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
MUNKHUU NANDINTSETSEG(南邓)
【摘要】:针对牧草种子休眠、老化等引起的活力下降等问题,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牧草种子进行播前处理,通过产生积极的生物学作用,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能够提高牧草种业发展的潜在能力,促进草牧业的快速发展。论文在冷等离子体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实验平台装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基础性试验研究,为搭建科学、高效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设备数据库提供了技术支撑,并且此构建了一键式控制的新型试验平台,实现了牧草种子大批量处理等技术。 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牧草种子发芽情况影响的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为评价指标,试验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种子发芽情况影响显著。 2、论文进行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牧草幼苗生长情况影响的试验研究,分别得出了以叶长(芽长)、根长、干重、鲜重为评价指标时的牧草种子的最佳处理功率,试验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牧草幼苗生长情况影响显著。 3、论文进行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牧草种子电导率影响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于牧草种子的电导率影响显著。 4、论文提出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平台的整体优化方案,完成了批量处理的一键式控制冷等离子体处理试验台搭建。搭建的试验台处理量为20kg/次,试验台外形尺寸为2000mm×700mm X1100mm(长×宽×高),射频功率范围0-500W,试验台装有万向轮,方便机器的日常移动。该试验台的硬件系统采用传送带式的物料运输方式,可以精确调节种子的处理时间,可以实现批量的处理。应用PLC控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实现了一键化完成种子处理。软件系统使用WinCC V7.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且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大大降低了故障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磊,吕淑霞,张利,邵立东,张忠泽;航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2 胡良龙;田立佳;胡志超;王海鸥;吴峰;;物理农业技术在种子选后处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3 韩建国;;国内外草坪草种子的生产[J];北京园林;2000年02期
4 李娟;陈强;杨丽珍;;等离子体技术表面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韩建国,李敏,李枫;牧草种子生产中的潜在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J];国外畜牧学(草原与牧草);1996年01期
6 任卫波;韩建国;张蕴薇;;几种牧草种子空间诱变效应研究[J];草业科学;2006年03期
7 王彦荣;我国牧草种子业的现状与发展[J];草业科学;1998年05期
8 韩建国,李鸿祥,马春晖,闫国智,武冬鹏;施肥对草木樨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0年01期
9 魏胜林,刘竞男,王陶,张婉,余增亮;N~+注入对甘草种子萌发和根发育效应及作用机制[J];草业学报;2004年05期
10 周旭英;中国草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畜牧;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安起,王庆成,刘开昌,高春新;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2 刘高峰,杨洪强;β-氨基丁酸对湖北海棠防御酶系活性和超微弱发光的诱导作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5年04期
3 洪晓晓;于晓英;;园林地被植物抗旱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4 郁飞燕;张联合;李艳艳;李友军;赵巍;;干旱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5 侯福林,金兰芝,柳建军,,肖方恩;高压静电场对春萝卜种子活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05期
6 钱荷英;徐安英;;航天育种研究进展及其在蚕业上的应用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7 张祥胜;王瑞斌;熊涛;;离子束注入前甘草种子处理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3期
8 孔郑;李秋娜;李甲甲;;不同硫酸处理对白三叶种子发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9 张丽,祝利海;保水剂对玉米、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6期
10 毛晓艳;殷红;郭巍;王嘉;;UV-B辐射增强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广雷;国内外种子科学与产业发展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邵长勇;中国种子出口贸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俊峰;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维列;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谢飞;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以及平流层水汽与臭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钟珊珊;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王志清;北细辛种子特性及光合生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游明鸿;川西北高原老芒麦种子丰产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鞠青;增强的UV-B辐射对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各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金丽虹;氩离子激光辐照对大豆幼苗生物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安起,丁学厚,姜寿亭,任德昌,王法宏,高春新;磁场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生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1999年02期
2 徐安起,王庆成,刘开昌,高春新;磁场处理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3 胡良龙;田立佳;胡志超;王海鸥;吴峰;;物理农业技术在种子选后处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4 王慧超;何士敏;李昌满;;PEG渗调处理对植物种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余增亮,邱励俭,霍裕平;离子注入生物效应及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邓建国,余增亮;氮离子束辐照种子的自由基研究[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8 宋宗淼,陈静娴,聂凡;离子注入对蕃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J];安徽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9 朱世东;自由基清除剂处理蔬菜衰老种子的生理效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余增亮,霍裕平;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美强;磁化弧光等离子体对种子生物效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艳;杜官本;李琴;;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竹材胶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11期
2 周晓燕;何翠芳;范竟成;;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棉秆无胶纤维板性能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8年05期
3 王洪艳;杜官本;郑荣波;王辉;李琴;;氧气和氮气冷离子体处理对木材胶合性能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年03期
4 王洪艳;杜官本;韩永国;;N_2和O_2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木材胶合强度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2年04期
5 汤丽娟;章蓉;周晓燕;徐萌萌;许冬;唐苾君;刘学源;;氧冷等离子体处理对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王德成;邵长勇;方宪法;张东兴;;冷等离子体种子播前处理装备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2013年S1期
7 邵长勇;方宪法;唐欣;赵立静;张丽丽;王德成;;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大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6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强华;殷桂琴;;双频驱动的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2 郭丽;陆荣华;韩申生;;超冷中性等离子体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3 王敬义;尹盛;赵亮;赵伯芳;;冷等离子体中的粉体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0)[C];2007年
4 林揆训;石旺舟;王洪;林璇英;姚若河;余楚迎;;低温冷等离子体的诊断[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蒋佳峰;何昕;李玲;李建刚;邵汉良;徐启来;叶仁宏;董元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发芽及生长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6 张秀玲;亓滨;徐志坚;王凯;张丽娟;底兰波;;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制备贵金属修饰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7 王家鑫;尹盛;王飞;王敬义;;硅粉在冷等离子体中的刻蚀纯化[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8 李小松;底兰波;常大磊;朱爱民;;TiO_2薄膜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沉积与光催化氧化气相甲醛[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9 黄庆红;;新型电子材料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秦伟;张志谦;黄玉东;向方罗;叶杨;;冷等离子体处理对RTM成型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洪艳;冷等离子体处理对木竹材胶合性能及纳米材料构筑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MUNKHUU NANDINTSETSEG(南邓);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玉文;冷等离子体氢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基础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4 倪添灵;长位型低频冷等离子体实验与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张月萍;冷等离子体处理制备催化剂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张旭东;介质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去除NO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7 聂龙辉;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合成纳米晶TiO_2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程诚;大气压射流冷等离子体的产生和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景群;超冷等离子体产生及扩散的实验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周述;利用冷等离子体制备硅和硼纳米颗粒[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李海江;常压射频冷等离子体系统及其在光刻胶去除技术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4 周绪斌;秸秆和塑料复合界面的改性分析和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何方方;冷等离子体裂解甲烷制C_2烃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模拟[D];四川大学;2004年
6 龙华丽;冷等离子体炬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中的运用[D];四川大学;2007年
7 段小晋;常压射频冷等离子体在刻蚀工艺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冷等离子体牧草种子处理试验台优化与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7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