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吸水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14 21:38
【摘要】:根系是冬小麦吸收土壤水分的重要器官,根系的生长分布状况直接关系着冬小麦抗旱能力的强弱和产量的形成。本文将计划湿润层与冬小麦根系分布深度紧密联系,分别于2014年10月-2015年6月和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节水灌溉试验基地应用地埋PVC管土柱法进行水分调控下冬小麦根系生长试验,通过改变灌溉方式,设置5个不同灌水深度(即处理Ⅰ为地面灌溉、处理Ⅱ为计划湿润层取根系分布深度的40%、处理Ⅲ为计划湿润层取根系分布深度的60%、处理Ⅳ为计划湿润层取根系分布深度的75%,处理Ⅴ为计划湿润层取根系分布深度的90%),比较分析深层灌溉与地面灌溉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吸水特性的影响,寻求冬小麦稳产高产合理的水分调控方案,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合理灌溉、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灌水深度条件下,冬小麦根区0-300cm各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幅度明显。冬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再增大的变化趋势,且地面灌溉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深层灌水处理的,而表层以下则相反,且灌水深度越大,土壤剖面深层含水量越高,灌溉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90%为最大值。(2)不同灌水深度条件下,当土壤深度较浅(土层深度150cm时),在同一土壤深度处,地面灌溉处理的土壤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四个灌水深度处理对应的土壤温度,灌水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90%处理的土壤温度为最大值,这表明改变灌水深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温度,对作物的生长起到积极作用。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剖面温度在拔节期内呈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3)随着灌溉深度的增大,冬小麦根系的下扎深度越大,总根长及总根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各处理的总根长及总干重一般在抽穗期或灌浆期达最大值,至成熟期减少。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并不是灌水深度越大根系生长越好,灌水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90%的处理会对根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总根长和总根重降低。与地面灌溉方式相比,深层灌溉方式使冬小麦表土层(0-30cm)根系的根长密度有所减少,但却明显提高了下层(30cm以下)土壤中的根长密度。基于各处理冬小麦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建立了根长密度的垂向分布函数RLD(?);考虑各处理冬小麦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和生育期的变化,建立了根长密度二因素拟合函数,即RLD(?)。(4)相比地面灌水方式,深层灌溉方式改变了根系活力的空间分布状况,显著提高了土壤剖面下层的根系活力。适当的深层灌水方式,即灌溉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75%和60%,在生育后期有利于延缓冬小麦的衰老进程,减缓上层根系活力值下降速度,使冬小麦根系整体保持较大根系活力值。(5)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测试分析得出,冬小麦在整个生育期根系吸水深度主要集中于0-40cm,但在抽穗和灌浆期,冬小麦对深层土壤水的依赖加深,深层土壤水分的供给对冬小麦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不同灌溉深度处理对冬小麦根系吸水深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利用,尤其是灌溉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75%和90%处理,显著的影响了冬小麦抽穗和灌浆期的根系吸水深度。而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冬小麦根系吸水与根系生长、土壤水分状况有显著相关性。(6)与地面灌溉相比较,深层灌溉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提高单柱穗数、单穗粒数以及千粒重来增加产量,且以灌溉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75%的处理产量最高,为8492.76kg/hm2,较地面灌溉提高了29.9%。(7)深层灌溉处理总耗水量小于地面灌溉的,且灌水深度为根系深度的75%处理耗水量最大。深层灌水提高了降雨和灌溉水的利用,增加了土壤贮水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分析可得,灌溉深度为根系深度的75%处理,其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高。(8)综合分析不同灌溉深度下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分布、土壤温度变化、根系生长、吸水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可以得出灌水深度为根系分布深度的75%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得出的最优灌溉深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1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峰;汤亮;胡军成;姜海燕;曹卫星;朱艳;;小麦根系三维形态建模及可视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2 李双双;李晶;陈龙涛;付驰;顾万荣;魏n\;;施氮量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3年01期

3 朱晓衡;;春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促根措施的研究[J];宁夏农业科技;1979年06期

4 宋玉林;;小麦根系联合固氮菌研究成功[J];河北农业科技;1985年09期

5 张喜英,韩润娥,袁小良;局部施磷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分布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3年05期

6 张艳潇;陈永辉;;芭田麦乐通让小麦根系长、分蘖多[J];中国农资;2013年04期

7 范仲学,王璞,梁振兴,WClaupein,MBoening-Zilkens;两种水氮管理系统对冬小麦根系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0年S1期

8 孙海国,林杉,张福锁;小麦根系接受缺磷信号的部位(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03期

9 王志芬,张福锁,孙永堂;冬小麦根系生态和农艺学特性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10 马丽荣,王鹤龄,李兴涛,盖王月;小麦根系的生长与活力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德全;张建华;;冬小麦根系渗透调节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王春梅;张茜;;小麦根系拒盐能力研究[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管大海;张明才;谭伟明;李召虎;;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根系特征与水分利用关系及其化学调控[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虹;;有限灌溉对半干旱区春小麦根系发育的影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杨松;刘俊林;赵会章;;全幅播种条件下春小麦根系生长与物质生产[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秀波;上官周平;;氮素营养对不同基因型小麦根系活力及生长的影响[A];2013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杨淑慎;张亮;山仑;邓西平;;渗透胁迫对小麦根系生理及幼芽蛋白质组分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植物逆境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王德胜;马永清;左胜鹏;;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冯建伟;河南科技学院建成国内首座小麦根系走廊[N];农民日报;2012年

2 冯建伟;国内首座小麦根系走廊建成[N];粮油市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滕继濮;“黄淮第一麦”是如何炼成的?[N];科技日报;2012年

4 记者 汪洋;碧护助庄稼人增收致富[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5 定州市农牧局 王虎;麦田冬前锄划利丰产[N];河北科技报;2011年

6 张珂 高继好;桓台政府补贴旋耕改深耕[N];农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兵;水分调控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吸水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玉倩;小麦根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在钾离子跨膜转移的地位和作用[D];扬州大学;2010年

3 陈兴;早期强生长势小麦根系特征及其对氮素和水分利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牛俊义;地膜春小麦根系生长、物质分配及叶片衰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5 张颖;盐胁迫下小麦根系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及生化特性和叶片Rubisco大亚基的降解[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春明;不同氮源配比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高亚军;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张永清;几种谷类作物根土系统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谈峰;基于模型的小麦根系可视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婷婷;固定道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春小麦根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3 郝扬;枯草芽孢杆菌QM3对铅胁迫小麦根系的缓解效应[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齐冰玉;水氮调控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乾坤;不同滴灌量对北疆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6 朱满党;植物根系多环芳烃的短距离和长距离运输过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7 都江雪;多环芳烃胁迫下小麦根系质膜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王玉杰;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胡敏;小麦根系研究方法标准化与关键技术改良化[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李鸿斐;不同类型品种(系)冬小麦根系特征的比较及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77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477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