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白菊GAP关键栽培技术及其产地生态适宜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7 07:31
【摘要】:道地药材是中药材中质量之上乘者,中医的发展需要加速道地药材的生产。菊花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福白菊”是在湖北麻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大别山地区种植的菊花品种,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3大菊花商品品种之一,为湖北重要的道地药材之一。为了因地制宜地制定湖北省道地药材福白菊的SOP,用以规范及指导福白菊产区从大田栽培到加工成为药材的各个环节,使福白菊产量、品质进一步提高,使生产符合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的高品质药材,更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在此基础上,为防止道地菊花药材福白菊被盲目引种,对福白菊生态适宜产区进行了研究,以便为福白菊的引种、推广和科学规划布局提供依据。于福白菊生产中的不同节点,深入其主产区进行生产现状调查,对当地的传统生产经验进行收集整理,提出和讨论了福白菊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种质资源丰富,栽培类型混杂;忽视茬口的选择;基肥施入量不足;农药残留和污染;采收期的影响;不科学留种;轻视适时冬季深耕;长期分株繁殖等等,并且分析了这些问题对福白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上述调查研究,为后续更具针对性地开展福白菊规范化种植研究奠定扎实基础,推动福白菊的GAP进程。于福白菊整个生育期间,对其生长发育的进程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花粉活力表现为头状花序中位于同一轮的管状花花粉活力彼此间无显著差异;花序轴中心部位管状花花粉活力较边缘部位的明显为高;1天之中上午花粉活力逐渐升高,正午前后11:00~14:00点花粉活力最高,而后慢慢下降;管状花第3d开始散粉,第4~6d花粉活力最高,分别为35.12%、39.89%、38.12%,此后慢慢下降,第15d仅为7.41%,然后逐渐枯萎。柱头可授性表现为花序轴中心部位管状花明显高于边缘部位管状花,边缘舌状花柱头无可授性;一天之中13:00~14:00点柱头可授性最强;开花后5~7d柱头可授性最强。小花雌蕊柱头的黏液分泌规律与其可授性强弱情况趋同,即柱头黏液较多时往往可授性也强。通过研究,掌握了福白菊花序发育习性,以及开花期间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动态变化规律,可用于选择较佳时期和部位的朵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和杂交育种研究。为了探索福白菊栽培的合理种植密度,提高福白菊的产量以及土地的利用效率,就福白菊不同栽培密度设置相应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根据种植密度分别设置2000,2500,3000,3500,4000株/667m2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福白菊产量呈现单峰形变化规律,当密度设置为3000株/667m2时,产量达到峰值(168.80kg/667m2),此后开始下降。而栽培密度由2500株/667m2至3000株/667m2时,统计分析表明产量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福白菊大田栽培密度设置以2500~3000株/667m2为宜。探讨地膜覆盖技术对福白菊农艺性状和产量的作用及对其生长期间杂草的抑制效果。设置黑色地膜栽培和露地栽培2种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观察杂草生长情况,并对产量和部分主要植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黑色地膜覆盖栽培阻止植物生长所需红橙光和蓝紫光的透过,有效控制了杂草的发生,少有杂草拱膜现象。地膜栽培和露地栽培两个处理各小区的鲜花产量方差分析显示,f=25.8㧐f0.01=21.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总分枝数和总花序数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7、4.0、1.4均小于f0.05=7.7,而地径和百朵花序鲜重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0.0和13.8大于f0.05=7.7。表明相比露地栽培,地膜栽培能有效控制杂草,对药用菊花的株高、总分枝数和总花序数无显著影响,可显著增加植株地径和百朵花序鲜重,产量的增加达到极显著水平。就iba浓度与插条选取部位对福白菊扦插成活率进行研究,以福白菊备选插穗不同部位(中上部、中部、中下部)设置3种处理,不同iba浓度(0mg/l,5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设置5种处理,进行对比试验。选择不同部位作为插穗进行扦插的结果显示,选取当年新生茎的中上部作为插穗的成活率最高,达到92.33%。不同iba浓度处理的结果显示,iba是很好的促进福白菊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促进剂,其不同浓度处理,福白菊插穗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为:在0~1500mg/l范围内,成活率随iba浓度的增大,增加明显,由56.33%提高到94.00%,此后继续增大浓度,则表现出抑制的效果。因此在福白菊扦插繁殖过程中,应该选取中上部作插穗,并用iba浓度1500mg/l进行处理,通过试验为福白菊生产过程中开展扦插繁殖提供指导。比较福白菊不同繁殖方法对其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对植株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的植物性状,以期为福白菊栽培过程中采用合适的繁殖方法和田间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结合相应的统计分析,对福白菊不同繁殖方法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取扦插繁殖的植株产量明显高于分株繁殖,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植株头状花序的数量是构成其产量的主要因素(r=0.933),其次为植株总分枝数(r=0.819)。因此,福白菊栽培过程中,宜采用扦插繁殖法,并通过适时打顶促进植株分枝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产量。为明确福白菊生育期间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针对危害严重的种类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于福白菊生育期间,对其病虫害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并针对发病较为严重的病害,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不同药剂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调查表明,危害福白菊的病虫害种类有褐斑病,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和蚜虫。褐斑病的防效试验结果显示,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2次施药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0.88%和79.66%,病情指数也分别下降到9.16和10.23,表明这两者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能较好的控制褐斑病的发展和流行。在调查和收集湖北省菊花道地产区麻城市菊花传统生产经验基础上,整理前期开展的对该道地产区的生态环境监测,菊花种质资源、育苗技术、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最佳采收期、加工技术等系统研究的结果,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福白菊规范化生产各环节的sop,以规范和指导该产区进行优质福白菊药材的生产。为研究福白菊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将福白菊主要种植地的8个数据采集点作为数据分析基点,并在基点附近采集10~15个样点,利用全国气候土壤数据库提取最佳生态因子值,形成的各因子范围作为福白菊的适宜生态因子范围。采用TCMGIS分析系统,得到生态相似度在90%~100%的全国以及湖北省的区域分布情况,为福白菊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7.239
本文编号:2366827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7.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程华;李琳玲;张心玲;方佳;郑永生;姜德志;程水源;;应用ISSR-PCR对10个菊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2 张新慧;张恩和;郎多勇;赵云生;王惠珍;;不同茬口对当归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草药;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2366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3668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