对于t1处理,t3与t4处理光能利用效率增加对其生物产量的相对贡献均大于光能截获量增加对其生物产量的相对贡献;t4处理光能利用效率对生物产量的相对贡献显著大于t3处理,而两者光能截获量对生物产量的相对贡献无显著差异。表明,继续优化栽培措施以提高t4处理单位叶面积含氮量、光能利用效率,可实现其生物产量地大幅提高。3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分析t1处理灌水次数与灌水量最多,总耗水量最大,土壤贮水消耗量最小;t4处理灌水次数与灌水量最少,总耗水量最小,土壤贮水消耗量最大。t3与t4处理显著提高0~2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t4处理较t3处理显著提高0~100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其中以60~100cm土层尤为显著。表明,t4处理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对土壤(特别是深层土壤)贮水的吸收。生育后期平均群体蒸腾速率与蒸腾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4t2≈t1;平均土壤蒸发速率与蒸发量表现为:t1≈t2t3t4。较t3处理,t4处理生育后期群体蒸腾量仅减少6.18%;而土壤蒸发量显著减少44.30%。相关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与群体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蒸发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t4处理较高水平的叶面积指数扩大了群体蒸腾面积,提高了群体蒸腾速率、群体蒸腾量,增加了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同时降低了表层土壤含水量,减少了土壤蒸发速率、土壤蒸发量,降低了无效耗水。花后群体蒸腾效率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2t4t1≈t3;花后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t4t3t2t1。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4t3t2t1;t4处理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较t1、t2和t3处理分别提高43.22%、12.56%和7.12%。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与成熟期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籽粒碳同位素分辨率可用以表征冬小麦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4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差异及其分析氮素吸收效率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2≥t4t3t1;t4处理平均氮素吸收效率较t1和t3处理分别提高50.75%和16.62%。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4t2t1;而供氮量的表现趋势为:t3≥t1t4t2;t3处理平均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较t4处理的增加比例显著低于其供氮量的增加比例,因而氮素吸收效率较低。相关分析表明,氮素吸收效率与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供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t1处理最低的氮素吸收效率归因于其最低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t2处理最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归因于其最低的供氮量。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2t4≥t1t3;t4处理平均氮素利用效率较t3处理提高7.74%。氮素收获指数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2≈t4t3≥t1;籽粒氮素积累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4t2t1;t3处理平均籽粒氮素积累量较t4处理的增加比例显著低于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增加比例,因而氮素收获指数较低。籽粒含氮量在不同栽培模式间的表现趋势为:t3t4t2≈t1。相对于t3处理,t4处理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归因于其较高的氮素收获指数和较低的籽粒含氮量。t2处理氮素利用率最高;t4处理平均氮素利用率达t2处理的95.36%,且较t1和t3处理分别提高51.91%和25.62%。与t1和t3处理相比,t4处理较高的氮素利用率归因于其同时提高的氮素吸收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与t4处理相比,t2处理较高(或相等)的氮素吸收效率与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决定了其较高的氮素利用率;表明继续优化栽培措施,t4处理氮素利用率仍有提升空间。5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差异及其分析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240达到最大。随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氮素积累量的增加比例显著低于供氮量的增加比例,导致氮素吸收效率逐渐降低;氮素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籽粒含氮量逐渐升高,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氮素利用率显著降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2.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敏,李卫婷;干旱对运城冬小麦的影响[J];山西气象;2003年03期

2 李鑫;;冬小麦“三改”创高产[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7期

3 王位泰;张天峰;马鹏里;蒲金涌;吕峰平;黄斌;;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秋季冬小麦异常旺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8年09期

4 孙庆阳;;浅析干旱对南阳市冬小麦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6期

5 侯银平;;探讨冬小麦的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J];北京农业;2012年33期

6 禾青;;关于冬小麦持续增产问题的初步调查[J];西藏农业科技;1978年Z1期

7 章玉林,董玉坤;冬小麦施用化肥试验结果[J];新疆农业科技;1982年02期

8 刘东海;;西藏冬小麦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J];西藏农业科技;1991年02期

9 刘万代,李大良,裴卓强,,王站立,袁祖丽;剪除地上部分对冬小麦效应研究[J];河南科学;1996年03期

10 党建友;冬小麦肥水管理措施[J];山西农业;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基于概率分布的宿州冬小麦气候风险评估方法[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车少静;高祺;刘利军;;2009-2010年度石家庄异常低温对冬小麦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雷震宇;裴雪霞;;钾、锌、锰配施在冬小麦上的效应研究(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4 杨晓华;杨永红;;秋季气候变暖对冬小麦奇异生长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方文松;朱自玺;刘荣花;王友贺;马志红;;河南省冬小麦干旱动态评估指标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张艳红;吕厚荃;;2005/2006年度北方冬小麦增产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郝立生;闵锦忠;;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李月英;柳斌辉;牛英洁;王霞;张歆婕;栗雨勤;;气候条件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徐腊梅;;石河子地区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生长影响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唐为安;唐为安;田红;陈晓艺;温华洋;丁霞;徐光清;;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产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静;印度冬小麦产量下滑[N];国际商报;2003年

2 记者 孙楠 通讯员 郑昌玲;我国开展冬小麦产量逐月预报[N];中国气象报;2012年

3 马文清 马海俊;广河冬小麦面积翻三番[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4 莱阳农学院 刘树堂;冬小麦的营养与施肥[N];农资导报;2006年

5 黄艳红、铁良;我市冬小麦需采取壮苗措施[N];唐山劳动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锦;冬小麦受旱面积开始减少[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记者 朱周良;联合国警示小麦旱情 全球粮食价格高烧难退[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记者 乔林生;新麦生长现“南北差异” 丰歉将定粮价[N];期货日报;2011年

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王晓辉;今年我国冬小麦产量同比下降[N];粮油市场报;2003年

10 记者 郭晋晖;冬小麦实现“八连增” 有助减弱通胀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翔翔;渭北旱塬作物生长特征及其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2 王维;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水分供给量的反演与模型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金秀良;基子AqoaCrop模型与多源遥感数据的北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估算[D];扬州大学;2015年

4 姬建梅;关中地区冬小麦水氮产量效应及其产差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崔正勇;冬小麦土壤N_2O排放以及麦季施氮对玉米季后效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6 徐海成;冬小麦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栽培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鲁向晖;基于气候变化的豫西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效果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夏天;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志伟;区域冬小麦估产的遥感数据同化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0 姚付启;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其生理生态参数估算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鹏;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冠层高光谱变化特征及响应生理参数监测[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慧琴;基于3S技术的县域冬小麦冻害监测及分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姜亚珍;MODIS监测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长势与土壤湿度[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尚小厦;间作板蓝根对冬小麦生长及麦田CH_4通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张延;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及适应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姚致远;旱地夏休闲期种植绿肥及其不同处理方式对轮作综合效益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珂;集雨种植模式下不同施肥量对土壤水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侯仰毅;关中平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氮肥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曹寒;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热和冬小麦—夏玉米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倪玲;基于AquaCrop模型的冬小麦灌溉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1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71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