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苎麻麻骨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吸附材料的制备

发布时间:2017-12-14 14:02

  本文关键词:苎麻麻骨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吸附材料的制备


  更多相关文章: 苎麻麻骨 农林废弃物 吸附 机理 生物质


【摘要】:重金属废水与农林废弃物同属环境废物,直接排放,对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特别是重金属废水,一旦排入环境中,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性极强。低浓度重金属废水(100 mg/L)的处理难度大,易被忽视,对其治理工作一直以来是世界环保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林废弃物的产量越来越多,绝大部分被直接丢弃于田间地头,如此简单处理造成巨大浪费。农林废弃物是可利用的再生资源,因此,开展针对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净化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的相关研究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农林废弃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对其吸附机理的探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迄今为止,尚未有明确的结论;本研究以天然苎麻麻骨为原料,深入探索吸附重金属Cu2+和Cd2+全过程的影响因素、吸附行为,并通过动态和静态试验分别对吸附过程进行模型拟合,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相关过程的吸附剂进行表征,以期揭示吸附机理。此外,以农林废弃物制备相关吸附材料,是其应用的首要条件,将苎麻麻骨加工成水分散苎麻麻骨饼,为农林废弃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EM、FTIR、TAG等手段,对苎麻麻骨结构和外观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测定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并以实验室模拟Cd2+废水为吸附质,通过热力学、动力学的计算和模拟揭示麻骨重金属Cd2+的吸附机理。结果显示,苎麻麻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三种成分占干重的86.58%,麻骨为具一定空隙的天然生物质材料,孔壁表面光滑,麻骨表面积为1.05 m2/g,绝大多数孔径分布介于20-50 nm之间,麻骨表面分布着大量与吸附相关的氨基、羧基、羟基、醚基、酯基等多种官能团,这些基团绝大部分为惰性基团,通常情况下不参与吸附过程,活性基团占基团总数不到10%,其密度为4.10×10-4 molg-1,惰性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活性基团,从而影响吸附过程。麻骨静态吸附Cd2+和Cu2+的过程与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有较好的拟合性,是由于活性吸附位点在麻骨表面的分布比较均匀,部分惰性官能团选择性地参与吸附重金属的过程所造成。对动力学的研究表明,麻骨吸附Cu2+和Cd2+的过程即满足一级动力学过程又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也与部分惰性官能团参与吸附过程有关。2、利用软件MINEQL+4.6双层模型拟合软件对麻骨吸附Cu2+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麻骨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主要机理为络合作用,也伴随部分沉淀作用及电荷吸附作用,pH值通过影响重金属离子的存在状态而影响吸附机制,对麻骨吸附重金属离子影响较大。吸附过程不仅发生在麻骨表面,部分重金属离子通过内扩散方式进入麻骨内部而被固定。表面吸附过程以单层吸附为主,部分区域也存在多层吸附现象,这是由于麻骨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3、动态吸附过程表明,麻骨填层厚度、重金属溶液初始浓度、pH及流出速度对吸附穿透曲线均具有较大的影响。麻骨吸附Cu2+和Cd2+的过程呈现相似的规律,流速越大、浓度越大、吸附层厚度越大、穿透时间越短,越易被穿透。在实际应用中,设定穿透时间需考虑饱和吸附量及出水口水质标准。Tomas、BDST及Yoon-Nelson三种模型均能较好的描述动态吸附过程,因此,可以利用以上三种模型准确预测穿透时间、在设定流速和浓度方面及设计建造试验工艺设备方面为工艺设计者提供参考。4、对麻骨水溶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溶出物中共检测出19种成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分别占所提取物质含量的14.82%和75.38%,表明在通常状况下,麻骨表面显电中性。麻骨溶出物的溶出量性质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大,溶液pH值、溶液温度、溶出时间、ρ(Cd2+)、麻骨粒径等均能影响麻骨表面物质的溶出,以温度和麻骨粒径对溶出量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溶出物越多,故在实际应用中,麻骨粒径及温度是控制麻骨DOC溶出量的关键因素。5、将苎麻麻骨加工成水分散苎麻麻骨饼(WDRSC),可提高苎麻麻骨对重金属的吸附量,试验中所制WDRSC的配方为(质量比):润湿剂(13%)+黏结剂(2%)+崩解剂(10%)+苎麻麻骨(75%)。该产品入水后可迅速被水润湿并自动分散成悬浮液,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麻骨与重金属废水充分接触并混合。对Cu2+和Cd2+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和4%,各种助剂均为环境友好型天然物质,无二次污染,在提高麻骨吸附性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X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光泉;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治理[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年04期

2 黄玲,刘峙嵘,李传茂;泥煤净化重金属废水[J];化工时刊;2005年04期

3 孙琪娟;;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5期

4 黄琼玉;傅贤书;;转化法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1983年02期

5 鼎;;腐植酸及其制剂处理重金属废水鉴定会在青岛举行[J];江西腐植酸;1983年02期

6 许景文;;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J];净水技术;1987年01期

7 王绍文;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防治[J];金属世界;1997年05期

8 陶红,徐国勋,马鸿文;13X分子筛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年05期

9 曹姝文,袁启顺,梅作汉,何瑞华,俞盛,李松汉;重金属废水治理试验[J];水处理技术;2002年01期

10 张建梅,韩志萍,王亚军;重金属废水的治理和回收综述[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齐剑英;张泽彪;陈永亨;;黄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其表面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牛俊;;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4 宋显洪;周志鹤;;微孔精密过滤机处理重金属废水[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平;陈永亨;齐剑英;;黄铁矿处理重金属废水[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镭;曾永刚;张毅;;铅锌选矿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羽;胥焕岩;;磷灰石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尔丽珠;;离子交换树脂法移动处理重金属废水[A];天津市电镀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冯彬;张利民;;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现状与展望[A];全国镀膜与表面精饰低碳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杨燕;陈天虎;陈冬;李平;史亚丹;朱晓;;保护气氛下煅烧胶状黄铁矿去除水中铜离子的影响因素[A];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张莺;贺州重金属废水入江:监管难还是监管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2 迟平;采矿废水重金属处理难题攻克[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钟楠;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处理实现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记者 仇方迎;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获得成功[N];科技日报;2008年

5 仇方迎;生物技术治理重金属废水污染取得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双瑾 王蒙;西安彻查涉重金属企业[N];中国环境报;2012年

7 记者 张晓红;“洗”出重金属废地变良田[N];珠海特区报;2012年

8 记者 李鹏;重金属致癌仍存疑[N];北京科技报;2013年

9 罗艾东;电化学新技术高效处理重金属废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10 见习记者 陈业奇;将核查重金属排放现状[N];东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民;滇池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及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强;紫根凤眼莲对水中四种重金属的去除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一良;负载PEI纳米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其深度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周奇;粘土矿物的有机功能化及其重金属吸附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5 徐升;苎麻麻骨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吸附材料的制备[D];南昌大学;2016年

6 邹绍芳;重金属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海水检测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陈新才;重金属在土壤—微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杨雷;水泥工业处理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的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玉成;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明亮;煤矸石产酸潜力及粉煤灰与马粪堆肥吸附重金属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斌;改进BCR提取协同ICP-MS法对大宝山横石河重金属及其形态的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帅华;电场强化炭膜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吴翠红;三维有序大孔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杜佳;树脂基纳米复合材料深度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5 倪玮怡;上海市郊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来源及贡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雨嘉;四种重金属离子对曲壳藻生长情况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马宇轩;沈阳城郊耕地重金属Cd、Ni含量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宋伟;诱导结晶组合工艺处理含铁重金属废水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张景;复合MnO_2-Fe_3O_4吸附水中重金属及其循环利用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10 黄智宁;重金属在锰矿区溪流及水生植物中的迁移转化与环境风险[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8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8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0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