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V2体外培养特性的研究及HMGCR对PCV2复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PCV2体外培养特性的研究及HMGCR对PCV2复制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PCV2体外培养特性的研究及HMGCR对PCV2复制的影响
杨鑫
【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圆环病毒病(PCVAD)呈世界性分布,,是近几年影响世界养猪业最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目前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一方面由于该病毒生长较为缓慢,在体外培养时病毒滴度较低;另一方面PCV2基因组小,编码蛋白数量少,从而限制了靶向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因此,研究PCV2培养特性、PCV2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了解病毒的致病机理、寻找阻断病毒复制的方法、筛选有效的药物靶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患病猪的肺脏中分离了一株PCV2,将其命名为PCV2CC1毒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确定其基因分型为PCV2b型。 PCV2基因组小,编码蛋白数量少,需要依赖宿主蛋白来完成其复制周期。根据PCV2的复制特点分别用D-氨基葡萄糖、NH4Cl、甲基-β-环糊精(MβCD)、艰难梭菌毒素B、刀豆蛋白A(ConA)、重组猪II型白介素(IL-2)和干扰素γ(IFN-γ)处理PK-15细胞系,并对PCV2的增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L-2、ConA、D-氨基葡萄糖和MβCD可持续促进PCV2在PK-15细胞系中的增殖,且D-氨基葡萄糖、ConA和甲基-β-环糊精联合处理对PCV2增殖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是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可参与多种病毒的感染过程,然而目前尚无HMGCR与PCV2感染相关的报道。前期实验表明,用MβCD处理宿主细胞降低细胞膜胆固醇后,可促进病毒的复制。因此,推测HMGCR对PCV2感染有影响。本研究发现,接种PCV2后PK-15细胞系中HMGCR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说明PCV2感染可降低细胞中HMGCR活性,因此推测HMGCR可能影响PCV2在PK-15细胞系中的复制。通过转基因方法构建了稳定的HMGCR高表达细胞株PK-HMG;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了HMGCR基因沉默细胞株PK-shHMG;根据显性负性突变原理,将猪源HMGCR的S869磷酸化位点突变,构建了HMGCR显性负突变细胞株PK-S869Amutant,从而检测上述细胞株中HMGCR的表达量对PCV2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HMGCR高表达后PCV2的复制量显著下降,而HMGCR基因沉默细胞株中的PCV2复制效果则显著增强,说明PCV2的产量与宿主细胞中HMGCR的表达量呈负相关。 同时,还发现HMGCR显性负突变细胞株在接种PCV2后48h时即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比较几种细胞株在接种PCV2后48h时的细胞凋亡程度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细胞和HMGCR基因沉默细胞相比,HMGCR显性负突变细胞在PCV2感染48h时发生更为明显的细胞凋亡,且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用Caspase-3抑制剂Z-VAD-FMK处理HMGCR显性负突变细胞后,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显著下降,而PCV2在HMGCR显性负突变细胞中的复制则显著增强,且与Caspase-3抑制剂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表明,HMGCR的表达量与PCV2诱导的细胞凋亡呈负相关。 为进一步证实上述结果,本研究构建了PCV2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采用灌胃的方法每日定量给药,从而在体内研究了HMGCR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PCV2复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处理可促进PCV2在小鼠体内的复制,与体外研究结果相符。对肠系膜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CV2主要定位于淋巴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维;赵墩;蒋大良;余兴龙;;适合猪圆环病毒2生长的PK15均质细胞株的构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2 ;Maintaining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4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发明;龙塔;潘耀谦;张蓓;赵德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淋巴结和脾脏病理组织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2 王振生;李焕荣;崔德凤;孙英健;马乐;;疑似PMWS患猪中PCV2的分离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忠田,杨汉春,吕艳丽;猪圆环病毒II型ORF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1期
4 赵立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J];动物医学进展;2004年05期
5 贾贝贝,刘兴友,刘长明;猪圆环病毒引发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致病机理[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9期
6 尹业师;黄伟坚;陈琼;刘海鹏;谢丽华;冯建远;;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理组织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1期
7 赵鸿雁;李俊;丛晓燕;曹帅;王文志;张秀美;王金宝;;PCV-2 ORF2和PRRSV ORF5基因的扩增与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11期
8 曾政;米自由;熊仲良;杨泽林;王健;;重庆市规模猪场猪病流行状况调查[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2期
9 郑敏;;猪2型圆环病毒病病原学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2008年S1期
10 聂立欣,孔小明,罗满林;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双辉;猪圆环病毒2型衣壳蛋白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陈杨;PPV和PCV2核酸疫苗及PRV-PPV-PCV2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邢福珊;PCV-2 ORF2蛋白在杆状病毒表面的展示及动物免疫试验[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俊;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演化及含CpG基序的核酸疫苗研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忠田;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表达及重组蛋白ELISA方法的建立[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芦银华;华东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性核酸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7 周双海;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温立斌;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司兴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秦晓冰;PCV2核酸疫苗和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大良;余兴龙;;猪圆环病毒2型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4期
2 刘长明;张超范;危艳武;谭斌;陆月华;谷守林;;猪圆环病毒2型细胞培养适应毒株的培育和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03期
3 彭伍平;王延辉;胡东波;张方彪;姚亚丽;习向锋;陶家权;乔荣岑;孙进忠;;猪圆环病毒2型PK15细胞系高敏感性细胞的克隆[J];中国兽药杂志;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丽丽,文心田,曹三杰,马晓平;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6期
2 丁昌春;郑新勇;杨世兴;;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6年08期
3 王慧杰;乔宏兴;;猪圆环病毒河南株的分离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9期
4 Chun-Ming Lin;王广秀;;检测组织石蜡切片中猪圆环病毒2型间接原位PCR方法的建立与评估[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10期
5 谢昆;胡俊杰;全舒舟;高雨蔓;;猪圆环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1期
6 吕艳丽,杨汉春,郭鑫,陈艳红,查振林;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4年02期
7 胡哲,冷雪,崔晓华,史纪新,胡桂学;猪圆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5年06期
8 殷鹰,聂奎,杨戈,胡燕宾,易华珍;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畜牧市场;2005年08期
9 王海花;李艳玲;汪德刚;张桂云;;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丽霞;沈国顺;;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平;刘长明;危艳武;陆月华;郭龙军;温士刚;武嘉男;吴洪丽;;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中和抗体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程荣华;刘云志;孙健;呼延含蓉;赵欣;邵洪泽;张丽媛;杨金生;;浅谈猪圆环病毒研究现况[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鑫;叶贺佳;李敏;仇微红;孙招金;梁昭平;;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郎洪武;赵德明;王力;张广川;程君生;宋立;;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兽医病理学、第十次动物病理生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芦银华;谈国蕾;陈德胜;陈溥言;;猪圆环病毒、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万遂如;;猪圆环病毒感染[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王一平;郭龙军;唐青海;刘长明;;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二次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第十四次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12年
8 翟淑燕;陈兴慧;白娟;王先炜;姜平;;猪圆环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研制与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慧敏;盛宗海;韩鹤友;何启盖;李文涛;;纳米金增强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宁;侯韶毅;陈云霞;韦英益;李茂宁;肖爱欢;兰家暖;廖承球;谢丽华;黄伟坚;张远波;刘芳;禤雄标;高永锐;卢桂娟;陆有飞;曾晓飞;;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疫苗在小鼠攻毒实验中免疫保护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临城县畜牧办公室 张荣连;[N];河北科技报;2014年
2 江苏省农科院兽医所 俞正玉 林继煌;[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李凯年 译;[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4 张晓鹏 记者 李丽云;[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尹江勇;[N];河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孟山 李松战;[N];洛阳日报;2010年
7 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闻亚丽;[N];科技日报;2010年
8 张晓鹏;[N];农民日报;2010年
9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杨立帆;[N];河北科技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乔地 通讯员 马焱 郑世孝;[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银华;华东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性核酸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司兴奎;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免疫功能影响的细胞与分子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曲连东;猪圆环病毒2型地方株的分离鉴定和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4 华利忠;猪圆环病毒2型诱导仔猪淋巴细胞凋亡途径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温立斌;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董林;猪圆环病毒2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7 朱善元;江苏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的检测及其免疫接种试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潘群兴;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分子诊断与防制的相关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朱玲;猪圆环病毒Ⅰ型、Ⅱ型全基因克隆及其基因交换重组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杨博超;猪圆环病毒2型的Cap蛋白表达、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病毒体外感染单核源细胞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文杰;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扬州大学;2006年
3 邬良贤;福建省龙岩市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D];扬州大学;2006年
4 孙丽华;猪群中猪圆环病毒带毒情况的调查及猪圆环病毒1型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5 邵小雪;嵌合猪圆环病毒的构建及其对仔猪的免疫原性[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鲍伟华;猪圆环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慧敏;猪圆环病毒2型检测新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克宁;抗猪圆环病毒药物体外筛选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9 丁婷婷;猪圆环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及其人工感染试验[D];扬州大学;2012年
10 孙贤;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PCV2体外培养特性的研究及HMGCR对PCV2复制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2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0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