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产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7 14:12

  本文选题:日本落叶松 + 光合作用 ; 参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林冠是树木与大气环境进行交换的主要界面,同时也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冠层光合生产力是推动和支撑森林形成的原初动力,研究冠层梯度光合与呼吸作用对揭示树木生产力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小陇山林区3年生、8年生和20年生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针叶养分含量、叶绿素含量(Chl(a+b))、比叶面积(SLA)、光合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和枝、干呼吸速率进行连续观测,比较了各冠层针叶生理和形态参数、光合特征和枝、干呼吸速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各冠层最优环境因子,分别冠层估算了光合净初级生产力和呼吸碳消耗及其对全冠层光合生产力的贡献率,并以此确定了“功能树冠”的高度,为人工整枝和冠层光合生产力维护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叶生理及形态参数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而养分含量的时空变化则随林龄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随季节而升高,SLA随季节而降低,针叶Chl(a+b)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6月升至最大值,表明在生长季中期针叶对光能利用效率达到最大,而生长季后期NSC在针叶中的积累增加,导致针叶叶肉的扩散阻力增加。NSC和叶绿素a/b(Chla/b)随冠层的升高而增加,Chl(a+b)和SLA随冠层的升高而下降,表明针叶光合作用和对强光的利用效率随冠层的下降而减小,对弱光的利用效率和对光照的吸收与捕获能力随冠层的下降而增加。日本落叶松氮磷比(N:P)14,林地土壤N:P3,表明其生长主要受N供应限制。3年生和20年生N随季节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8年生N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3年生中冠层N大于下冠层,而8年生和20年生下冠层N最大。N素时空变化随林龄的差异说明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落叶松对养分的利用效率不同。(2)针叶光合特性和光合净初级生产力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方位间光合响应参数无显著差异。最大光合速率(Pmax)、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随冠层的升高而增加,最大羧化速率(Vcmax)表现为中冠层最大,下冠层最小。Pmax随季节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7月左右升至最大值;8年生和20年生Vcmax随季节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7月左右降至最小值;而Pn的季节变化随发育时间而异:20年生Pn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8年生Pn则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冠层光合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变化表现为中冠层最大,下冠层最小,这表明中冠层针叶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贡献最大,下冠层最小。光合净初级生产力随季节表现出生长季初期开始升高,生长季中期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3)影响Pn和gs的最优环境因子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确定了影响Pn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AR、影响gs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汽压亏缺(VPD),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冠层Pn与gs变异的33.0%~81.5%和59.8%~77.8%。基于边界线分析,确定冠层内Pn的最优水汽压亏缺阈值(VPDT)变化范围为0.53~2.54kPa,最优温度(Taopt)变化范围为25.39~27.92℃;冠层内gs的VPDT变化范围为0.88~2.18kPa,Taopt变化范围为25.84~27.62℃。VPDT随冠层的下降而升高,中、下冠层Taopt高于上冠层。(4)枝、干呼吸速率和呼吸消耗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枝、干呼吸速率及呼吸消耗随季节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生长季中期升至最大值,休眠季降至最小值。枝呼吸速率随冠层下降而减小,上冠层大都显著高于中、下冠层。3年生样木枝呼吸消耗随冠层的下降而升高,8年生和20年生样木枝呼吸消耗的空间变化表现为中冠层最大,上冠层最小,这与枝条在冠层内的空间分布有关。枝维持呼吸速率对枝总呼吸速率的贡献随冠层下降而增加,维持呼吸消耗对枝总呼吸消耗的贡献表现为中、下冠层大于上冠层,说明中、下冠层枝为维持其新陈代谢所需的基本能量,需要消耗的光合产物多于上冠层,而用于促进生长的光合产物消耗则小于上冠层。枝呼吸速率随林龄的增长而减小,而维持呼吸速率对总呼吸速率的贡献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林龄变化对树干生长和维持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光合与呼吸综合作用下导致3年生、8年生和20年生单木地上光合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2703.22,2355.69和2456.64gC·a-1,分别占光合净初级生产力的82.4%,84.5%和65%,说明日本落叶松具有早期速生的生物学特性。气温是影响枝、干呼吸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可解释枝呼吸速率变异的56%~82%、干呼吸速率变异的81%~84%。(5)明确了冠层光合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模式。冠层光合净初级生产力和叶面积随冠层升高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相对冠高41%~52%冠层内达到最大值,此时叶面积为2.74m2,光合净初级生产力为266.5mgC·h-1,表明中间冠层为日本落叶松生长提供了较多的光合产物。在相对冠高31%~41%冠层内,叶面积对总量的贡献率大致等同于光合净初级生产力对总量的贡献率,由此界定日本落叶松上2/3树冠为“功能树冠”,下1/3树冠为“非功能冠”。因此应在林分郁闭后及时进行人工整枝,剔除光合生产力低、维持消耗高的下1/3树冠枝条,以减少“非功能冠”对光合生产力的消耗,维护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较高的光合净初级生产力。
[Abstract]:The main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 ( 1 )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 Chl ( a + b )) , specific leaf area ( SLA ) ,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curve , chlorophyll content ( Chl ( a + b )) , specific leaf area ( SLA ) , photosynthetic response curve , photosynthetic daily change and branch and dry respiration rate are observed . ( 2 )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 Pn ) and stomatal conductance ( gs ) of the crown lay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rown layer . The photosynthetic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respiration rate of the crown layer decrease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crown layer . The respiration rate of the crown layer increased with the growth of the crown layer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91.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丹,王萍,宋海星,冉彦中,陈玉江,尹田夫;国外早熟大豆冠层粒重分布与产量的关系[J];大豆科学;2001年02期

2 李云梅,王人潮,王秀珍,沈掌泉;水稻冠层二向反射率的动态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彭少麟,任海;通过森林冠层研究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第3届国际冠层大会介绍[J];生态学报;2002年08期

4 李云梅,王人潮,王秀珍,沈掌泉,申广荣;水稻冠层二向反射率的模拟及其反演[J];中国水稻科学;2002年03期

5 李云梅,倪绍祥,王秀珍,黄敬峰;水稻冠层垂直反射率模拟[J];作物学报;2003年03期

6 Ichiro Taniyama ,陈大光;红外线摄影测定冠层量的方法[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9年03期

7 张涛;殷红;辛明月;;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J];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02期

8 马生军;吴文勇;畅建霞;马志军;刘洪禄;;半湿润区苹果树冠层降雨截留模型应用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2期

9 祁亚琴;吕新;陈冠文;林海荣;陈燕;杨坤;;基于高光谱数据提取棉花冠层特征信息的研究[J];棉花学报;2011年02期

10 孔娅;劳彩莲;曹素云;;利用3D模型模拟天空与叶面散射对玉米冠层截光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云梅;王秀珍;;用模型分析的方法探讨水稻冠层结构变化对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朱虹;郑丽敏;尹健玲;吴富宁;;不同氮营养水平的小麦冠层图像颜色特征的提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史为民;陈青云;;日光温室黄瓜冠层结构与冠层光合作用模型的构建[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4 黄健;赵祚喜;俞龙;张霖;孙道宗;;激光测量果树冠层体积方法与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吴春霞;任岗;赵俊荣;白丽;白书军;;基于高光谱技术的棉花冠层反射特征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曹素云;劳彩莲;孔娅;;基于OpenGL光照技术玉米验证冠层光反射特性模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张玉星;束怀瑞;郗荣庭;;水杨酸对苹果、梨果实乙烯生物合成和呼吸速率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优秀论文选编[C];1999年

8 胡云峰;刘国花;姚瑶;于淑艳;路敏;;薄膜包装下豆芽呼吸速率模型的研究[A];2013中国食品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孙谷畴;曾小平;赵平;彭少麟;;增高空气CO_2下荔枝叶片光合作用和超氧自由基产率[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10 何小青;许信旺;方宇嫒;毛敏;石小磊;;淡水湿地不同围垦利用类型土壤非耕季节呼吸速率差异[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江苏省灌南县第二中学 张广群;浅谈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占东霞;棉花冠层叶片与非叶绿色器官光合能力的空间变化及对水分响应的生理机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2 夏国威;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冠层光合生产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3 刘建丰;超高产杂交稻冠层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及其遗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唐启源;水稻冠层的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春燕;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棉花冠层特征参数的模拟模型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6 李云梅;水稻BRDF模型集成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马晓丹;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8 梁亮;小麦冠层理化参量的高光谱反演[D];中南大学;2010年

9 颜凤芹;三江平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10 叶建圣;青藏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永久;基于辐射传输过程的水稻冠层光能利用效率模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2 孙浩;基于塔吊平台的森林冠层热辐射方向性野外观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3 郭萍萍;冠层喷水微气候条件对果树生长和病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妙佳源;不同基因型糜子群体冠层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迁;太阳辐射与观测角度对冬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钟小惠;基于ACRM模型模拟冠层反射率在典型区的应用[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7 陶玲;棉花不同品种(系)高产棉田冠层光分布特征[D];石河子大学;2016年

8 耿雅楠;基于辐射传输过程的小麦冠层垂直光分布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高登涛;应用冠层分析仪对渭北地区苹果树冠层结构及光照分布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朱相成;水稻冠层辐射传输特征和光能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2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942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