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棉花优异纤维重组自交系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发布时间:2017-12-14 22:15

  本文关键词:棉花优异纤维重组自交系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更多相关文章: 棉花纤维品质 SLAF 高密度遗传图谱 QTL定位


【摘要】:纤维品质是棉花育种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由于纤维品质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使育种选择变得非常复杂。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与性状关联的标记,直接反映了 DNA水平上的差异,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避免了常规育种依赖表型选择的盲目性,提高育种选择的效率,因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是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水稻、番茄、玉米等作物上定位了很多重要的性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棉花遗传图谱的构建以及棉花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纤维品质QTL定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优异纤维种质鲁原343为父本,高产种质鲁棉研22为母本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分析优异纤维种质系的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对纤维品质以及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获得与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紧密连锁的QTL,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相关功能基因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优异纤维种质系构建的群体中,纤维长度、强力、细度的遗传效应较高,均在30%以上。其中纤维长度的遗传效应最高(52.04%),纤维长度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可以通过遗传选择进行改良;其次是纤维强力和细度,且环境对这2个性状的影响也较大,强力和细度在遗传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环境的影响;纤维伸长率的遗传效应值最低(5.08%),但环境效应值最高(71.82%),说明伸长率最容易受环境影响,遗传选择改良的效率较低。产量性状中,衣分的遗传效应较高(48.48%),且环境效应值较低(5.04%),衣分性状利用遗传改良的效果较好;铃重的遗传效应为26.48%,环境效应为33.04%,铃重性状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主要为加性遗传。2.利用28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比较了 2个主要产棉区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发现产自长江流域的纤维长度变短,强力变强,纤维变粗。QTL分析结果显示,一共检测到27个QTLs,6个稳定的QTLs,解释的表型变异在5.09%-23.17%之间,其中3个为纤维长度(qFL03.1,qFL07.1,和qFL251),1个纤维强力(qFS07.1)和2个纤维细度(qFM07.1和qFM16.1)。另外,qFL16.1在黄河流域的2个试验点2年的数据集中均能检测到,3个QTLs(qFL19.1,qFS03.1和qFM19.1)在长江流域的溧水试验点两年的数据集中均能检测到,这些环境特异的QTLs可能贡献了环境适应性。鉴定了 9个QTLs与环境互作显著,其中8个在长江流域的溧水试验点检测到。此外,检测到23个铃重和衣分QTLs,其中4个稳定的QTLs。该结果对在不同棉花产区的标记辅助育种具有一定意义。3.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共获得623.61M的reads,Q30测序平均为80.40%,平均GC含量为38.12%。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开发432,870个SLAF标签,SLAF标签亲本平均测序深度为37.4x,子代平均测序深度为6.08x。在开发得到的432,870个SLAF标签中,多态性SLAF标签共有25,280个,多态性比例达到 5.84%。4.筛选出多态性SLAF标签3,749个,通过与棉花TM-1参考基因组定位,SLAF标签被分为26个连锁群,整合前期鉴定的366个多态性SSR标记,计算两两标签之间MLOD值,共上图3,755个,其中3556个SLAF标签,199个SSR标记,上图率为94.47%。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谱,总图距3,426.57cM,平均图距 1.50cM。5.基于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利用WinQTLCart2.5对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了 QTL定位。8个性状共检测到104个QTLs,67个QTLs与纤维品质相关,37个QTLs与产量性状相关。鉴定的QTLs中,24个QTLs能在3个及以上的环境中检测到,其中15个与纤维品质相关,9个与产量相关。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稳定QTLs中,分布于A亚组的QTLs多于D亚组;产量性状相关的稳定的QTLs主要分布于D亚组。另外,本研究鉴定了 19个QTL簇,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其中12个QTL簇既与品质性状相关,又与产量性状相关,5个QTL簇只与纤维品质性状相关,2个QTL簇只与产量性状相关;鉴定的QTL簇中,18个QTL簇包含至少有1个稳定的QTL。本研究鉴定的这些QTIL簇是控制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重要染色体区域,为下一步精细定位与品质和产量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双平,常晓阳;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2年02期

2 石玉真;张保才;李俊文;刘爱英;袁有禄;;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决定[J];遗传;2008年11期

3 姜保功,孔繁玲,张群远,杨付新,李如忠,刘永平,万振元,郭腾龙;建国以来我国黄淮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Ⅱ.纤维品质性状的改良[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4 王伟;崔秀珍;李哲;;棉花海陆杂交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参数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4期

5 管长娟;梁维维;高文伟;陈全家;曲延英;史文通;王燕惠;;海陆回交群体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袁有禄,张天真,郭旺珍,潘家驹,R.J.Kohel,熊宗伟,唐淑荣;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稳定性研究[J];棉花学报;2002年02期

7 袁有禄,张天真,郭旺珍,潘家驹,R.J.Kohel;棉花优异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8 陈荣江;王清连;朱明哲;;棉花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联度及典型相关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9 朱明哲;王文峰;陈荣江;侯红琴;郭发军;;杂交春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多元统计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周有耀;;陆地棉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综述)[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仲华;王仁祥;陈金湘;;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志刚;梅正鼎;杨晓萍;刘开智;;真菌激活蛋白对棉株主要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超;毛正轩;牟方生;杨泽湖;戢沛城;龚一耘;;核不育杂交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艾先涛;李雪源;吐尔逊江;王俊铎;莫明;孙国清;沙红;;新疆高品质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遗传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艳改;杨代刚;马雄风;周晓箭;王海风;孟清芹;张文生;裴小雨;周克海;;陆地棉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初报[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哲;崔秀珍;常俊香;杨金玉;;棉花海陆杂交纤维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宋宪亮;孙学振;刘娟;郑希明;张天真;;棉花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山东省优质棉基地建设管理协会第三届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艾先涛;李雪源;莫明;吐尔逊江;王俊铎;孙国清;秦文斌;徐利民;;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贾银华;周忠丽;孙君灵;潘兆娥;何守朴;庞保印;杜雄明;;陆地棉资源群体结构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杨鑫雷;张桂寅;李志坤;王省芬;张艳;王国宁;吴立强;吴金华;马峙英;;四倍体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及Meta分析[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尹江勇;我省实现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突破[N];河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芙蓉;棉花优异纤维重组自交系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仁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的构成因素和遗传特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唐世义;陆地棉优质品种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D];西南大学;2014年

4 杨鑫雷;四倍体棉花纤维品质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元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5 秦鸿德;陆地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和标记辅助轮回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6 袁有禄;棉花优质纤维特性的遗传及分子标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震;陆地棉SNP遗传图谱构建及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袁延超;陆地棉产量、纤维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鑫超;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QTL有利等位基因鉴定[D];西南大学;2016年

4 檀运娜;陆海渐渗系双交分离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5 邓晓英;杂交棉中棉所70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6 尹会会;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评价及相关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刘艳改;陆地棉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8 柳宾;棉花早熟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蒿若超;新疆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与QTL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贾菲;陆地棉重组自交系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89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289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