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微效QTL qHd1的精细定位
本文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位点 抽穗期变异 产量性状 微效 出处:《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抽穗期是决定水稻品种所适应生态区域的最关键因素,产量则反映了水稻品种的生产能力,两者是评价水稻品种应用价值的基本性状。优化抽穗期以充分利用自然光温资源、提高稻谷产量,需要对这两类性状的遗传机制具有更全面且深入的认识。本研究在应用3个初级定位群体进行QTL定位、分析抽穗期变异对QT L检测影响的基础上,建立遗传背景高度同质的遗传群体,精细定位了1个对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兼具作用的微效QTL,主要结果如下所述:1.抽穗期变异对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QTL分析的影响应用抽穗期变异具明显差异的3套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开展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QTL分析,其中,分别由早籼型保持系珍汕97B和协青早B与中籼型恢复系密阳46配组构建的ZM-RIL和XM-RIL抽穗期分离大,由中籼型恢复系特青和IRBB品系配组构建的TI-RIL抽穗集中。3套群体均进行3年试验,采用QTL Network 2.0的多环境模型分析,检测到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主效应QTLs分别有13和51个、双QTL互作分别有11和20对。结果显示,加性效应是调控性状变异的最主要遗传因素,上位性效应次之,而基因型与环境几乎不存在显著互作。相比于ZM-RIL和XM-RIL,TI-RIL中检测到的QTL具有明显特点:就抽穗期而言,尽管加性效应较小,却能解释较大的表型变异;就穗数和粒数而言,分别具有较大的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就粒重而言,QTL数和联合贡献率均比其他2个群体约高1倍。这些结果表明,应用抽穗期变异小的分离群体不仅可增强抽穗期性状本身微效QTL的检测功效,而且可有效提高产量性状QTL的检测效率。3个RIL群体中检测到的QTL大部分与已克隆QTL重叠,但仍有部分未见报道或仅有零星的初定位报道,其中,在不同年份、不同群体均稳定发挥作用的QTLs,尤值得关注,包括抽穗期QTL q HD11、粒重QTL q TGW10,以及兼控粒重和单株产量的q TGW6.1/q GY6、兼控粒数和粒重的q NGP2/q TGW2.3。2.微效QTL q Hd1的精细定位、多效性分析及分子机制初探根据上述初定位结果,构建新群体,固定主效QTL区间的基因型,检测控制抽穗期的微效QTL。前期已从珍汕97B3/密阳46的后代材料中挑选剩余杂合体,构建BC2F8:9群体,将对水稻抽穗期具有微效作用的q Hd1定位于第1染色体长臂末端约761 Kb的区域内,本研究继续构建背景同质性更高、目标区域分离区间进一步缩小且相互交叠的剩余杂合体梯系材料,精细定位q Hd1,研究其对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对自然光温条件变异的应答,筛选候选基因、分析q Hd1遗传作用的分子基础。首先,利用在目标区域内分离区间相互交叠的BC2F10群体及其衍生的BC2F10:11近等基因系(near isogenic line,NIL),将q Hd1界定在第1染色体长臂末端约95 Kb的RM12102—RM12108区间内,并确定了该QTL对产量性状的多效性。之后,在进一步的验证研究中,包括应用NIL于浙江、海南两地多年开展的试验,以及应用BC2F12和BC2F13代NIL-F2群体分别于浙江和海南进行的试验,观察到q Hd1对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大小变化明显,推测存在q Hd1与环境条件间的互作。接着,采用5期播种试验确认了q Hd1与环境的互作。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q Hd1对抽穗期和单株产量的作用均呈增大趋势,而基因型效应显著的产量构成性状在不同播期试验中呈“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结合该试验期间光温环境因素的整体表现,即长日条件下温度逐渐升高,推测q Hd1表型效应受温度变化的影响。q Hd1目标区间的10个注释基因中有2个的功能信息与抽穗期调控相关,通过测序和表达分析,推测Os MADS51最可能是q Hd1的目标基因,其第1内含子上约9.7 Kb的序列结构变异可能影响开花促进途径Os MADS51-Ehd1-RFT1/Hd3a的表达而调控水稻抽穗。这些结果为q Hd1的克隆研究打下基础。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QTL mapping for heading date and yield characters , QTL mapping was used to analyze QTL mapping in heading date and yield traits . In this study , we studied the genetic effects of QHd1 on heading date and yield characters , and identif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q Hd1 and environment .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phenotypic effect of q Hd1 is influenced by temperature change . Two of the 10 annotation genes in the target interval of q Hd1 are related to heading stage regulation . By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 it is assumed that Os MADS51 is the most likely target gene of q Hd1 ,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sequence structure of about 9.7 Kb on the first intron may affect the expression of the flowering promotion pathway Os MADS51 - Ehd1 - RFT1 / Hd3a . These results are the basis for the cloning research of q Hd1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有智;;基于遥感技术的水稻抽穗期长势分级监测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林恭;;用"有效气温当量"估算水稻抽穗期、[J];宁夏农业科技;1982年03期
3 杜雪树;戚华雄;廖世勇;方非;;水稻抽穗期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4 罗林广,翟虎渠,万建民;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学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1年02期
5 岳兵,邢永忠;水稻抽穗期分子遗传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02期
6 卢磊;;水稻抽穗期基因研究进展[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8 范守山;邹德堂;;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9 胡时开;苏岩;叶卫军;郭龙彪;;水稻抽穗期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2年03期
10 郑庆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水稻抽穗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江良荣;刘毓豪;郑景生;黄育民;王侯聪;;水稻抽穗期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A];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C];2013年
2 张振华;樊叶杨;朱玉君;郭梁;庄杰云;;应用2套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抽穗期和株高QTL[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陈俊宇;王凯;龚俊义;樊叶杨;黄得润;庄杰云;;RFT1与Hd1所在区间对水稻抽穗期、株高和千粒重的作用[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樊叶杨;朱玉君;应杰政;庄杰云;;水稻抽穗期基因RFT1和Ghd7功能标记的开发[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于丹 水清;水稻抽穗期遇阴雨需加强病虫防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2 上海农科热线供稿;水稻抽穗期病虫防治[N];东方城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俊宇;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性状微效QTL qHd1的精细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2 张永生;水稻抽穗期及其对光温反应敏感性的QTL定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3 边小峰;水稻抽穗期基因DTH3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Yassir Mohamed Ahmed Elsheikh;水稻抽穗期和结实率QTLs定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红;水稻抽穗期和不育系柱头外露QTL的遗传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婕妤;水稻抽穗期基因Lhd3的克隆和初步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何龙海;水稻抽穗期基因位点的连锁与关联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4 吴丹妮;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品种的培育及水稻抽穗期基因互作分析[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年
5 王洪俊;水稻抽穗期相关QTL-dth12的精细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仅婷;水稻抽穗期QTLs定位及回交转育培育抗病、虫水稻新品系[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4年
7 刘爽;水稻抽穗期互作基因LH1,LH2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D];复旦大学;2012年
8 刘胜男;水稻抽穗期,,株高和产量性状QTL的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龚晓平;一个水稻抽穗期主基因Hd(t)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吴斯骏;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02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50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