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对猪卵泡发育与闭锁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褪黑素对猪卵泡发育与闭锁的影响研究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卵泡是哺乳动物卵巢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元,哺乳动物卵巢内存在大量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但是大部分卵泡在发育的不同阶段会发生退化和闭锁,只有少数才能发育成熟以致排卵。卵泡的发育与闭锁是一个受内分泌、旁分泌及基因调节的复杂生理过程,研究猪卵泡的发育与闭锁对更好地理解母猪的生殖机理及进一步提高母猪繁殖力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褪黑素主要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激素,是联系机体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发现,褪黑素具有较强的氧自由基清除功能,对人类、猪、牛、绵羊、大鼠、小鼠等物种的生殖机能具有调控作用。然而,有关褪黑素对猪卵泡闭锁的影响研究目前尚无系统报道。本研究探讨褪黑素受体基因在母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揭示猪不同程度闭锁有腔卵泡中褪黑素的含量水平,解析内源性褪黑素水平与卵泡闭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以猪健康有腔卵泡和颗粒细胞为体外培养模型,探讨不同水平褪黑素处理对体外培养猪有腔卵泡发育潜能的影响,以及褪黑素影响颗粒细胞凋亡与类固醇生成的作用途径,为进一步认识褪黑素对猪卵泡发育与闭锁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本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成年母猪的脑、肝脏、胰脏、脂肪、卵巢、肾脏、心脏和脾脏等组织中均存在褪黑素受体基因MT1和MT2表达,猪卵巢和脑组织中MT1和MT2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2.褪黑素在猪有腔卵泡中的含量分布呈显著差异(P0.05),健康卵泡中褪黑素水平最高,早期闭锁卵泡中次之,晚期闭锁卵泡中最低。不同程度闭锁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率顺序为:晚期闭锁卵泡早期闭锁卵泡健康卵泡。卵泡内褪黑素水平与颗粒细胞凋亡率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47,褪黑素水平与卵泡闭锁存在强的负相关性。健康卵泡颗粒细胞中褪黑素受体MT1和MT2表达显著高于闭锁卵泡(P0.05),褪黑素及其受体可能在猪卵泡发育与闭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3.体外培养直径3~5 mm的猪健康有腔卵泡,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0,0.05,0.2,0.8 ng/mL)处理6 d,检测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猪有腔卵泡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揭示,培养48 h后,0.05,0.2和0.8 ng/mL褪黑素处理均提高了卵丘颗粒细胞层数,其中添加0.8 ng/mL褪黑素组A级COCs比率(17/48)最高。培养6 d后,褪黑素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卵泡的存活率及卵泡膜完整率,添加0.2 ng/mL褪黑素组卵泡存活率达95.83%,膜完整性达72.22%。培养3 d后,0.05 ng/mL褪黑素处理有腔卵泡获取的卵母细胞卵丘扩散率达到88.89%,0.2 ng/mL褪黑素处理卵母细胞极体排出率达56.9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3 d后,褪黑素各处理均显著降低了体外培养有腔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率(P0.05)。表明添加0.05,0.2及0.8 ng/mL褪黑素对体外培养有腔卵泡的存活、卵丘增殖、卵泡膜完整性维持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显著抑制颗粒细胞凋亡。4.分离3~5 mm健康卵泡的颗粒细胞,添加不同水平褪黑素(0,0.001,0.01,0.1,1.0,10 ng/mL)体外培养48 h后,检测褪黑素处理对体外培养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类固醇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1 ng/mL褪黑素能够显著促进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的增殖活力及集落形成(P0.01),刺激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的E2分泌(P0.05),下调P4水平(P0.05),上调类固醇合成酶CYP 17A和CYP 19A的表达(P0.05),抑制颗粒细胞凋亡(P0.05)。采用0.01 ng/mL褪黑素(MT)或MT联用其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MT+IIK-7,MT+Luzindole,MT+4P-PDOT)处理体外培养颗粒细胞,检测发现,MT及MT+IIK-7处理均能显著抑制颗粒细胞凋亡(P0.05),并上调MT2、Bcl-2、SOD1及GPX4的表达(P0.05),降低Bax、P53和Caspase-3的表达(P0.05);与MT处理相比,MT+Luzindole及MT+4P-PDOT处理组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则明显上升(P0.05),MT单独处理引起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也被阻断或消减(P0.05)。表明褪黑素可通过MT2受体激活方式上调体外培养颗粒细胞中Bcl-2、GPX4和SOD1表达,下调Caspase-3、P53和Bax表达,从而抑制颗粒细胞凋亡。5.体外无血清或内质网应激诱导条件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添加不同水平褪黑素(0,0.001,0.01,0.1,1.0,10 ng/mL)处理24 h,检测褪黑素处理对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结果证明,1.0 ng/mL褪黑素处理显著抑制了由血清剥夺诱发的颗粒细胞凋亡(P0.05),而Luzindole具有抵消褪黑素抗凋亡效应的作用(P0.05)。与衣霉素Tun阳性处理、血清剥夺处理及空白对照相比,1.0 ng/mL褪黑素处理及血清剥夺后添加1.0 ng/mL褪黑素处理均显著抑制了颗粒细胞凋亡(P0.05)。各处理对体外培养颗粒细胞中MT1和FAS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MT+Luzindole组相比较,1.0 ng/mL褪黑素处理显著上调了MT2表达(P0.05),抑制了FAS L、CHOP和GRP78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含1.0 ng/mL褪黑素各组SOD1和GPX4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褪黑素可通过其受体激活途径调控FAS、FSA L、CHOP、GRP78、SOD1和GPX4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的凋亡。综上所述,猪卵泡中褪黑素水平与卵泡闭锁程度紧密相关,添加适宜水平褪黑素可促进体外培养有腔卵泡的生长发育,并能抑制体外培养颗粒细胞的凋亡,调节颗粒细胞类固醇分泌,有差别地调控死亡受体、内质网应激应答因子及抗氧化酶基因等的表达。褪黑素可能是通过其直接清除自由基功能发挥作用的,但同时也通过膜受体激活途径发挥其调控作用。本研究对进一步认识猪卵泡发育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能群;奇妙的保健因子——褪黑素[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2 黄群山;王建辰;;褪黑素及其在羊季节性繁殖中的作用[J];国外兽医学.畜禽疾病;1991年01期
3 占今舜;张彬;;浅谈褪黑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博览;2011年07期
4 张娜;张海军;杨荣超;黄韫宇;郭仰东;;褪黑素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09期
5 左佳琦;谢佳恒;薛宇轩;冯欢;徐佳妮;黄萱;;褪黑素对缓解植物逆境胁迫作用的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4年03期
6 刘淑英,龄南;褪黑素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7期
7 赵国先;李娜;宋海彬;马可为;;褪黑素对动物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饲料;2008年15期
8 代国杰;朱建津;高琳琳;单立娟;;褪黑素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3期
9 张娜;张海军;杨荣超;黄韫宇;郭仰东;;褪黑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9期
10 徐芳;周海鹏;郭早霞;于宏安;袁玉川;巩智刚;王玉华;;植物褪黑素及其抗逆性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琼;孙儒泳;张崇理;许荣昆;;人体中褪黑素的生理作用[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贾娇;杨红;;褪黑素及褪黑素能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叶晓华;怀佳萍;孙学成;徐晓;吴建胜;;褪黑素通过调节白介素22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2013第六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袁崇刚;施英唐;何令;;持续光照和褪黑素对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刘志民;刘志民;赵瑛;陆祖谦;沈玉美;谈雯;彭树勋;;褪黑素受体在体内分布及信息传导通路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徐峰;王芳;李经才;;褪黑素睡眠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何颖;李经才;;褪黑素对学习、记忆的作用研究进展[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邱旭升;邱勇;陈晖;孙旭;邓亮生;郑振耀;;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褪黑素信号传导通路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吴建胜;怀佳萍;邵颖颖;孙学成;金尹;黄智铭;;褪黑素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卫民;肖国民;裘五四;吴建跃;程军;姜启周;徐海松;张眉;方蓉;;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清褪黑素变化的临床研究初步报告[A];2009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舟子 留美学者,生物化学博士;褪黑素究竟有多神奇?[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苹果;未成年人不宜服褪黑素治失眠[N];中国妇女报;2012年
3 李玉霞;“褪黑素”保健品不要随便吃[N];中国人口报;2004年
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教授 张均田;含褪黑素保健品的功效[N];光明日报;2002年
5 ;褪黑素安全否看看专家怎么说[N];健康报;2002年
6 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医学院 任骏 张晓;褪黑素:现状与前景[N];健康报;2002年
7 任骏 张晓;不必滥用褪黑素[N];科技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黄萱;“褪黑素”到底是什么[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本文由香港麦迪信医学出版有限公司供稿;褪黑素长期服用安全吗?用于儿童可靠吗?[N];医药经济报;2003年
10 主任医师 吕斌;褪黑素使用过量会影响生育[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婷婷;褪黑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郭攀;褪黑素保护镉暴露所致肝毒性效应的机制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吉国;褪黑素对牙髓炎TLR4、NF-κB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徐永鹏;褪黑素对1-溴丙烷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唐立;褪黑素在实验性主动脉瘤模型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王日雄;基于胃癌血管生成的褪黑素核受体作用靶点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庞云渭;褪黑素抑制牛卵母细胞及体外受精胚胎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8 李孟奇;番茄中油菜素内酯缓解氧化锌纳米颗粒胁迫及褪黑素在硒诱导镉胁迫抗性中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须文;褪黑素在调控番茄耐热性中的作用及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蒲勇;褪黑素对猪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波;褪黑素、钙调蛋白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模型中的相互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赛君;线粒体凋亡途径参与褪黑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景新;血液透析患者褪黑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炎症状态及睡眠质量相关性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帅;褪黑素对缺氧缺血所致的新生大鼠未成熟脑白质损伤的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5 胡奇珍;褪黑素抑制酒精性脂肪肝的动物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毛琳;不同尺寸纳米三氧化钨致小鼠肝肾毒性研究以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笑哲;褪黑素对氧化应激条件下ARPE-19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的作用研究及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4年
8 肖志勇;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240改善帕金森模型大小鼠运动功能损伤[D];南华大学;2015年
9 胡春利;褪黑素通过Reelin信号通路对Aβ_(1-42)介导的神经退行性变的保护作用[D];辽宁医学院;2015年
10 孙业清;褪黑素对牛精液品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体外发育能力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12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31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