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莠去津和三唑醇农药残留光学传感技术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发布时间:2018-01-01 17:08

  本文关键词:莠去津和三唑醇农药残留光学传感技术及其分子识别性能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光学传感技术 莠去津 三唑醇


【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具有分子识别性能的新型功能化纳米材料不断涌现,为化学性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注入了新活力。特异识别和有效响应是建立快速检测技术的关键,因此开发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化学性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一直是分析化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Fe3O4、C3N4、Au NPs等纳米材料为载体,通过对其表面功能化和多元杂化修饰,分别合成了多元纳米杂化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化金纳米粒子和Au NPs/Cd Te荧光探针等多种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功能化纳米材料微观结构、形貌及识别特性的表征技术,解析和阐述了其分子识别机制,开展了基于上述功能化纳米材料为核心识别元件的光学传感技术研究,实现了莠去津、三唑醇等化学性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构建基于功能化磁性表面仿生识别的荧光竞争传感技术。懫用沉淀聚合法,以Fe3O4纳米粒子为磁核,壳聚糖为功能化修饰载体,莠去津为模板分子,合成了对目标物具有吸附选择性好、抗逆性强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磁滞回线对磁性壳聚糖印迹聚合物的结构和物理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平均粒径约为1.2μm,磁性特征显著;采用动力学反应模型、Freundlich吸附模型、Scatchard方程分析技术对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及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印迹聚合物具有一类结合位点,对目标物具有高选择性识别,其动态识别机制属于动力学二级反应,静态识别机制是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印迹因子为2.14;以磁性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为识别元件,结合荧光免疫竞争吸附技术构建了快速识别莠去津的荧光传感技术,其线性范围为2.32μM-185.4μM,检测限为0.86μM。构建基于氢键诱导纳米金变色效应的快速可视化传感技术。通过柠檬酸热还原方法制备粒径可控的金纳米颗粒,采用自组装技术合成了集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性能于一体的三聚氰胺-金纳米颗粒(Mel-Au NPs)显色偶联体;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粒径分布等手段研究了偶联体与目标物的互作识别效应,解析了氢键诱导显色机制。结果显示:Au NPs表面的三聚氰胺通过氢键多位点识别作用特异结合莠去津,引起Mel-Au NPs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红移,导致Mel-Au NPs聚集变色;在该过程中,分子识别作用直接转化为可读的紫外光学信号,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间。基于Mel-AuNPs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导机制构建了快速识别莠去津的可视化传感技术,其方法线性范围为0.165μM-330μM,检测限为16.5 n M,检测时间为15 min。构建基于功能化磁性C3N4高效识别分离与纳米金变色效应的可视化传感技术。基于主客体特异识别理论,以磁性C3N4硅球为载体,莠去津为模板分子,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法制备了特异性好、吸附量高的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磁滞回线等技术手段对磁性C3N4表面分子印迹的结构和物理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表面粗糙不平,平均粒径约为2μm,磁性特征显著;通过动力学反应模型、Freundlich吸附模型、Scatchard方程分析技术探讨了其分子识别性能和识别机制,结果显示:该聚合物具有两类结合位点,对目标物具有高选择性识别,其动态识别机制属于动力学二级反应,静态识别机制是Freundlich双分子层吸附,印迹因子2.08;将磁性C3N4表面印迹的高效识别分离特性与纳米金变色效应结合构建了快速识别莠去津的可视化传感技术,用于检测大米基质中的莠去津农药残留,线性范围为0.155μM-31.0μM,检测限为0.0765μM。构建基于静电诱导纳米金聚集变色和荧光能量共振转移作用的紫外/荧光传感技术。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具有分子识别和紫外/荧光双信号传导性能的Au NPs/Cd Te荧光探针。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透射电镜、Zeta电位、粒径分布等手段研究了荧光探针与目标物的互作识别效应,解析了静电诱导变色效应阻断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的机制。结果显示:Au NPs通过静电作用特异识别三唑醇,引起Au NPs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红移,导致Au NPs交联聚集,Au NPs的变色效应减弱了金纳米颗粒的荧光猝灭效应、阻断荧光能量共振转移作用,使Cd Te量子点的荧光恢复。基于Au NPs/Cd Te荧光探针的分子识别和信号传递机制构建了快速识别三唑醇的紫外/荧光传感技术。方法线性范围为0.338μM-33.8μM,检测限为0.182μM,检测时间为20 min。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gnetic chitosan imprinted polymer by means of TEM ,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 , X - ray diffraction and hysteresis loop .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magnetic C3N4 surface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TEM ,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 , X - ray diffraction and hysteresis loop . The interaction of fluorescent probe with target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um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zeta potential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450.263;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波,刘阳,王洪鉴,孙天麟;环糊精用于分子识别分析的新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2 夏绍灵;毕豫;孙宏;王红英;;分子识别功能高分子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4期

3 曾广植;魏诗泰;;甜味的分子识别与诱导适应的受体模型[J];化学通报;1980年08期

4 曾广植;魏诗泰;;用诱导适应的味受体模型以探索甜味的分子识别(英文)[J];分子科学学报;1981年02期

5 肖仁亮;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人工酶[J];咸宁师专学报;1989年02期

6 官景渠;;选择性分子识别在化学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7 何锡文,冯喜增,史慧明;生物体相关物质的分子识别分析[J];分析化学;1995年06期

8 白雪;C_(60)、C_(70)的提纯方法及对-叔丁基-杯[8]芳烃对C_(60)的分子识别[J];化学世界;1995年10期

9 徐筱杰,陈丽蓉;化学及生物体系中的分子识别[J];化学进展;1996年03期

10 ;用分子识别技术除汞[J];硫酸工业;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尔康;;探讨分子识别和特异性-亲和性及特异性评判药物筛选[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晋卫军;梁文娟;卫洪清;;利用卤键构建分子识别和化学传感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赵胜芳;吴校彬;陈年友;叶发兵;王孟华;;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meso-四(4-羧基苯基)卟啉对麦芽糖的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郑小明;;分子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半定量研究(Ⅰ)[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刘育;;超分子体系中分子识别的热力学起源[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朱传凤;李冰石;潘革波;王琛;万立骏;;新的功能有机薄膜中的分子识别研究[A];全国第七届扫描隧道显微学学术会议(STM'7)论文集(一)[C];2002年

7 于海佳;彭英华;王晓辉;赵超;李奚;曲晓刚;;金属配合物及无机碳纳米管对生物的分子识别及其潜在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孔宪明;杜学忠;;气液界面巴比妥酸两亲分子单层膜与三聚氰胺的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刘育;;纳米超分子体系的构筑子——基于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与组装[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芳;何卫江;王艳华;陆国元;;水-气界面的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于洋 田野;生物分子识别研究取得新成果[N];吉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斌;氮萘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小分子识别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2 刘广洋;莠去津和三唑醇农药残留光学传感技术及其分子识别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范翊;聚糖类脂衍生物仿生物膜分子识别功能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4 张晓兵;用于电化学与光化学传感器研制的单卟啉与双卟啉类分子识别载体的制备与分析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5 孙得志;分子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半定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1999年

6 郝雅琼;基于桥联双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及相关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韩翠平;环糊精的纳米界面组装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盛瑞隆;新型光化学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9 陈煜;单官能化柱芳烃的合成、自组装及其选择性分子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向清祥;新型大环多胺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超分子识别与仿酶催化作用[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贤梁;荧光型柱[5]芳烃、杯[4]芳烃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默涵;CBn与Co(Ⅱ/Ⅲ)配合物的分子识别和超分子自组装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程文进;双磷酸柱[5]芳烃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董文倩;卟啉—组氨酸体系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行为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陈春梅;几种大孔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及其吸附铯的基础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谢辉;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免疫分子识别[D];暨南大学;2006年

7 郑小燕;冠醚类化合物分子识别与超分子器件的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严泽民;富硫有机化合物的配位组装及分子识别[D];苏州大学;2003年

9 刘一;聚集诱导发光现象在糖类分子识别与检测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张国栋;系列β-环糊精缩水甘油醚类衍生物:合成、表征和分子识别[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54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3654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