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疥螨对新药的敏感性研究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30 00:11

  本文选题:疥螨 + 杀虫剂 ; 参考:《广西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疥螨是一种能够感染人和动物体外寄生虫,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疥螨能够感染104种哺乳动物,全世界每年超过1.3亿人感染疥疮病。当前,蛹虫的防控策略非常有限,而针对环境中的螨虫,几乎没有有效的产品予以控制。另外,疥螨的分类学地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疥螨对除螨药的敏感性以及分析人与动物螨虫的遗传多样性。实验第一部分是建立动物模型,然后利用这一模型以评估新药afoxolaner对疥疮病的疗效。评估药物的疗效首先是基于用药后从实验动物猪身上采集到的活螨数量。在用药后第8天,4头经afoxolaner治疗的猪的刮片中全都检查不到螨虫,而此时用伊维菌素治疗的4头猪仍有3头检查到螨虫。所有治疗组的猪都在实验结束时(用药45天后)痊愈或基本痊愈,而所有对照组的猪(4头)仍持续感染。其次,基于皮肤病变和皮肤瘙痒的转归程度评估药物的疗效。在用药后14天,afoxolaner组的猪疥疮临床症状全部消退,而伊维菌素组的猪仍能观察到一些症状。实验的第二部分是利用体外实验评估各种化学药品的杀螨效力。几个梯度浓度的伊维菌素和莫西菌素,以及10种精油都被用来在体外试验杀螨效力。伊维菌素和莫西菌素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是150.2±31.4 ng/mL和608.3±88.0 ng/mL。伊维菌素浓度低于1 ng/mL和莫西菌素浓度低于10 ng/mL都未见杀螨效力。此外,通过接触和熏蒸实验,我们还评估了 10种精油的杀螨功效。在接触实验中,10种精油的功效顺序是:丁香油玫瑰草油天竺葵油茶树油薰衣草油松红梅油苦橙油尤加利油日本柳杉油,其中1%的丁香油能够在20分钟内杀死所有螨虫。在熏蒸实验中,10种精油的功效顺序是:茶树丁香油尤加利精油薰衣草油玫瑰草油天竺葵油日本柳杉油橙油松红梅油,其中茶树精油在4分钟就能杀死全部螨虫。针对环境中的螨虫,我们测试了 11种杀虫剂或驱避剂。这些产品中包含有氯菊酯(4%和0.6%),esdepallethrin和生物苄呋菊酯,氟氯菊酯,氯氰菊酯和咪炔菊酯,氟氯氰菊酯,胺菊酯和sumithrin,避蚊胺(25%和50%),埃卡瑞丁以及IR3535。实验的第三部分为分析人与动物螨虫的遗传多样性。部分COX1基因被用于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从进化层面上看,感染人的螨虫可能最初来源于狗。
[Abstract]:Scabies is an ectoparasite that can infect humans and animals. It can be transmitted by direct or indirect contact and is widely prevalent in the world. Scabies can infect 104 species of mammals. More than 13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re infected with scabies every year. At present,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pupa insects is very limited, but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products to control the acarids in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taxonomic status of scabie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scabies to mites and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human and animal mit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and then use the mode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new drug afoxolaner in the treatment of scabies.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 was first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of live mites collected from pigs in laboratory animals. On the 8th day after treatment, no mites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scrapers of 4 pigs treated with afoxolaner, while 3 of the 4 pigs treated with ivermectin were still tested for mites. All the pig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cured or basically cur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45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while 4 pigs in all the control groups were still infected. Second,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skin lesions and pruritu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scabies disappeared 14 day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afoxolaner group, while some symptoms were observed in the ivermectin group.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various chemicals in vitro. Several gradient concentrations of ivermectin and moxigenin, as well as 10 essential oils, were used to test mite efficacy in vitro.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ivermectin and moxigenin were 150.2 卤31.4 ng/mL and 608.3 卤88.0 ng / mL, respectively. Ivermectin concentration below 1 ng/mL and moxigenin concentration below 10 ng/mL showed no miticidal effect. In addition, the efficacy of 10 essential oils was evaluated by exposure and fumigation. The order of efficacy of 10 essential oils in the contact experiment is: clove oil, rose oil, geranium oil, tea tree oil, lavender oil, Pinus taiwanensis oil, bitter orange oil, Yucali oil, Japanese willow oil, and 1% clove oil can kill all mites within 20 minutes. In the fumigation experiment, the order of efficacy of 10 kinds of essential oils is: tea lilac oil, Yuchali essential oil, lavender oil, rose oil, geranium oil, Japanese willow oil, orange, Pinus tabulaeformis oil, and tea tree essential oil can kill all mites in 4 minutes. We tested 11 insecticides or repellents for mites in the environment. These products include permethrin 4% and 0.6% cypermethrin, permethrin, cypermethrin and promethrin, cypermethrin, permethrin, permethrin and sumithrin, desalamines 25% and 50%, ecarridine and IR3535. The third part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analyz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human and animal mites. Some COX1 genes are us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volutionarily, the infected mites probably originated from dogs.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8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惠娟,贾昆峰;林木遗传多样性与现代林业[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年03期

2 尚占环,姚爱兴;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保护措施[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蒋楠;作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4 张静;;作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神州;2013年17期

5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评介[J];动物学研究;2000年02期

6 解新明,云锦凤;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J];中国草地;2000年06期

7 胡守荣,夏铭,郭长英,陆晓春;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概况[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陈宽维;“我国家禽遗传多样性研究”前景诱人[J];中国家禽;2003年02期

9 朱秀志;彭正松;;四川珍稀林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状况[J];西部林业科学;2006年04期

10 高秀琴;兰进好;穆平;林琪;;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昂;;对我国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几点意见[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何文珊;陆键键;;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刘娟;李贝宁;刘春生;周应群;;栽培对道地甘草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沈裕琥;王海庆;黄相国;葛菊梅;张怀刚;;作物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沈裕琥;王海庆;黄相国;葛菊梅;张怀刚;;作物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A];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沙伟;林琳;郑云梅;;小仙鹤藓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7 ;“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日程安排[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8 芒来;杨虹;;蒙古马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毛培胜;王新国;黄莺;;分子标记技术在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周秋白;郑宇;周莉;桂建芳;;鄱阳湖鲫鱼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云章;绚丽的民族文化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刘霞;人类语言源于非洲再添新证据[N];科技日报;2011年

3 卞晨光;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游雪晴;中国的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成果丰硕[N];科技日报;2001年

5 记者 胡德荣;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获最新成果[N];健康报;2009年

6 张桂香;中国地方水牛的遗传多样性[N];农民日报;2004年

7 李倩;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建设取得进展[N];大众科技报;2007年

8 李倩;我国永生细胞库初具规模[N];人民日报;2007年

9 记者 耀辉;云南5成果喜获国家科技奖[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10 肖力伟 译;中国栽培的大豆品种 遗传多样性变异丰富[N];农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芸芸;神农架川金丝猴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彭亮;丹参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海龙;大叶榉遗传多样性与离体保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狄晓艳;油松遗传多样性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5 陈雪平;茄子遗传多样性研究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蒋冬月;柳树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及其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7 杨新笋;基于SSR、SNP和形态学标记的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徐群;我国籼稻品种遗传结构与多样性的SNP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9 王涛;番茄遗传多样性及几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文婷;基于全基因组SNP对猪品种分子种质特性挖掘与保护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琳;基于ISSR的连翘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伟帅;小麦抗病遗传多样性对条锈病的调控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王若丁;西藏工布乌头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邓宏中;基于SSR标记的中国水稻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5 刘丽;西藏墨脱地区野生草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6 张佳佳;沈阳森林动物园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亲缘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7 梅芳芳;三种水生被子植物在中国六大湖泊的遗传多样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鹏;野豌豆属牧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9 胡益波;枳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红橘杂交后代遗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10 马旭丹;水稻部分骨干亲本的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3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953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