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洛坤府交通主干道行道树多样性研究及生态效益评价
本文关键词:泰国洛坤府交通主干道行道树多样性研究及生态效益评价 出处:《西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行道树 环境生态 i-Tree街道模型 泰国 洛坤府
【摘要】:道路绿带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道路环境质量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和土地上提高主干道路绿带的绿化质量水平,利用道路绿带的滞尘作用可降低粉尘、净化城市道路,同时,道路绿带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效益,如减少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雨水和节能。为了更好发展街道绿化,找到合适的行道树,本文将定量测定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泰国洛坤府主干道行道树多样性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生态效益。研究结果为泰国洛坤府交通主干道行道树树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基于滞尘作用的道路绿带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本文的研究地点洛坤府位于泰国南部,是一处知名的佛教古都。2、田野调查:针对行道树的田野调查在2015年1月至2月展开。调查样本来自于38条城市主干道的行道树,调查涉及长度为1,034公里的城市主干道。随机抽样的线路由总体交通情况决定,选取了沿线两侧树木,每隔200米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所有的树木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取树木1.3米高度处直径。其他数据参数包括树种、树冠直径、高度、树木病害及健康状况等指标。3、研究采用i-Tree街道模型计算树木每年创造的生态效益。根据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树种的分布及成长情况来选择参考城市。i-Tree街道模型是基于十六个美国城市的树木生长及地理数据建立的,涵盖了十六个不同的气候带。树种构成、取暖指数、制冷指数以及年降水量是选择参考城市的四大标准。基于上述四个标准,我们选择夏威夷的火奴鲁鲁(Honolulu Hawaii)与洛坤府两座城市作为参考城市。4、行道树的生态效益分析:城市能从行道树上获得多少生态效益取决于树木数量、种类以及树龄。生态效益的价值将折算成为城市节约的钱的金额。田野调查中获得的数据将被导入i-Tree街道模型中来计算生态效益,具体包括能源节约量、空气污染清除量、雨水流失减少量、二氧化碳削减量以及碳储存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进行抽样的树木资源分布于府内38条城市主干道,对大约2,947株树木进行了抽样,囊括了31科共计83种行道树,数量最多的5种分别是:1)腊肠树(Cassis fistula)13.51%、2)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13.27%、3)铁刀木(Senna siamea)11.61%、4)罗晃子(Tamarindus indica)8.25%、5)多花紫薇(Lagerstroemia floribunda)8.14%。洛坤府交通主干道旁行道树的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34。2)对于洛坤府被观测到的排在前十位的最普遍的树种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40%)行道树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介于15.2-30.5cm之间,31.08%树木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介于30.5-45.7cm,11.85%介于40.7-61cm之间。这些树群需要引起城市主干道管理局的关注。在所有行道树树种中,雨豆树和罗晃子占据了大型树木中的较大多数,分别为44%与23%。3)树木能提供直接荫蔽,从而节约空调耗能,因此降低了空调耗能产生的对城市气候的影响。本研究中,行道树每年能够降低约27,810 MWh电力消耗,相当于每年节电约340万美元。从发电及二氧化碳埋存中减少的二氧化碳量为每年333,844吨,约合240万美元/年。每年空气污染的减少量约为5.6吨(空气污染物包括N02,SO2,O3沉积物、PM10),扣除来自发电产生的CO2,SO2、NO2,以及挥发性有机溶剂,已扣除了树木所产生的生物性VOC部分。该减少量折合约年均746,500美元。洛坤府行道树每年贡献的地表积水水流失减少量,或是雨水截留量大约为12,346,334 m3/年,为城市每年节约51.2万美元。洛坤府区域城市主干道区域内行道树的年均生态效益如下,在成本节约方面,每年提供效益约1166万美元,平均每株行道树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为39.52美元。年均提供的生态效益价值(单位:美元/株/年)最高的三种树木依次为:菩提树(Ficus religiosa)110美元、罗晃子(Tamarindus indica)98美元和雨豆树(Samanea saman)90美元。因此,要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洛坤府公路部门可以选择生态效益更高的树种,或种植诸如罗晃子和雨豆树这样的本土树种来提高行道树的多样性和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68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雨露,章先洋,黄岳夫;论行道树种的多样性及其利用[J];当代生态农业;2001年Z2期
2 梁耀锴;浅谈行道树种的多样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3期
3 何小弟;行道树种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2年03期
4 田伟,关正君,荆晓梅;沈阳市行道树现状分析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5 张学梅,傅雨露;浅析诸暨市城区行道树种的现状与配植[J];安徽农业;2004年07期
6 马淑玲,殷玲利;行道树的种植规划[J];林业实用技术;2004年06期
7 张敬丽,王锦,王昌命;昆明市建成区行道树结构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刘晓俊 ,黄嘉聪 ,杨辉明 ,梁俊杰;行道树——深圳亮丽的风景[J];中国林业;2005年20期
9 王文;;西安市行道树树种现状及发展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5年04期
10 王大政 ,张军;大连开发区生态环境对行道树生长的影响[J];中国林业;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寿仁;王琳锋;高国良;褚海芬;黄尚浦;吴光洪;;杭州市高校行道树景观调查与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党运宽;朱超辉;徐欣欣;;郑州市区行道树树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3 刘雪梅;崔怡凡;;天津行道树的调查与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4 韩广;杨济;;枝叶积雪对行道树机械损伤的调查与分析——以长沙市岳麓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袁学文;甄芳洁;;北京地区城市道路行道树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13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6 张楠;郝培尧;晏海;董丽;;北京市城区行道树多样性及种类构成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7 帕丽旦木·木萨;哈提曼·克依木;古丽孜热·土尔逊;;优化行道树木——桑树[A];西部六省(区)中心城市园林科技信息网第26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译 编译;行道树 复杂的美丽[N];中国花卉报;2005年
2 湖南省沅江市园林局 廖华娟;选择行道树应坚持的几个原则[N];中国花卉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丁陈锋 本报记者 黄之宏;行道树如何成荫 专家来建言[N];温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慷;城区行道树补种工作展开[N];广元日报;2011年
5 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童言;行道树:抗风和景观的博弈[N];海口晚报;2014年
6 林智岚;福州,,该选怎样的行道树?[N];福建日报;2004年
7 张静文 杨玉想 ;合理选择行道树[N];中国花卉报;2004年
8 朱玉安;浅谈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4年
9 陕西 朱玉安;行道树的选择标准[N];中国花卉报;2005年
10 记者 徐行翔;市区淘汰“老弱病残”行道树[N];嘉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博文;泰国洛坤府交通主干道行道树多样性研究及生态效益评价[D];西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晓;合肥市行道树结构及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2 汪瑛;北京市行道树结构分析与健康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龚利彬;长沙市岳麓区行道树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4 李国杰;基于热舒适度的哈尔滨步行街行道树优选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魏楚芳;广州越秀区道路行道树调查与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6 孙志伟;福州行道树空间结构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胡文强;包头市行道树种评价与选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周宇亭;南昌市红谷滩中心区行道树健康评价与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9 鄢彦斌;太原市行道树数据库系统构建及结构分析[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张锦;成都市主城区行道树景观美景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33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