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
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李海云
【摘要】:水稻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侵染引起的,是世界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细菌病害之一。病原菌主要通过水孔或伤口侵入水稻木质部,III型分泌系统及其效应子、胞外多糖(EPS)、胞外酶等毒性因子在Xoo致病性中起关键作用。c-di-GMP是细菌中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可以调控生物膜形成、运动性、毒性、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表型,含有GGDEF结构域的鸟苷酸环化酶(DGC)和含有EAL或HD-GYP结构域的磷酸二酯酶(PDE)分别控制c-di-GMP的合成与降解。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Pde R是一个含有GGDEF-EAL-REC多结构域的应答调节蛋白,具有PDE酶活性降解c-di-GMP,与组氨酸激酶Pde K组成一对双组份系统,参与调控EPS产生和Xoo毒性。为了进一步探索Pde R对Xoo毒性调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从寻找Pde R的互作蛋白入手,并对互作蛋白的功能进行解析,旨在阐明Pde R的作用机制,为全面揭示c-di-GMP信号途径和细菌致病机理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Pde R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本研究构建了PXO99A菌株的c DNA文库,采用酵母双杂交(Y2H)方法,以Pde R蛋白为诱饵蛋白,进行了c DNA文库筛选,以获得Pde R的互作蛋白。Y2H和GST pull-down验证了2个互作蛋白PXO_04421(命名为Tri P)和PXO_00987。发现随着互作反应体系中c-di-GMP浓度增加,Tri P与Pde R结合作用受到抑制。Tri P为Omp R/Pho B家族转录调控因子之一,其N端含有信号接收结构域(REC)、C端含有DNA结合结构域(HTH),推测可能具有调控下游基因转录的功能。PXO_00987为乙酰转移酶之一,其编码基因位于Xoo鞭毛基因簇的糖基化岛中,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鞭毛运动性。2.转录调控因子Tri P功能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同源置换法构建了tri P缺失突变体(Δtri P),进一步测定了其表型及毒性变化。结果发现与野生型PXO99A相比,tri P突变后EPS产量降低、Xoo毒性减弱,但鞭毛运动性未受影响,与pde R突变体表型一致,表明两者可能位于同一信号通路中。进一步通过RNA-seq技术分析Δtri P及Δpde R突变体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发现Δtri P突变体倾向于激发一些基因的高表达,而Δpde R突变体除了能够激发一些基因高表达外,更倾向于抑制一些基因的表达,两者既有共同的调控通路,也有各自不同的调控通路。3.乙酰转移酶PXO_00987功能研究本研究通过同源置换法构建了PXO_00987基因缺失突变体(ΔPXO_00987),进一步测定了突变体的表型及毒性变化。发现与PXO99A相比,ΔPXO_00987的EPS产量降低、鞭毛运动性增加、生物膜形成减少及Xoo致病性减弱,我们推测Xoo致病性减弱可能与毒性因子减少有关。此外,PXO_00987位于预测的糖基化岛中,可能参与鞭毛蛋白翻译后修饰作用,因此从野生型及ΔPXO_00987突变体中提取鞭毛蛋白进行糖基化检测,发现ΔPXO_00987中鞭毛素(Fli C)蛋白糖基化作用缺失,表明PXO_00987可能参与了Fli C糖基化修饰。4.Pde R亚细胞定位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Pde R-GFP融合表达载体,观察其亚细胞定位,发现Pde R主要定位在细胞两极。进一步研究结构域对其定位的影响,发现GGDEF及REC结构域缺失后影响Pde R的极端定位;同时研究了互作蛋白Pde K、Tri P对Pde R定位的影响,发现Tri P影响Pde R的极端定位,因此,Pde R亚细胞定位受到互作蛋白Tri P的影响,且REC、GGDEF结构域是影响Pde R亚细胞定位的关键结构域。总之,本研究通过对Pde R互作蛋白功能的研究,表明反应调控因子Tri P参与了Pde R介导的c-di-GMP信号途径,而乙酰转移酶PXO_00987具有自己的调控功能,参与鞭毛蛋白糖基化修饰过程,是否参与Pde R介导调控途径尚不清楚。通过对Pde R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Pde R主要定位在两极,可能与毒性调控有关。因此,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Pde R在细胞中的调控机制,为全面了解Xoo中c-di-GMP信号传导机制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5.111.4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阮辉辉;严成其;安德荣;陈剑平;;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8年03期
2 梁士敏;杨凤环;管文静;吴茂森;陈华民;田芳;许艳丽;何晨阳;;水稻白叶枯病菌EAL结构域蛋白VieAxoo基因缺失突变和功能分析[J];微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全胜;;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09年02期
2 陈成斌;曾华忠;梁云涛;梁世春;徐志健;张烨;黄娟;;广西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多菌系鉴定[J];广西农学报;2012年03期
3 闫成业;仲雪婷;Gandeka Mamadou;牟同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水稻组合Q优6号的白叶枯病抗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3年06期
4 朱玉君;樊叶杨;王惠梅;吴建利;庄杰云;;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兼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恢复系[J];分子植物育种;2014年01期
5 ;Breeding of R8012,a Rice Restorer Line Resistant to Blast and Bacterial Blight Throug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J];Rice Science;2012年01期
6 鄂志国;王磊;;水稻抗病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进展[J];遗传;2009年10期
7 苗丽丽;王春连;郑崇珂;车晋英;高英;温义昌;李贵全;赵开军;;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初步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8 李潇桐;杨凤环;梁士敏;田芳;陈华民;何晨阳;;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表达的负调控因子PXO_02944的分子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广旭;受水稻白叶枯病菌诱导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OsBTF3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杨凤环;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毒性调控机理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俊义;水稻光温敏不育系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改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艳;水稻恢复系先恢207的白叶枯病和螟虫抗性改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梁士敏;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蛋白分子鉴定及功能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闫影;水稻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32(t)的精细定位[D];广西大学;2011年
5 李磊;受水稻白叶枯病菌抑制的水稻C端结合蛋白基因OsCtBP-A的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6 付月灵;水稻转录因子BTB/TAZ抗病功能的RNAi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刘尧;水稻纹枯病菌候选效应因子及抗纹枯病基因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法军;抗白叶枯病水稻种质筛选及一个抗病新基因的初步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翠凤,樊传章,徐福荣,余腾琼,叶昌荣,戴陆园;采用SSR标记辅助选育具有Xa22(t)的云南高原粳稻新种质[J];分子植物育种;2005年02期
2 翟文学,朱立煌;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分子育种[J];生物工程进展;1999年06期
3 管文静;吴茂森;何晨阳;;c-di-GMP信号途径对细菌致病性的调控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03期
4 章琦,赵炳宇,赵开军,王春连,杨文才,林世成,阙更生,周永力,李道远,陈成斌,朱立煌;普通野生稻的抗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新基因Xa-23(t)的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J];作物学报;2000年05期
5 潘海军,王春连,赵开军,章琦,樊颖伦,周少川,朱立煌;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J];作物学报;2003年04期
6 谭光轩,任翔,翁清妹,时振英,祝莉莉,何光存;药用野生稻转育后代一个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定位[J];遗传学报;2004年07期
7 高东迎,刘蔼民,周亦红,程艳军,向阳海,孙立华,翟文学;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分子定位[J];遗传学报;2005年02期
8 白辉;李莉云;刘国振;;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6年06期
9 谭震波,章琦,朱立煌,王春莲;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_(a-14)在分子标记连锁图上的定位[J];遗传;1998年06期
10 章琦;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鉴定进展及其利用[J];中国水稻科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虹伟;翟先芝;刘志斌;王健美;李旭锋;杨毅;;两个高度同源的RING结构域蛋白功能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05期
2 姜勇,徐应琪,涂晓明,陈妍,施蕴渝;转录因子E2F-1的DNA结合结构域与GST的融合表达和纯化[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3 罗明,肖月华,侯磊,罗小英,李德谋,裴炎;棉花LIM结构域基因(GhLIM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02期
4 周峰;;植物光受体的结构域与光化学特性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5 王焕楠;邓凤姣;郑文萱;;鹌鹑gcl基因BTB/POZ结构域编码序列的克隆及组织中的表达[J];动物学杂志;2007年02期
6 何俊平;王建平;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曹金华;赵磊;;植物中的冷休克结构域蛋白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7 谢晚彬;;结构域Tt APuX21基因的分离与克隆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8 谢晚彬;;结构域Tt APuX2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李彦杰;王保莉;张守涛;郭蔼光;;人基质蛋白酶2(MMP-2)类血红素结构域原核表达优化[J];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02期
10 盛自章;黄京飞;;含磷酸结合口袋的BRCT结构域功能位点预测[J];动物学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婧;敬闰宇;吴镝;李梦龙;李益洲;;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结构域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孟刚;代方银;陈聪;鲁成;;WW结构域及相关蛋白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长振;杨俊涛;周宇;丛建波;先宏;郭林超;唐丽;吴可;;LSECtin CRD结构域的运行性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李鹏云;丁怡;吴蓓丽;舒翠玲;沈倍奋;饶子和;;FKBP52 N端结构域的晶体结构[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宋婀莉;田瑞;马素参;高友鹤;;PDZ结构域低丰度配体的筛选方法[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应跃斌;宋见惠;陈枢青;;大肠杆菌T蛋白独立结构域的活性研究[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吕丹;张君;张毓;陈慰峰;;UNC5CL表达调控及诱导表达[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美芳;丁向明;仇灏;吴士良;周迎会;;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原核与真核表达及其蓖麻蛋白样结构域同源建模[A];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9 丰竹;张斌;刘谨;周严;周海军;彭小忠;袁建刚;强伯勤;;人ENCI的cDNA的克隆、表达与功能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冯延琼;石亚伟;;以PDZ结构域为靶标的中药有机小分子配体筛选[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春;[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静;环腺苷酸受体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李海云;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戴海明;人Coactosin Like Protein及MICAL_1 Calponin Homolgy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杨冬;蛋白质组水平蛋白质的结构域特征与其表达特征相互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5 阮建彬;组蛋白甲基化位点结合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牟一;PDZ结构域结合中间序列结合特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7 张金秀;Patj/Pals1/Mals2三元复合体形成的结构基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8 周晓丽;蛋白质结构域重组构建新功能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黄小娟;剪切因子FBP21双WW结构域的溶液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高诗娟;PDZ、SH2结构域结合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玮博;Caldicellulosiruptor kronotskyensis 2002木聚糖内切酶的分子催化机理及结构域多态性[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薛丁榕;水稻白叶枯病菌c-di-GMP信号代谢酶相关基因PXO_03877和PXO_01021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龚庆天;基于结构域的基因功能预测算法开发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4 段英俊;PICK1蛋白与几种配体相互作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林子玉;SpA单结构域突变体组合噬菌体文库的构建及体外进化筛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田瑞;PDZ结构域配体结合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7 任燕;Periaxin-PDZ结构域的初步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冯延琼;PICK1 PDZ结构域配体的筛选[D];山西大学;2013年
9 梁琳;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的重组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陈亮;泛素结合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机制及结构基础[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磷酸二酯酶PdeR互作蛋白鉴定及其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6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