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弓形虫Ⅱ型虫株感染小鼠后血清及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3:07

  本文关键词:弓形虫Ⅱ型虫株感染小鼠后血清及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弓形虫 包囊 卵囊 代谢组 血清


【摘要】:弓形虫是一种严格的胞内寄生虫,它能够感染所有的有核细胞和所有的温血动物。人类能够通过食用含有包囊或卵囊的食物或水发生感染。然而目前对弓形虫与宿主互作过程中致病机制和代谢调控的研究还很少。本课题利用高效液质联用技术对宿主感染Ⅱ型弓形虫后血清及脑组织的代谢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iTRAQ技术对Ⅱ型弓形虫卵囊孢子化过程中蛋白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鉴定出了 2095种蛋白,其中587种是差异表达蛋白。通过GO分析和KEGG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氨基酸代谢、碳代谢和能量代谢。利用STRING软件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了互作分析,发现ATP-柠檬酸裂解酶(ACL)、GMP合成酶、IMP脱氢酶(IMPDH)、聚(腺苷二磷酸核糖)水解酶(PARG)和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DHFR-TS)在互作网络中位于中心的位置。另外,25种毒力因子在卵囊发育过程中发生了上调表达,这很可能是孢子化卵囊具有高感染性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运用LC-MS/MS技术对Ⅱ型弓形虫孢子化卵囊感染小鼠后的血清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本文分别检测出了 3871和2825个离子峰。通过多变量分析(PCA分析和PLS-DA分析),本文发现急性感染期宿主的血清代谢组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弓形虫感染过程中宿主血清中代谢物及其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不但鉴定了感染过程中都受到影响的通路以及阶段特异性通路,而且本文还首次发现了存在于植物中的α-亚麻酸(ALA)通路在弓形虫感染的宿主中也出现了。急性感染期的宿主代谢图谱变化最为明显,特别是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这些数据说明急性期的宿主呈现的是系统性的代谢紊乱。除了卵囊,感染弓形虫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食用未煮熟的含有包囊的食物。接下来本文对感染弓形虫Ⅱ型虫株包囊的BALB/c小鼠的脑及血清进行了非靶向代谢学组学分析。在感染后的7天、14天和21天收集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和脑组织样品。然后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Q-TOF-MS)进行分析。通过多变量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血清中被检测出79个差异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检测出74个差异代谢物。与此同时,脑组织经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2755个离子峰,其中60多个离子峰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ROC分析,我们鉴定出了 19种血清诊断标记物,并且这些代谢物主要参与了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另外我们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多种神经递质的丰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多巴胺、血清素、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很可能这些代谢物的变化导致了动物行为出现了异常。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研究了弓形虫卵囊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变化,解释了孢子化卵囊具有极强感染性的原因。首次对Ⅱ弓形虫卵囊和包囊感染后小鼠血清及脑组织进行了代谢组学研究,绘制了组织感染后的代谢图谱。鉴定了小鼠感染包囊后血清中多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这对弓形虫病的诊疗极具应用价值。另外血清及脑组织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变化阐释了宿主行为出现异常的分子机制。本论文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阐明弓形虫病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有效诊断、检测弓形虫病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5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元刚;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0年11期

2 李天营,肖鹏,肖猛;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0年02期

3 洪雷;牛弓形虫病[J];中国动物检疫;2000年04期

4 李天营,肖鹏;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02期

5 艾小生;猪急性神经型弓形虫病的诊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12期

6 徐慧中,胡银云;某猪场暴发弓形虫病的诊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1年11期

7 陈敏;规模猪场暴发弓形虫病的报告[J];福建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8 沈杰;我国寄生虫学界对弓形虫病认识上的飞跃[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4年02期

9 王绍琛;犬弓形虫病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4年05期

10 高昆宾;刘鸣雁;赵云燕;;一起肉牛弓形虫病的诊治[J];养殖技术顾问;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引洁;吴文学;贺国强;;弓形虫病的诊断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辉;张健;;一例犬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李祥瑞;;弓形虫病的流行的新趋势[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崔平;秦建华;方素芳;;河北省动物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蔺智兵;张厚双;曹杰;周勇志;李国清;周金林;;弓形虫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娜;穆名杨;李红魁;何建斌;;中国东北地区鸡源弓形虫的流行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晶;蔡进忠;于晋海;夏兆飞;林德贵;刘群;;几种动物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权;蒋蔚;荆振宇;陈永军;杨康;宋宁宁;崔常勇;;五种中药体外抗弓形虫抑制效果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巩薇;卫礼;王吉;贺争鸣;邢瑞昌;;实验小鼠弓形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西岐;刘秀兰;张克功;于德顺;;猫弓形虫病的诊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晓丽;养猫者易感染弓形虫应谨防患精神分裂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小郭;弓形虫病危害不轻[N];中国商报;2000年

3 戴培红;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蔡玉冰 通讯员 黄贤君;弓形虫没你想的可怕[N];广东科技报;2012年

5 李水源;当前猪场弓形虫病的防控[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弓形虫病 危及胎儿健康[N];保健时报;2005年

7 临城县畜牧局 李路民;猪得弓形虫病 吃了猫的亏[N];河北科技报;2002年

8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甘绍伯 副主任医师 冯曼玲;弓形虫——宠物的“宠物”[N];健康报;2000年

9 连孝华;孕妇玩猫狗易危害胎儿[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10 王志海 邵芹;犬弓形虫病[N];中国畜牧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刚;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5的结构分析及免疫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龚国华;上海城区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尹青;弓形虫Δbag1Δku80株的构建及其作为猫弓形虫病疫苗候选株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效力的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徐鹏;弓形虫新毒力基因TgMAPK1表达特性及其初步功能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步彩;泰州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药治疗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效果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6 陈金铃;CD4~+CD25~+调节性T细胞失能参与弓形虫分泌排泄抗原致小鼠早孕流产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7 杨鸣发;弓形虫RH株脯氨酰氨氨基肽酶特征与功能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括;人—兔嵌合型抗弓形虫IgM抗体基因库的构建和抗弓形虫IgG抗体参考物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9 张伟超;TALEN和CRISPR技术在弓形虫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木子;弓形虫半胱氨酸蛋白酶Metacaspases功能及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宇;重组弓形虫TRXL蛋白和EN02蛋白免疫保护力的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蒋宗儒;弓形虫ROP18激酶抑制宿主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玲潇;基于泛素-弓形虫多价抗原的重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帅;弓形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分析和克隆表达[D];山东大学;2015年

5 冷丽;云南大理HIV阳性者感染弓形虫SAG1、c22-8基因位点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筱鑫;弓形虫酪蛋白激酶CK1β基因缺失株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蔡玉峰;猫弓形虫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8 闫晓月;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7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组织学定位[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李芬香;弓形虫TgPRMT5基因的克隆鉴定,,细胞定位及功能初步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赵东岳;弓形虫B1等基因Real-time PCR与截短SAG2基因克隆、表达及ELISA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5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85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