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中国野生葡萄种质叶片抗灰霉病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5 16:03
【摘要】: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我国乃至世界上栽培的主流品种大都为品质优良但易感病的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也易感染由寄主广泛的腐生菌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病害,尤其随着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的推广,灰霉菌严重威胁着多地的葡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防治依然是生产实践中防治灰霉菌的主要手段,因此寻找长期有效的抗灰霉病育种资源,培育优良的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已经成为研究重点。目前人们对抗灰霉病葡萄种质了解较少,特别是中国丰富多样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抗灰霉菌水平的调查,并且关于葡萄抗灰霉菌的特征和抗病机制研究也比较欠缺。本研究对中国野生葡萄种质叶片抗灰霉病水平进行了调查,选取高抗灰霉菌的中国野生葡萄种质,以高感灰霉菌的欧洲葡萄为对照,分析与灰霉菌互作过程中灰霉菌生长发育、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系反应的差异;然后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受灰霉菌感染后不同时期的不同抗性葡萄叶片中基因表达情况和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这为培育抗灰霉病的优良葡萄新种质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包括30份中国野生葡萄种质在内的共41份葡萄种质抗灰霉菌水平的调查和鉴定,证明了中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中存在对灰霉菌具有抗性的葡萄基因型,所调查的欧洲葡萄大多不抗灰霉病。抗性最高的6个基因型均为中国野生葡萄种质,它们分别是秦岭葡萄(V.sp.(Qinling grape))平利-5、燕山葡萄(V.yenshanensis)燕山-1、,

本文编号:2224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224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9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