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丛枝菌根真菌对稻田系统碳氮元素平衡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10:02
【摘要】:稻田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N_2O、CO_2和CH_4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较大程度的贡献,人工管理稻田系统的碳、氮元素流动能够影响这些温室气体的释放。本研究在水稻种植季节添加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分别通过源汇理论和通径分析法探讨其在稻田系统碳、氮元素分配及温室气体释放中的效应,为减缓稻田温室气体的释放提供潜在的管理措施。基于AMF与化学肥料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两种AMF即摩西球囊霉(Funnel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与化肥存在协同效应,尤其是R.intraradices与基肥交互作用显著,可实现对传统化肥的削减,为优选菌种。在R.intraradices施加量为27.4 kg·hm~(-2)时,可减少基肥施加量190 kg、追肥169 kg,同时水稻产量可达到9824.9±159.1 kg·hm~(-2),显著高于传统化肥方式9416.5±119.0 kg·hm~(-2)。对比传统施肥(对照)与优选菌种和化肥搭配施用(接菌处理)条件下水稻不同功能器官对氮元素的利用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接菌处理通过扩张根系的吸收域及促进深层根系和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同时接菌促进了生长期内水稻根系的氮浓度和积累量,以及灌浆期前营养器官(叶片、叶鞘和茎)的氮浓度和氮积累量,使叶片、叶鞘和茎向穗的氮转运量分别提高33.0%、33.7%和107.8%,相应的氮转运率也得到显著提高,使成熟期穗部氮浓度和积累量分别提高18.8%和39.0%。接菌处理能够提高水稻的光合同化能力,尤其是在营养生长时期其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显著提高13.6~25.5%,从而显著提高了灌浆期前叶片,叶鞘和茎的碳积累量;营养器官对籽实的碳贡献大小为叶鞘叶片茎,接菌处理显著促进了叶片和茎向穗的碳转运量,分别提高61.4%和58.6%,同时茎对碳的转运率得到显著提高;成熟时期接菌水稻籽实的碳浓度和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2.5%和19.9%(p0.05),然而其C/N降低13.7%,说明接菌更大程度地促进了籽实对氮的分配;根系的碳积累量在水稻生长期内呈增长趋势,菌根作为重要的碳汇,成熟期其碳积累量比对照根系提高52.3%。菌根共生系统对水稻种植期内土壤碳氮元素含量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对照相比,接菌处理提高了深层土壤(20~30 cm)的总氮含量,以及0~10 cm和20~30 cm土层的总碳含量及C/N。这对稻田温室气体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复杂因子通径分析法研究AMF对GHGs释放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菌根真菌通过对根系形态和水稻生理功能的改变影响着植物与土壤的碳氮分配,从而形成两条主要通径,即根系长度-土壤总碳-GHGs和根系长度-N吸收-土壤总氮-GHGs,从而通过两条通径的权衡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的释放量。N_2O的排放峰值分别出现在季中和季末排干阶段,接菌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58.8%和10.9%;CO_2和CH_4的排放峰值出现在稻田淹水与季中、季末排干的交替时期,接菌处理分别比对照降低55.4%和66.4%的CO_2排放量,52.5%和29.4%的CH_4排放量。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减少水稻生产中氮肥的施用量,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向籽实库的分配,同时提高碳的同化能力以及光合产物向根系的分配,这种对稻田系统碳氮平衡的调节抑制了温室气体的释放量。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爱华,杨莉,吴延军;小麦VA菌根真菌分离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4期

2 王虹,李莺,王博;VA菌根真菌对凤仙花吸收氮的影响[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王亚军;唐明;迪丽努尔;;定西柠条VA菌根真菌特征及种类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3期

4 徐丽娟;刁志凯;李岩;刘润进;;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1期

5 赵友春,马启明;山东省的菌根真菌及分布[J];生态学杂志;1990年06期

6 魏改堂,汪洪钢;VA菌根真菌对荆芥的生长、养分吸收及挥发油合成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1年03期

7 林先贵;;VA菌根真菌在经济植物中的作用[J];土壤学进展;1994年04期

8 王艳玲,胡正嘉;VA菌根真菌对蕃茄线虫病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姚青,冯固,李晓林;不同作物对VA菌根真菌的依赖性差异[J];作物学报;2000年06期

10 李明,张灼,彭彦华;兰科菌根研究与应用[J];云南农业科技;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褚群;石宁;冯固;;不同菌根真菌接种效应差异及相互作用[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朱国胜;刘作易;喻子牛;桂阳;;一种新的兰科植物菌根真菌单菌丝团分离方法[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郭良栋;;菌根真菌与全球变化[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方扬;张小平;王元元;Kristina Lindstrom;;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与应用[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5 林先贵;冯有智;张华勇;陈瑞蕊;王俊华;张佳宝;褚海燕;;高通量基因测序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我国北方潮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丽娜;刘晓华;曹荷艳;吕英民;;丛枝菌根真菌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7 彭思利;申鸿;郭涛;;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涛;孙羽;田长彦;冯固;;丛枝菌根真菌对四种短命植物生长发育和种子生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冯固;张福锁;李晓林;张俊伶;;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中丛枝菌根真菌的作用与调控[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贺忠群;贺超兴;张志斌;邹志荣;;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胡良惠;老果园冬改注意“新植病”[N];山西科技报;2003年

2 支勇平;我国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研究获新成果[N];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

3 记者 王菲;小菌剂发挥大作用[N];新疆科技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丛枝菌根真菌对稻田系统碳氮元素平衡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樊经纬;水肥亏缺和刈割对牧草生长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中峰;菌根真菌对青冈栎幼苗耐旱性和土壤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温祝桂;中国黄杉(Pseudotsuga sinensis)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及其特异性共生菌株的鉴定[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乔旭;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种间互作中的调节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6 唐年武;基于RNA-seq的丛枝菌根真菌Gigaspora rosea基因构成及其共生发育相关基因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7 盛敏;VA菌根真菌提高玉米耐盐性机制与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毅;丛枝菌根真菌钙信号相关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董秀丽;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分子探针的设计与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范七君;丛枝菌根真菌及一氧化氮提高枳抗旱性及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云;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铝胁迫下梨幼苗生长及耐铝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2 唐哲;蓝莓菌根真菌解磷特性及定殖特点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刘灵;丛枝菌根真菌对丹参酚酸生物合成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赵兴宇;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菌根真菌分离及定殖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江玲;黑麦草、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番茄品种Cd吸收、富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6 冯国辉;丛枝菌根真菌对能源草柳枝稷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马雪亭;菌根真菌与石斛属药用植物地理分布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张金艳;锌转运蛋白AsZNT1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功能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冷东;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有机物降解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孔静;丛枝菌根真菌对几种草本植物抗旱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76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276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