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北京平原区非充分灌溉下樱桃和桃树耗水规律及蒸散量估算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5 06:27

  本文选题:参考作物蒸散量 + 蒸渗仪 ; 参考:《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影响该地区果树种植业的田间管理。因此,掌握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的果树耗水规律,根据果树生理需求适时供应适量水分,建立合理的果树节水灌溉制度,以促进果树的优产与节水,已成为农业水土工程管理的当务之急。本文以北京地区常见经济树种樱桃和桃树为研究对象,利用排水式蒸渗仪、热扩散液流测量系统、水分自动监测系统等设备于2011~2013年在北京市通州灌溉试验中心站果园内进行了大田小区观测试验,研究了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水分亏缺程度对果树蒸腾耗水、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效应,并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和田间试验数据,对北京地区果树蒸散量的估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Penman-Monteith (PM)、Hargreaves-Samani (HS)、Blaney-Criddle (BC)、Makkink、 和 FAO-Radiation (FAO-rad)法的计算结果显示,年均参考作物蒸散量(ET0)57年来总体呈减小趋势,月均ET0年内呈先增大后减小之趋势。FAO-rad法估算结果最接近于PM计算结果,BC法估算结果差异最大。FAO-rad法和HS法可作为华北平原北部地区气象资料缺乏条件下估算ET0的简易方法。(2)ET0对气象因子的敏感程度按照平均相对湿度、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的顺序依次递减。相对湿度对ET0为负贡献,气温对ET0为正贡献,负贡献大于正贡献,使ET0呈减少趋势。(3)0~20 cm土层内土壤水分变化剧烈,20~80 cm变化相对较平缓,80 cm以下变化不大。在整个果树生育期内土壤蒸发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平均为1.32 mm·d-1。土壤蒸发强度与太阳辐射或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并随着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0~20 cm表层土壤温度变化最为剧烈,60 cm以下变化不大,土壤温度变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覆膜可提高土壤温度0.6~1.2℃,且对深层的影响程度大于表层,可减小土壤表层温差1.6~4.2℃。(4)果树液流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曲线。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或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果树液流量与土壤含水率呈线性正相关。果树日均液流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先增大后减小,水分亏缺和覆膜均会影响果树液流量。樱桃和桃树蒸散量在全生育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均为对照处理最大,分别为567mm和556mm,而T1(1/3对照处理)最小,分别为368mm和382mm。(5)果树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育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高水分处理和覆膜可增大叶面积指数。果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日间呈先增大后减小之趋势,适度水分亏缺(2/3对照处理)有利于光合作用;适度水分亏缺(2/3对照处理)或覆膜均可获得较高的果实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对果实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6)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樱桃和桃树蒸散量与液流—微型蒸渗仪法或水量平衡法测定值的差异均小于4.5%。通过对均方根-实测值标准偏差比(RSR)和纳什效率系数(NSE)的分析,认为双作物系数法是计算充分灌溉条件下北京地区樱桃和桃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的有效方法。
[Abstract]:Based on the results of local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field test data ,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water consumption , growth and development ,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fruit trees in Beijing . ( 3 ) The change of soil water content in the 0 锝,

本文编号:1846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846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1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